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实验组给予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疼痛感降低到(0.89±0.3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吴建军 《临床医学工程》2012,(10):1738-173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臭氧髓核消融和射频靶点热凝方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20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臭氧髓核消融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统计并记录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手术前和术后1天、1周、1月VAS评分依次为8.11、1.88、1.79、0.53,术后显著下降;术后3天和3月按照MacNab方法进行评估,其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89.17%,均提示手术疗效显著。结论联合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和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臭氧配合射频热凝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臭氧配合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臭氧配合射频热凝椎间盘内注射.结果:臭氧配合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与小切口椎板开窗联合自制环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1月在某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给予小切口椎板开窗联合自制环锯治疗)和对照组(给予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观察2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联合自制环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难治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难治性腰椎间盘突出物进行射频热凝加臭氧消融术40例,结合术后静滴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通过疼痛评分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该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腰腿部疼痛及麻木症状(P<0.05),改善患者术后工作及生活质量(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物射频联合臭氧消融静滴甲钴胺是一种治疗难治性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部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磁共振片(MRI)确定射频热凝的靶点,设计穿刺途径,计算出靶点在X线正、侧位片的位置,在C型臂引导下穿刺到靶点,通过椎间盘造影确定电极已进入靶点,再行阻抗测试、电生理测试及温度测试后,给予86℃~94℃温度,对靶点进行热凝消融.选定温度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100 s.随诊1月观察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本组205例患者,经过该技术治疗后,其中127例治疗效果达优级,44例治疗效果良好,29例效果较差,5例无效,优良率83.4%.无特殊并发症发生. 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新的、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光臭氧射频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在c形臂引导下穿刺到椎间盘,再以激光、臭氧、射频三种方法联合进行治疗。结果随访3—22个月,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优202例,良73例,可15例,差7例,无效3例,优良率达91.66%。结论激光、臭氧、射频三种方法联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组合,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佳,可以互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行射频热凝毁损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毁损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及康复训练.结果:101例中,治愈96例;显效5例,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经过2年多的临床病人应用及观察研究,射频热凝毁损术联合臭氧消融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对33例颈性眩晕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靶点,先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然后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随访5 ~ 26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内的治疗效果稳定.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结论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有效、微创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而又不适于手术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臭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134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在病变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医用臭氧,通过随访评定其疗效。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治疗后3~12个月随访,患者显效38例(28.4%),有效80例(59.7%),无效16例(11.9%),总有效率88.1%。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是一种新兴的介入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方法简便、疗效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C型臂下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下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作术前疼痛正性教育及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及观察神经电生理测试值、术后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5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月、6月、1年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6.00%、84.44%及77.78%。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护患沟通,默契的医护配合,术中细致的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训练对颈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手术患者的身心全面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法作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观察组行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χ^2=0.0000(P=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3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比较分别为t=9.7544(P=0.0000)、t=11.6537(P=0.0000)、t=12.1268(P=0.0000),术后3、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比较分别为t=7.7634(P=0.0000)、t=15.5503(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优良率无明显的差异,但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椎间盘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中青年人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对该病治疗方法很多,但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不太满意。射频热凝消融技术是一种微创方法,于2000年7月经FDA批准应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我科自2006年9月~2008年5月在CT引导下采用射频热凝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6例,疗效肯定,操作安全,创伤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11月接受治疗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腰椎间盘摘除术,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7~13 d,观察组住院时间3~5d。优良率对照组97.4%,观察组9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强  刘萍 《工企医刊》2010,23(1):9-12
目的:研究观察CT下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注射超氧及硬膜外注射胶原酶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且评定此种方法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3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A组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注射超氧疗法,B组盘内注射超氧联合硬膜外注射胶原酶疗法,C组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注射胶原酶疗法,D组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注射超氧及硬膜外注射胶原酶疗法。结果:A组有效率为82.95%,B组有效率为83.18%,C组有效率为84.26%,D组有效率为94.44%。经χ^2检验第四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即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注射超氧及硬膜外注射胶原酶综合治疗方法具有明显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射频热凝术通过产生高频率射频电流使穿刺针工作端周围水分子产生高频振荡而摩擦生热,从而使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臭氧使髓核失水;胶原酶能使髓核水解;使突出物减压缩小,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联合方法的应用比单一治疗方法能更有效、更彻底的解决“突出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数字血管减影机(DSA)介导下应用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根据CT和/或MRI表现将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突出2种类型,比较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结果;在DSA介导下,均经皮腰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40μg/m1医用臭氧8~12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向椎旁组织内神经根旁注入臭氧10ml及复方倍它米松1ml+2%利多卡因0.5ml+维生素B,:注射液1ml(O.5mg/ml)的混合液:并按照纤维环是否破裂分组研究纤维环破裂与疗效的关系。结果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臭氧注射治疗后6个月复查4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6.54%.其中12例椎间盘膨出10例有效(83-33%),40例椎间盘突出35例有效(87._50%)。28例纤维环破裂者26例(92.93%)有效,24例纤维环完整者19例(79.16%)有效;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所有病倒均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运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疗效确切,相对于膨出,突出类型疗效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相比纤维环完整者,纤维环破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臭氧与胶原蛋白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臭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常规胶原蛋白酶盘内外注射。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6.44%,明显优于对照组73.73%(P〈0.05)。结论臭氧与胶原蛋白酶盘内联合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高、创伤小、见效快,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指导下进行臭氧注射治疗,加强耐心细致的术前、后护理。结果术后患者经1-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达93.7%。大多数患者取得了好的治疗,术后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CT指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新方法,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臭氧髓核氧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臭氧结合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5例患者,优32例,良8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88.9%,有效率为93.3%。结论:臭氧髓核氧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集合了两者的优点,疗效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关问题.方法 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腰椎间盘髓核腔内及盘外注射臭氧,腰椎间盘内采用浓度为50~55 μg/ml的臭氧40~60 ml,分次缓慢反复注射,向椎管内神经根处注射浓度为30~40 μg/ml的臭氧10~30 ml.经臭氧治疗后均于3个月随访判定治疗效果.采用Hijikata腰痛手术评定标准.结果 本组显效83例,显效率为84.7%;有效12例,有效率为12.2%;无效3例,无效率为3.1%.结论 通过有关细节的改进,采用合理的臭氧浓度、剂量、注射方法,正确判定椎间盘氧化的程度,可明显提高疗效,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