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培坚 《海南医学》2010,21(3):109-112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N)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仍没有确切的治疗手段。笔者就PDN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认为联合采用血糖的控制、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和针对疼痛发生机制的治疗,也许是治疗和延缓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发展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加巴喷丁治疗组与卡马西平对照组。治疗时间为4周。疼痛程度测定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加巴喷丁治疗组较卡马西平对照组疼痛缓解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加巴喷丁比卡马西平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更少,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更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前尚缺乏关于神经性疼痛治疗对痛性末梢感觉性神经病变患者疗效的预测因素。5%的评估利多卡因贴片通过稳定的局部皮肤感觉传入纤维而对神经性疼痛发挥其疗效,因此这提供了一个模型用以评估表皮神经分布是否可作为局部表面积极治疗的预测因素,而前者则是由皮肤活检或对粗、细感觉传入纤维的定量感觉测试(QST)所决定的。本研究旨在对痛性末梢感觉神经病变患者表皮神经纤维(ENF)密度、感觉神经传导研究(N CS)、Q ST以及5%利多卡因贴片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远端小腿表皮和皮下神经分布与利多卡因贴片疗效之间无相关性。某些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中药油膏剂治疗瘀热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60例瘀热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西医降血糖、营养神经作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活血解毒中药油膏剂(大黄、生侧柏叶等)外敷治疗,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 VAS 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比较2种不同方法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VAS 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变不明显,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活血解毒中药油膏剂治疗瘀热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5.
抗抑郁剂治疗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抗抑郁剂治疗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药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对2型糖尿病和痛性神经病进行常规治疗,试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治疗12 wk.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抗抑郁疗效,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监测血糖控制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试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明显改善(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疼痛缓解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抑郁剂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还可以改善血糖,加强对疼痛的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每周1次,共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评定患者情绪状况,同期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减轻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疼痛.  相似文献   

7.
外周神经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但在有一到两项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发病率上升到12%~17%。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糖尿病史25年以上的患者中,半数罹患外周神经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和其他外周神经病的早期症状主要由机体细神经纤维变性引起,这也是惟一受累的神经。然而,“细纤维神经病”却不能被任何物理的、神经生理和神经病理学的方法检测到。在过去的十年中,皮肤活检成为最受欢迎的诊断细纤维神经病变的手段。它使得全科医师和其他非专科医师(如糖尿病医师和整形外科医师)能够诊断神经病变,查找其病因并有针对性地治疗神经痛,从而避免了延迟诊断和误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价脑苷肌肽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将45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脑苷肌肽治疗组和弥可保对照组,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苷肌肽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符积裕 《海南医学》2011,22(13):126-12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单纯的血糖控制仅能延缓其进展,不能改善临床症状。目前,应用于该病的对症治疗药物疗效不明显,且副作用多。经皮电神经刺激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具有无创、安全、经济的特点,近年来,其逐渐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在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具有改善血供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潜能。本文对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症状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多种神经病变的总称,也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该病多累及患者的周围神经系统,病情进展缓慢,病变部位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并发感觉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可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并伴有麻木、针刺、灼热或踏棉垫感,有时还可出现痛觉过敏。随着病情的进展,该病患者可出现肢体疼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在夜间或寒冷季节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