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观察烧伤及其修复过程中大鼠血浆、脾组织、腹腔巨噬细胞中cAMP、cGMP以及血浆PGF_2含量变化及其与烧伤免疫调整的关系。结果表明:烧伤鼠血浆中cAMP、PGE_2含量明显增高。(对照组cAMP值24.65±4.59pmol/ml,PGE_2值309.38±77.6(?)pg/ml,而烧伤鼠cAMP值36.58±2.74pmol/ml,PGE_2含量937.50±102.91pg/ml,P值分别为<0.05和<0.01),脾组织和巨噬细胞中cAMP值亦增高,而应用中药石膏后烧伤鼠血浆cAMP、PCE_2值明显下降(cAMP值22.49±1.56;PGE_2值478.13±85.05),脾组织和巨噬细胞中cAMP含量亦低于对照组值;同时,血浆,脾组织及巨噬细胞中cAMP/cGMP比值亦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作者推论,cAMP、cGMP、PGE_2可能参与烧伤时机体的免疫调节。中药石膏的作用可能通过Ca~( )加强cGMP的作用,抑制cAMP、PGE_2的合成而增强免疫功能的。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素E和cAMP在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第一时相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查明内毒素性双相热第一时相中体温升高与血浆及脑脊液中PGE或cA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用20只家兔随机分为内毒素水杨酸钠实验组和内毒素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结果如下:(1)首次注射1.0mM随后灌注8μM/分钟水杨酸钠,可阻断由注射1.0μg/kg内毒素引起的血浆、脑脊液中PGE含量升高,但对其引起的发热效应没有影响。(2)在动物体温升高的同时,脑脊液、血浆中cAMP含量明显升高并与体温升高呈明显正相关,这些变化不受水杨酸钠对PGE含量增高的阻断作用所影响。作者推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血浆、脑脊液中PGE含量升高,不是内毒素第一时相发热机制的主要环节。2.中枢cAMP含量升高在内毒素发热机制中起重要作用。3.在内毒素第一时相发热中,血浆及脑脊液cAMP含量增多,并非由PGE含量增高所介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用新西兰白兔40只,观察侧脑室灌注CaCl_2改变脑组织固有Na~+/Ca~(++)比值时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及其血浆、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侧脑室灌注CaCl_2可明显抑制家兔静脉注射内毒素引起的体温升高,同时也明显抑制了脑脊液cAMP含量的增多,由此推论Na~+/Ca~(++)比值升高导致cAMP含量增多,可能是内毒素性发热发病学的重要中枢环节。  相似文献   

4.
在大鼠背部皮下注入巴豆油,诱发无菌性炎症(AI)发热,致炎后第一天动物体温上升达高峰,第二天体温开始回降,在第八天体温回降至正常。实验分四组,第一组为对照组,不做致炎处理,第二组为发热高峰组,第三组为发热恢复组,观察大鼠AI发热高峰期及恢复期时不同脑区cAMP含量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的变化。第四组为发热恢复正常组.观察致炎后第一天至第八天动物体温从高峰障至正常的变化曲线,不做脑组织取材。结果发现:大鼠在发热高峰期与对照组比较,丘脑下部cAMP含量明显增加(P<0.01),并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关系(r=0.893);AC活性显著增强(P<0.001),也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关系(r=0.824),脑皮质、脑干cAMP含量与AC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发热恢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丘脑下部cAMP含量明显增加(P<0.05),丘脑下部、脑干AC活性均显著增强(P<0.05),而脑皮质cAMP含量和AC活性均无明显变化。作者推论:大鼠AI发热很可能是由于丘脑下部AC活性增强使局部cAMP含量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5.
内毒素、内生致热原引起实验动物体温升高 ,外周血及部分脑组织中cAMP含量均明显升高 ,cAMP、cGMP等作为调节发热的中枢介质已被证实。也有资料报道牛磺酸使发热动物体温下降的同时外周血cAMP含量也明显下降。但牛磺酸对发热动物降热时丘脑下部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及其cAMP、cGMP等物质含量的变化以及体温中枢与这些物质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内毒素和内生致热原复制动物发热模型 ,观察牛磺酸对降热过程中的一氧化氮、cAMP及cGMP含量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丘脑下部体温调节机制。结果表明 :内生致热原发热时血中NO2 -/NO…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内毒素(ET)发热时脑脊液(csf)cAMP含量增高的来源以及cAMP的中枢发热介质作用,本文应用ET复制发热模型,同时测定不同脑区组织中cAMP含量并与csf,血浆中cAMP含量进行同步比较。结果发现:ET发热时,丘脑下部组织中cAMP含量和csf cAMP含量均明显增加,与发热的体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脑干、脑皮质组织中cAMP含量以及血浆中cAMP含量则变化无规律性。表明:ET发热时csf cAMP含量增加可以反映出丘脑下部组织中cAMP含量变化。其主要来源于丘脑下部组织。脑内cAMP作用的相对特异性部位亦在丘脑下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法观察发热和低体温大鼠下丘脑中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与cAMP含量的经时变化。结果:(1)鲜酵母皮下注射后4h引起体温明显升高(P<0.01),并长时间维持在高位水平,AC活性在造模后3h达峰值(P<0.05),其后活性迅速下降,历3h又再度上扬超出正常水平(P<0.01);cAMP含量的变化是由低渐高,且与体温的变化趋势相似。(2)安痛定腹腔注射后15min动物即呈现低体温状态(P<0.05),在造模后45minAC活性及cAMP含量均降至最低点(P<0.05),其后AC活性及cAMP含量均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结论:(1)在发热模型中,下丘脑AC活性的增强使细胞内cAMP含量增多是动物体温升高的重要原因。(2)在低体温模型中,AC活性的明显下降以及cAMP含量的明显减少表明cAMP与动物的低温状态有关,但降温的始动环节不依赖于cAMP。  相似文献   

8.
用精制大肠杆菌内毒素(ET)复制发热模型,观察ET性发热时,家兔血浆、不同脑区(脑皮层、丘脑下部及脑干)组织cAMP含量的变化,并且观察穴位电针及封闭“穴位”电针的影响。结果发现:(1)给家兔静脉注射ET引起发热反应,穴位电针可抑制其发热反应,而封闭穴位电针则无这种抑制效应。(2)ET发热时,丘脑下部组织cAMP含量显著升高,并且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而血浆、脑皮层、脑干组织cAMP含量与体温变化无一致性。(3)“穴位”电针抑制发热反应时,伴有丘脑下部组织cAMP含量特异性下降,而封闭穴位电针对丘脑下部组织cAMP含量无影响。作者推论:家兔ET性发热可能由于丘脑下部组织cAMP的合成增加所致,电针抑制ET性发热可能是作用于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将冲动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使其cAMP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发热反应。  相似文献   

9.
以0.6ml/kg消毒牛乳静脉注射诱导家兔发热后电针百会穴,可使最大发热高度(△T)及体温反应指数(TRI)比对照组减小,体温较快恢复正常,用放免法测定家兔发热前、发热2小时和3.5小时内的脑脊液环磷酸腺苷(cAM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发现发热时中枢cAMP含量明显增高,而LEK含量在2小时增高,3.5小时则下降到正常;电针使体温降低的同时,出现中枢cAMP含量明显下降,而LEK含量明显升高,提示电针抑制发热可能与这些中枢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给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endotoxin, ET)复制发热模型,观察大鼠ET性发热时不同脑区组织cAMP含量和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AC)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大鼠在发热高峰时与对照组比较,丘脑下部cAMP含量明显增加(P<0.01),并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关系(r=0.827);丘脑下部AC活性也显著增强(P<0.001),也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关系(r=0.774)。脑干AC活性显著增强(P<0.05),但与体温变化无正相关关系(r=0.203),cAMP含量也无明显变化。脑皮质cAMP含量和AC活性均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显示:ET可能是通过共同信息物质——内生致热原(EP),以一定方式作用于丘脑下部视前区神经元的细胞膜内AC,使其活化作用于ATP,使ATP分解生成cAMP,从而使局部cAMP含量增加,再通过某种方式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导致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1.
TNF性发热时家兔血浆,脑脊液PGE2及cAMP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用30只封闭群新西兰白色家兔进行两部分试验。第一部分:观察侧脑室内注射TNF的发热效应;第二部分:用放免法检测TNF发热高峰时血浆和脑脊液中PGE_2和cAMP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侧脑室内注射50ng/只TNF(rTNF组)可引起家兔发热达△T0.79±0.14℃。此时:(1)脑脊液中PGE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注射同量生理盐水)(2)血浆中PGE_2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上述结果表明:①侧脑室内注射rTNF可在外周血PGE_2不增多的情况下引起脑内PGE_2合成增加。②PGE_2的升高并未引起cAMP的升高。从而提示TNP与白细胞致热原(LP或IL-1)在引起发热的机制上可能有不同方式,PGE_2升高可能参与TNF性发热的机制,不支持PGF_2升高通过cAMP升高引起发热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藿香油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解热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实验当天体重及基础体温将42雄性只家兔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及广藿香油高、中、低(2%、1%和0.5%)3个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6组均按1 mL/kg经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 mg/L)复制家兔内毒素性发热模型,0.5 h后经耳缘静脉给药,空白和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0.5% 吐温80,西药、中药阳性组和广藿香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注射对应剂量药物,观察各组家兔体温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家兔体温、IL-1β、TNF-α、cAMP和PGE2显著上升(P<0.01或P<0.05);广藿香油对发热家兔的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广藿香油高剂量组给药后1.5~5.5 h,家兔体温分别升高(1.06±1.55)、(1.62±1.36)、(1.38±1.22)、(0.98±0.98)和(0.48±0.95) ℃,广藿香油中剂量组给药后3.5~5.5 h,体温分别升高(1.47±0.73)、(1.15±0.68)和(0.63±0.54) ℃,广藿香油低剂量组给药后各时点均有降低发热家兔体温的趋势;广藿香油可明显抑制血清中TNF-α和下丘脑中cAMP含量的升高,有降低血清中IL-1β和下丘脑中PGE2含量升高的趋势。结论: 广藿香油对家兔内毒性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中TNF-α和下丘脑中cAMP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实验前给家兔背部做一手术使皮下形成长方形不漏气的致密带。两周后向背部皮下注入空气造成气腔,然后向腔内注入巴豆油,诱发无菌性炎症。致炎后第一天动物体温上升达高峰,以后逐渐回降。在致炎前和致炎后第一天分别经耳缘静脉采血,并经小脑延髓池抽取脑脊液,用蛋白结合法测定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GMP含量。结果表明致炎后第一天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均比致炎前明显升高,而脑脊液中cGMP含量变化不明显,血浆cGMP含量却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意义。作者推论cAMP可能是参与无菌性炎症性发热的中枢介质。  相似文献   

14.
环一磷酸腺苷(cAMP)及环磷酸鸟苷(cGMP)人类和各种动物细胞内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效应的物质。重度呼吸道烧伤极易发生肺水肿,而机体起调控作用的cAMP5和cGMP在血浆、肺组织内含量势必会出现变化,为探讨肺水肿发生机制,特对cAMP和cGMP含量进行动态观察。正常动物血浆cAMP为15.19±1.13pmol/ml,cGMP为10.05±2.60pmol/ml,cAMP/cGMP的比值为1.512。呼吸道烧伤组致伤后血浆cAMP含量逐浙升高,1小时达最高峰值为30.29±3.71pmol/ml,与自身伤前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内毒素(ET)和内生致热原(EP)热限的机制,在家兔静脉注射非热限与热限剂量的EF或EP后及热限加不同致热原负荷时,用竟争性蛋白结合法检测脑脊液和血浆样品中cAMP的含量。结果发现:(1).脑脊液中cAMP含量随EF性发热效应的增强而升高,到达EP热限后则不再上升,而血浆cAMP含量无类似变化。(2).脑脊液和血浆中cAMP含量均随ET性发热效应的增强而上升,到达ET热限后均不再升高。(3).虽然ET热限的发热水平明显高于EP热限,且EP热限加ET负荷使发热水平超过EP热限;但各组之间脑脊液中cAMP含量却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中枢cAMP生成受限可能既是构成EP热限的重要因素,又是ET热限的一个重要成因。但是除cAMP外,ET热限的构成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热清(NRQ)口服液的解热机制。方法: 复制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模型,观察NRQ对体温的影响,并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及脑脊液cAMP的含量。结果: NRQ对家兔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1);能够明显降低下丘脑及脑脊液中cAMP的含量(P<0.01)。相关分析显示,4组家兔的体温变化与下丘脑cAMP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899, P<0.01);下丘脑与脑脊液cAMP含量变化亦呈显著正相关(r=0.971, P<0.01)。结论: 抑制下丘脑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的升高,可能是脑热清的解热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类型的发热过程中,血浆中cAMP含量都明显升高。但是否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从而介导发热,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实验经家兔颈内动脉注入~3H-cAMP,并用抗体结合法证明在开始注入后5、15及30分钟,有大量~3H-cAMP出现于脑脊液中;并以注射后5分钟含量最高,但此含量仍明显低于同时血浆中~3H-cAMP含量。此结果提示,至少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家兔血浆中的cAMP能有限制地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  相似文献   

18.
大鼠烧伤休克时血浆TNF含量和微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给盐水组和烧伤给虎杖组。复制大鼠烧伤休克模型,观察大鼠烧伤休克早期血浆TNF含量的变化和微循环的改变,并且观察了虎杖4号对上述改变的影响。显微电视放大4000倍条件下观察微循环。用L929细胞株生物法测定血浆TNF含量并观察动物的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大鼠血浆TNF含量在烧伤后1h即有明显的升高,烧伤后4.5h达高蜂(6.3±0.5ng/ml),比烧伤前(0.3±0.1ng/ml)增高20倍,而此时细静脉中白细胞附壁粘着数亦增加7倍;开放灌流的毛细血管数减少60%;肺部有明显的白细胞聚集及肺损伤。烧伤给虎杖治疗组动物在烧伤4.5h时,其TNF含量为3.1±0.5ng/ml,比烧伤给盐水组下降了50%,白细胞附壁数亦减少80%(与盐水组比较),开放灌流的毛细血管数接近正常,肺部白细胞的聚集及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本研究提示烧伤后血浆TNF的升高参与了白细胞粘着和微循环紊乱的发生,而虎杖4号对其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热杀死的白色葡萄球菌菌体作激活物,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观察剂量-发热效应,血浆EP的活性以及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剂量递增,发热效应相应加强,但达到一定浓度,可出现热限;发热时,血浆可检出循环EP;血浆致热活性,脑脊液cAMP含量随发热效应增强而升高,出现热限时,则不再升高。作者推论:cAMP可能是葡萄球菌性发热的重要中枢介质;EP的产生释放受限和体温调节中枢内cAMP的产生受限可能是构成葡萄球菌性热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枢CRH在大鼠应激性体温升高和LPS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进一步观察中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大鼠应激性体温升高和脂多糖(LPS)性发热中枢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第三脑室微量注射CRH受体拮抗剂α-helicalCRH(9-41)和LPS,测定大鼠结肠温度及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体温明显升高,最大升幅为(0.88±0.31)℃。第三脑室注射CRH受体拮抗剂α-helicalCRH(9-41)10min后再注射生理盐水组,90min内大鼠结肠温度未见明显波动,90min后体温开始上升,1.5h体温反应指数(TRI1.5)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而脑腹中隔区AVP含量和TRI3.5与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别。第三脑室注射300ng的LPS引起大鼠结肠温度双相性升高,其TRI3.5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事先向第三脑室注射α-helicalCRH(9-41)(5μg)再注射LPS组,TRI3.5明显高于LPS组,而脑腹中隔区AVP含量明显低于LPS组。结论:CRH介导应激诱导的早期体温升高。CRH可能通过诱导脑腹中隔区AVP的生成限制大鼠LPS性发热。在大鼠LPS性发热中,CRH可能是一种双相作用分子,一方面本身介导发热体温升高,另一方面又诱生发热体温负调节介质而限制发热体温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