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中医还是少数民族医药,都十分重视外治法的作用,很多医籍都有关于外治法的论述,尤其是藏医药和蒙医药,药物外用治疗范围十分广泛,不但治疗皮肤病,而且治疗许多内外妇儿疾病,而维医药外用内服治疗白癜风等皮肤病以显著疗效获得世人好评。这些足以说明各民族医药对于外治法和  相似文献   

2.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医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发展建立起来的具有特色的医疗方法。刁本恕主任医生临证注重内服药的同时,也强调外治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药并用、内外合治的多元治疗学体系。本文将刁老师治疗皮肤病的一些外治法加以小结,为临床多元治疗提供思路指导。  相似文献   

3.
刘拥军  于泽宇  李妍 《河北中医》2020,42(2):316-320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该病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具有疗效佳、起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兹将近几年皮肤瘙痒症的中医外治法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西医对症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中医外治法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优势。笔者就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该病病程长,易诊难治,影响美观,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悲观情绪和心理负担,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在白癜风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故该文将近几年中医外治法在白癜风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AD往往瘙痒更重,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人具有阴阳渐虚、气血渐亏、脏腑渐衰、形体渐弱的生理特点,老年AD也多与血虚风燥、脾虚湿蕴、风湿毒聚有关,治疗除祛风除湿止痒,还应注意益气养血、补益脾肾、固护正气。紫云风丸源自《疡科选粹》,具有疏风止痒、祛湿润燥功效,赵炳南教授用其治疗各种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因其驱邪而不伤正,适用于虚实夹杂的老年AD患者。  相似文献   

7.
"玄府理论"起源于《内经》,后经诸多医家研究发展,逐渐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玄府理论"与皮肤病外治法的内在联系及机制,认为玄府开阖失司是皮肤病的根本病机,调节玄府开阖功能是皮肤病的治疗大法,而外治法作为皮肤病治疗的重要方法,尤应注重调节玄府开阖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皮肤病的治疗方法中外治疗法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医统源流》所说:“外科之证最重外治。”外治法中有用药物配制成各种剂型外用,亦有其他疗法如针灸、拔罐、耳针、割治、划痕等。临床中多内外配合治疗。笔者介绍几种单用外治法,且行之有效的疗法治疗皮肤病。  相似文献   

9.
郭雯 《河南中医》2007,27(4):83-85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具有遗传易感性。治疗一般为抗组胺药、局部使用润肤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等。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患者不易耐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颇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现状做一总结,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瘙痒、皮疹呈多形性、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临床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据统计,80%~90%的AD在7岁以前发病,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率为2%~3%,占小儿皮肤病门诊就诊人数的20%以上,其发病率还存在城市高于农村、在工业发达地区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儿童AD患者在目前基础上还会逐年增加,然而对AD的治疗迄今尚缺乏满意的根治方法。因此,对AD的诊治进行深入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谨就AD中医药的研究和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广东省名中医范瑞强教授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范瑞强教授治疗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经验如下:(1)常在辨证内服中药基础上结合针灸与穴位疗法。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疼痛性、炎症性、肥厚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痤疮、寻常疣、鸡眼等;以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穴治疗皮肤附属器疾病如痤疮、雄激素性脱发、脂溢性皮炎等;用梅花针治疗如斑秃、雄激素性脱发、神经性皮炎、湿疹、皮肤淀粉样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皮肤病。(2)采用中药外洗、外敷、浸泡等中药外用方法治疗感染性、瘙痒性皮肤病。(3)采用中西药混合封包治疗肥厚性、鳞屑较多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角度探讨了病络学说的形成,及其与皮肤病的发展关系.并结合临床实践讨论了"以通为用"从络论治顽固性皮肤病,病络治疗应分清虚实寒热,并介绍了病络所致皮肤病的一些中药外治法.期望为顽固性难治性皮肤病的治疗探寻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3.
<医统源流>云:"外科之证最重外治".而在皮肤病的治法中外治疗法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外治法中除用药物配制成各种剂型外用,还有针灸、拔罐、耳针等其他疗法.本文从经络传导、皮肤透入、黏膜吸收3种外治途径说明外治法为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并补充了内治法的不足,临床治疗多内外结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外治法是中医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莺教授擅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皮肤科常见疾病,以"症-证-病"为辨证核心,再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对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廉、效"及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其可直接作用于绝大多数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中医外治法在防治皮肤病方面更具优势。但因皮肤病中医外治法理论研究的滞后,导致了目前多以经验性传授为主且良莠不齐的局面,影响了其健康长远发展。笔者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理论,通过临床实践提出以"皮损辨证"为基础、以"以法统方"为参考、以"以偏纠偏"为治法的理论思路,以期对皮肤病中医外治法指导理论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邱文慧  郭诗韵  冼建春 《新中医》2017,49(5):132-133
<正>禤国维教授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从事皮肤科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数十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禤教授在治疗皮肤病时相当重视中医外治法的应用,笔者有幸随诊,现将其临床上运用外治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整理如下。1改良传统创截根疗法临床上,禤教授很重视运用外治法治疗皮肤疾病,他善于将各家之长与自己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在传统挑刺疗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补肾养血煎剂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笔者运用补肾养血煎剂治疗儿童AD 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难治性皮肤病,成人AD近年来受到重视,并认为与婴儿儿童期辨治不完全相同。张明教授运用滋阴凉血法治疗成人AD颇有心得,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通过总结张明教授经验和案例,系统介绍滋阴清热法治疗成人AD的证治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病有悠久的历史,具有针对性强、治疗便捷的特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外治法衍生出种类丰富的剂型,传统剂型如散剂、洗剂、酊剂等,可广泛治疗多种皮肤病,如痤疮、湿疹、银屑病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治皮肤病剂型种类增多,如巴布膏剂、喷雾剂等。本文将对常用传统剂型和当代新剂型做一综述,并简明介绍外治的现代机理研究,主要包括经皮给药系统、经络腧穴学说与外治机理等。本文通过对多种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病的剂型进行综述,总结现有的外治皮肤病剂型和方法,提出对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病的剂型的展望,为发展中药外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为异位性皮炎,是具有与遗传过敏素质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四弯风"等范畴.近年来,AD发病率上升,尤其是发达国家及快速城市化、西方化地区[1].本文阐述对AD的认识和应用中药治疗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