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1997-1999年完成随访的150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Ⅰ,Ⅱ,Ⅲ型治愈率分别为96.6%,82.3%用70.1%,各型治愈率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炎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临床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曾勇  阮仕斌  夏君 《西南军医》2012,14(3):424-425
目的分析和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的治疗效果,同时探讨鼻内窥镜下自动切割器进行鼻炎及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1230例中选取100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其中Ⅱ型68例,Ⅲ型32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者黏膜表面加局部麻醉;手术后随访一年。结果治愈率Ⅱ型为80.90%,治愈率Ⅲ型84.40%。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对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以及鼻息肉有着良好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期有些密切的关系,也关系到并发症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但是就治愈率而言非常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未成年人(包括青少年及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5例未成年人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治愈26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术中术后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鼻腔粘连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在内的未成年人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症,围手术期辅以中成药等治疗可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41例霉菌性鼻窦炎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组41例均治愈。随访6月~2年39例未见复发。结论霉菌性鼻窦必经鼻窦内窥镜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鼻窦炎及鼻息肉56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鼻窦手术因“盲区多”、视野不清而影响术后疗效。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们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6例施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8年6月以来,采用电视监视下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各种鼻窦病变,取得满意效果。为探讨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方法,现将672例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鼻内镜手术对不同临床分型分期的慢性鼻窦炎(CRS)124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鼻内窥镜下的鼻腔鼻窦手术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基础上尽可能不损伤鼻控及鼻窦的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和鼻窦的基本功能。方法;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进行鼻腔,鼻窥手术27例。结果;术后随访,13例鼻息肉并鼻窦炎,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全部恢复正常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前鼻窦炎、鼻息肉在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的同时要注重综合治疗,包括术前用药,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手术后维持3-6个月术腔清理、鼻腔冲洗.全身和局部的合理药物治疗。其中围手术期治疗对临床疗效有重要作用,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配合微波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和水肿.防止粘连和鼻息肉再生。本研究观察患者应用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围手术期微波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卫民  房伟宜 《武警医学》2003,14(8):481-482
近年来应用鼻内窥镜手术经鼻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微波造孔术联合丝裂霉素应用治疗慢性泪囊炎 2 7例 (31眼 ) ,术后随访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7例 (31眼 )。男 7例 ,女 2 0例。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16岁 ,平均 38岁。全部病例术前行泪道冲洗 ,泪道探针探测及详细鼻腔检查 ,注入亚甲蓝标记。1 2 手术设备 采用杭州市桐庐医疗仪器厂生产的鼻内窥镜手术器械及珠海瑞邦公司生产的EBH -Ⅰ型微波治疗仪 ,手术中鼻内窥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60例慢性鼻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及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鼻窦内窥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最先进、疗效最好,创伤最小,恢复最快的手术方法,防治术后出血是鼻窦内窥镜手术关键之一[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少年慢性鼻窦炎CT检查的价值。方法:对150例青少年患者行冠状位CT扫描,并行功能性内窥镜手术,对其CT表现和手术观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50例中,146例冠状位CT显示鼻窦炎,50例解剖变异者,47例同时伴发鼻窦炎,均经手术证实,多数与手术所见相符,仅4例CT结果阴性,临床表现典型鼻窦炎症状,经手术证实为鼻窦炎。结论:冠状位CT扫描是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前必要的检查方法。CT检查阴性时不能除外鼻窦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耳鼻喉科采用鼻内镜治疗的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未在鼻内镜下治疗的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结果鼻内镜患者138例,治疗有效率69.6%,对照组患者105例,治疗有效率5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好,微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手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 1995年 6月~ 2 0 0 2年 1月 ,我们共完成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 314例 ,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14例中 ,男 2 4 0例 ,女 74例 ;年龄 14~ 72岁 ,平均 39岁。慢性鼻窦炎 5 7例 ,鼻窦炎合并鼻息肉 15 0例 ,鼻窦囊肿 2 8例 ,过敏性鼻炎35例 ,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 18例 ,泪囊炎泪道阻塞 2例 ,医源性脑脊液鼻漏 1例 ,真菌性鼻窦炎 15例 ,筛窦、蝶窦异物 8例。1 2 治疗方法 根据情况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采用鼻内镜引导下施行上颌窦自然孔扩大术 ,开放前后组筛窦、鼻额管…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检查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年来,招飞体检中鼻腔及鼻咽部检查一直使用前鼻镜及鼻咽镜,由于器材及方法局限,难免出现漏诊及误淘情况,许多处于合格与不合格的边缘问题难以确定。鼻内窥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曾有将鼻内窥镜技术应用于飞行人员慢性鼻窦炎的检查及航空性鼻窦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渔民职业,环境,生活习惯对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及其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鼻内镜及部分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50例;术后换药清洗局部给药及鼻窦冲洗,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或肥厚粘膜切除术87例,下鼻甲手术56例;对常年变应性鼻炎16例进行微波下鼻甲鼻丘及鼻中隔点射气化治疗。结果:手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治愈102例,占68%;好转26%,占17%,无效22例,占14%。结论:鼻窦内镜手术+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术式操作治疗,术后医患双方重视换药,清理,冲洗避免不良刺激,是提高慢性鼻窦炎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邦鼻净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3年来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罗红霉素、吉诺通胶囊、羟甲唑啉鼻喷雾剂、雷诺考特治疗,治疗组联合使用邦鼻净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2.50%,对照组治愈率为55.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邦鼻净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对慢性鼻-鼻窦炎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联合低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ECP、TIgE、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ECP及TlgE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ECP、TlgE、IL-6及TNF-α水平均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低剂量克拉霉素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ECP、TIgE水平,且利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最佳的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尽可能减少该手术的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14年5月采用鼻内窥镜行鼻腔鼻窦手术患者710例(1026侧)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鼻窦CT和鼻内窥镜检查,了解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及病变范围,从而确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前预防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以有利于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术后加强观察和换药。结果采用上述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观察患者660例(985侧),892侧病情完全控制,22侧仍有小息肉生长,17侧仍少许流脓,54侧中鼻道有不同程度粘连。结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一部分,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将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阶段的治疗贯穿起来看成一个整体,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