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脏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及组织特性,是临床上最易受到损伤的腹部脏器之一,占整个腹部钝性损伤的20%~46%,病死率3%~23%.  相似文献   

2.
脾脏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及组织特性,是临床上最易受到损伤的腹部脏器之一,占整个腹部钝性损伤的20%~46%,病死率3%~23%.  相似文献   

3.
脾外伤时保脾与切脾的利弊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年Schrcifcrs等报告脾外伤占钝性腹部损伤的20~40%,儿童则可达50%,国内统计在腹部外伤中腹损伤占36.7%,说明脾外伤较常见。1892年Ricgucs首次给一名腹部闭合伤、脾脏横断性破裂病人切除脾脏后抢救了病人的生命。在此之前几乎脾外伤病人病死率达100%,因此脾外伤时切除脾脏一直是较好的传统方法,目前脾外伤病死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脾脏是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10%,特别是合并有慢性病理改变的脾脏更易破裂,临床上所见脾破裂85%是真性脾破裂[1]。因此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其处理术式颇多。我院外科2001—2010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脾损伤脾保留手术操作建议指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脾脏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及组织特性,是临床上最容易受到损伤的腹部脏器之一,约占整个腹部钝性损伤的20%~46%,病死率3%~23%;合并脾蒂或大血管损伤者,往往伴有全身多发伤,病死率可高达70%;另外在医源性损伤中造成无辜的脾切除也较常见。临床医生在治疗脾损伤时,应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制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6.
脾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的腹部外伤之一,脾脏切除是脾破裂的传统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脾损伤诊断、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目前脾损伤保脾率已达51%~71%。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常见损伤。我院25年内收治1022例腹部损伤,其中脾外伤455例,占44.5%。随着对脾脏功能研究的深入,保脾手术日趋受到重视。我院自1979~1990年收治脾外伤302例,应用脾修补或部分脾切除术5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脾脏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及组织特性,是临床上最易受到损伤的腹部脏器之一,约占整个腹部钝性损伤的20%~46%,病死率约3%~23%;合并脾蒂或大血管损伤者,往往伴有全身多发伤,病死率可高达70%;医源性损伤造成无辜的脾切除也常见。脾是人体内的重要脏器之一,在处理脾损伤时,应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制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术式。近年来临床主张实施保脾手术,脾部分切除术是新兴的保脾术式之一。我院2000年8月~2007年8月对15例Ⅱ~Ⅲ级脾外伤施行脾部分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脾脏是一个含血丰富的实质性器官 ,质地较脆 ,是腹部内脏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 ,脾损伤的发生率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第一位。 1999年 4月~ 2 0 0 2年 4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 10 2例。本文旨在总结早期急救、早期诊断、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经验 ,提高护理水平。临床资料本组 10 2例 ,男性 76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7~ 68岁。多发伤 80例占 78.43 % ,合并颅脑损伤 10例 ,血气胸 2 4例 ,肋骨骨折 3 2例 ,隔肌破裂 3例 ,肝破裂 15例 ,十二指肠损伤 2例 ,胰腺挫裂伤 8例 ,肾挫裂伤 5例 ,小肠破裂穿孔 14列 ,结肠穿孔 4例 ,腹膜后血肿 2 8…  相似文献   

10.
脾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概述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 ,脾破裂占各个内脏损伤的首位[1] 。病理脾脏受伤后更易破裂。脾破裂需外科紧急手术治疗 ,有关手术的方式近年来有不同方法。人们遵循“救命第一”的原则治疗。使脾破裂死亡率下降到 0~ 6 %[2 ] 。外伤性脾破裂行外科脾切除始于 15 90年 ,Roretti完成了第 1例腹部贯通伤脾破裂出血病人的脾切除术 ,从而开创了脾外科的先河。由于全脾切除手术操作简单 ,止血可靠 ,疗效很好 ,以致人们逐渐形成一个观点 :脾脏不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器官 ,有损伤可以随即切除而无妨于健康 ,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