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0岁,道口工.以"咳嗽、咳痰半年"为主诉,于2007年7月5日入院.2007年1月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灰白色黏痰,量8~10 ml/d,无咯血及异味;曾有寒战、发热,体温最高达39℃;自服"扑热息痛片"2片/d,于当地医院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头孢类"(具体药名和剂量不详)抗生素1周,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干咳,服用止咳药后无缓解.6月28日在当地医院行肺CT检查示"右肺多发结节影"(见插页2图1),以肺内多发结节性质待查来本院系统诊治.  相似文献   

2.
谭春艳  覃桂芳 《广西医学》2000,22(2):333-334
肝、脾、淋巴结单项或多项肿大可由多种病因所致 ,常见于某些血液系统或其它多种疾病。骨髓检查常可提供重要的线索 ,本文统计分析了 41 7例这类患者的骨髓象。1 材料和方法1 .1 观察对象 :因肝、脾、淋巴结单项或多项肿大(肝、脾肿大为 B超诊断 )的初诊患者骨髓象 ,男 2 1 8例 ,女 1 99例 ,年龄 9个月~ 86岁。1 .2 检查方法 :骨髓片及血片做常规瑞氏染色 ,血片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积分计算 ,骨髓片做铁染色。疑为急性白血病的标本做过氧化物酶、糖原染色 ,非特异性酯酶及酯酶抑制试验。2 结果  肝、脾、淋巴结单项或多项…  相似文献   

3.
在淋巴结影像学检查中,超声诊断技术已被常规用于锁骨上窝淋巴结检查,现就我院158例检出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8例均为2001年5月—2005年8月入住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患者,男108例,女50例,男女之比为2.1∶1,年龄35~84岁,平均59.5岁。共检出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256枚,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检查及临床治疗观察证实。1.2使用仪器Hp I mage Point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及东芝Nemio3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宽频探头,频率为7.5MHz。1.3检查方法采用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肠系膜上动脉(SMA)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变化情况。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56例)及腹痛不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55例)SM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并进行对比。结果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儿童组SM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较对照组降低(P<0.05),阻力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儿童组SMA的血流参数变化情况能很好地反映肠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武彦恒 《包头医学》1997,21(1):14-14
体表淋巴结肿大在临床很多见,特别在外科或儿科门诊,大部分被诊断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核症”.据我们多年积累的64例体表淋巴结肿大病理结果提示,恶性病变占43.75%,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畏寒、高热1周伴呕吐、腹泻、皮疹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持续在39℃左右,无寒战,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纳差。5天前出现尿黄,呈浓茶样,非酱油样,并恶心、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中无咖啡样物。每天排便3~6次,大便稀烂,无粘液及血液,无腹痛,无里急后重。三天前当地卫生院  相似文献   

7.
<正>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胸腔内原发或继发性肿瘤侵犯并压迫上腔静脉或肿大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而产生的急性或亚急性临床综合征,其中由肺癌引起的占80%,其中85%来自右上肺和右主支气管,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发生率约占肺癌的2.4%4.2%[1],属肿瘤急症,如不能迅速诊断、处理,可导致脑缺氧、喉水肿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治疗目的是迅速缩小肿块、解除压迫、恢复正常静脉血液回流,改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疼痛而就诊。门诊查体: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大淋巴结,约1.5cm×2.0cm左右,压痛明显,活动度好。左侧腹股沟区也可触及一肿大淋巴结,较左侧为小,约0.8cm×1.0cm左右,其他部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自诉以前有过类似发作史,经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分析27例胆总管旁淋巴结肿大,认为胆总管旁淋巴结肿大对原发病灶的寻找的指导意义,淋巴结活检对病灶性质的判断有益。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0岁,因发热7天,伴淋巴结肿痛2天,于2005年2月1日入院。患儿无咳嗽及喘憋,曾在当地静滴菌必治、克林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治疗6天,无效,既往无类风湿病及其他病史。体检:T38.5℃,P105次/分,R27次/分。精神不振,颈部、腹股沟可扪及黄豆粒大小肿大淋巴结,触痛明显,活动好,表面光滑,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12.
患者,男,47岁。因"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体重明显减轻2个月"于2004年6月17日入院。我院门诊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套细胞型淋巴瘤。体检:一般情况尚可,karnofsky评分90分,自主体位。四肢皮肤多处病损,呈暗红色斑块,中心有脱屑,无出血坏死。双侧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明  相似文献   

13.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少见病因郑家伟,贾学林,张奎洪,周景兰(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淄博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关键词淋巴结肿大;颈部;疾病颈部淋巴结肿大,除常见的淋巴结炎症:(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淋巴瘤和转移癌外。近年来又陆续发现了几种原因不明的、能引起颈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23例慢性浅表淋巴结忡大患者进行了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其结果为淋巴结结核百分比最高(29.3%),其次为淋巴结转移癌(22.8%),再次为淋巴结炎(19.5%),第四为恶性淋巴瘤(13.8%),其它原因占14.8%。各种病因中以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的病例数最多。淋巴结结核中以干酪坏死型占绝对优势(69.3%),淋巴结转移癌中以腺癌(56%)和鳞癌(32%)最多,还有1例淋巴结转移性鳞瘤和淋巴结结核共存者。并对各种病因的年龄、性别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原因较多 ,临床上得到明确诊断比较困难 ,常需做病理学检查。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对 16例临床诊断不明确的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做了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 ,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2 0~ 5 8岁 ,平均 4 0岁。伴有肺内病变 10例 (由于病灶小或支气管内未发现异常 ,经纤支镜活检和刷检未明确诊断 ) ;不伴有肺内病变单纯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6例。2 方法术前准备工作同常规纤支镜检查 ,术前必须做常规胸部CT扫描 ,必要时做胸部MRI检查 ,以明确纵隔、肺门淋…  相似文献   

16.
刘又宁  陈良安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4):1532-1532
本例的病历摘要见本卷第 2 3期第 14 6 9页分析与讨论本例患者具有如下特征 :( 1 )整个病程中 ,患者一般情况较好 ,呈良性经过。 ( 2 )尽管胸部CT示病变广泛累及双肺、纵隔、胸膜等多个部位 ,但患者除低热外 ,无其他结核中毒症状。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血沉正常。( 3 )左侧胸腔积液为淡黄色 ,具有逐渐吸收好转趋势。( 4)病理报告互相矛盾 ,2次胸水涂片报告找到癌细胞 ,且免疫组化癌胚抗原染色示癌细胞阳性 ,但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报告为增殖性结核 ,未找到典型干酪样坏死灶和结核杆菌。根据临床诊治程序 ,必须首先确定本例患者胸部病变的…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32岁。 1998年 4月发现右腹股沟无痛性肿物,如蚕豆大,未做治疗。肿物渐增大,轻度疼痛,无胃肠道症状,抗炎治疗无效。同年 6月左腹股沟出现肿物,生长迅速伴疼痛,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腹痛。疑诊恶性淋巴瘤入院。心肺、腹部未发现阳性体征。两侧腹股沟各有一肿物,右侧为 7cm× 5cm× 4cm,左侧 4cm× 2cm× 2cm。边界不清,质硬,呈结节样,固定,胸部及双髋关节 X光片未见异常。全腹 B超探查无肿块。取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做病理,为粘液腺癌。经用阿霉素,丝裂霉素化疗 1疗程,肿物缩小 1/3。半月后病人出现持续性上腹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接种卡介苗后致淋巴结肿大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方法 通过13例临床病案的分析,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跟踪随访.结果 本组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社会效益良好.结论 卡介苗为减毒活疫苗,接种后通过淋巴管到全身,接种处附近淋巴结常有轻度肿大,淋巴结大于1cm为异常反应,其发生与菌苗种类、剂量、接种途径、技术、方法,患儿的体质有关[1].  相似文献   

19.
上腔静脉综合征通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情况,临床较少见。据国内报告大多由恶性肿瘤(肺癌、恶性淋巴瘤)引起,少数为“良性”阻塞,由慢性结核性纵隔炎、原发性上腔静脉血栓形成和白塞氏病等引起。  相似文献   

20.
万恒  罗德云  谢名瑛 《西部医学》2003,1(4):332-332
病例 患者,女,5 0岁,已婚。因“胸闷、气紧2 + 月,发现左锁骨上包块10天”入院。查体:左锁骨上扪及7cm×4 cm肿大淋巴结,质硬;右锁骨上扪及1cm×1cm淋巴结,质中等,鼻咽部、口腔、喉检查(- )。胸部CT示纵隔广泛淋巴结肿大,呈簇状,双肺未见异常。腹部CT示腹主动脉周围数个1.0 cm×1.5cm淋巴结,子宫右侧壁及子宫底前上份肌瘤,肝、胆、胰、脾、肾、胃、肠道均未见异常。左锁骨上包块活检示低分化鳞癌转移。考虑为上皮源性肿瘤,给CAP方案化疗3个周期,胸闷、气紧、右锁骨上淋巴结消失,左锁骨上淋巴结缩小为3cm×2 cm。复查胸腹部CT示上纵隔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