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实验组应用电针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172-17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5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予电针联合康复训练,以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第90天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定患者病残程度,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90天,观察组mR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42/43)优于对照组80.95%(34/43)(P0.05)。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残障,且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穴久留针配合体针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脑出血亚急性期合并NIHSS评估为4~24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头穴久留针(留针6~8 h)配合体针治疗。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肢体运动功能(FMA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NIHSS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NIHSS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FMA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NIHSS量表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久留针配合体针能改善脑卒中亚急性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4):515-516
目的:探讨针灸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S-QO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和SS-QO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S-QO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风行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行血通络方口服,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痉挛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后,两组Ashworth评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FMI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Ashworth评分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血栓素、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6-酮-前列腺素水平较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血栓素、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6-酮-前列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血小板体积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行血通络方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与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委中穴配合自制中药膏按摩对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2016年至2018年入住我科符合临床观察纳入标准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屈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采用床边PT、肢体按摩和中频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委中穴配合中药膏按摩,治疗30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下肢屈肌张力、神经缺损程度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Ashworth评定分级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NIHSS、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的Ashworth评定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委中穴配合自制中药膏按摩能有效提升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屈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能有效降低下肢屈肌张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穴位埋针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72例,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口服及穴位埋针于双侧的太冲穴、合谷穴及丰隆穴,疗程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降低(P<0.05),Barthel指数均升高(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对照组低(P<0.05),Barthel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穴位埋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卒中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卒中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FC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判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F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自拟卒中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傍次上肢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傍次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肢体瘫痪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的患者采用SPSS软件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傍刺上肢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上肢常规经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评价两组上肢的肌力(MMT徒手肌力评定法)、关节活动度(ROM关节活动度评定法)、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ARAT上肢动作研究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确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OM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均上升。治疗组较对照组ROM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改善更优(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肌力经MMT评定后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疗效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电针傍刺经筋结点与常规针刺治疗都可以改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上肢瘫痪,但电针傍刺经筋结点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130)和治疗组(n=130)。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疗程结束后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69%)显著高于对照组(73.85%)(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TC、LDL-C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HDL-C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TG、TC、LDL-C治疗4周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s-CRP、IL-8、TNF-α治疗4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hs-CRP、IL-8、TNF-α治疗4周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