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40例作为该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20例以及对照组20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方法的不同;对照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前列地尔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通过对比症状缓解情况、下肢踝肱指数以及足背动脉血流变化,以突出前列地尔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症状缓解情况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明显(P0.05);在下肢踝肱指数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明显(P0.05);在足背动脉血流变化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明显(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药物选择前列地尔,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下肢踝肱指数以及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变化,最终显著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凯时)与胰激肽原酶(怡开)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DA)疗效。方法将120例PD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胰激肽原酶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共四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检测下肢血管踝肱指数(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下肢ABI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前列腺素E1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具有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作用。二者均能有效改善PDA,两药联用效果更佳,是治疗PDA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BI、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BI、足背动脉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及足背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4.
曹月香  高怀林  张华 《山东医药》2011,51(32):46-47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症状及踝肱指数(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改善情况。方法 31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降糖、降压、降脂及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300μg/d进行骨髓动员3~5d,使白细胞达30.0×109/L(不超过50.0×109/L)。然后分离外周血干细胞,在患肢沿血管走形方向自上向下予以肌肉注射。2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冷感、麻木改善方面,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有效的,并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2012年2月—2014年12月),随机将这1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u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联合红花注射液(20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次/d。实验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u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联合疏血通注射液(4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1疗程(21 d)后的临床效果,即患者的两侧足背动脉血流情况的变化以及下肢踝肱指数。结果 2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足背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前列地尔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足背血流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在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选取120例,根据患者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以及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足背血流量、踝肱指数对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足背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方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著性更好,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达到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足背血流量及踝肱指数的改善情况较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血塞通和中药足疗三联疗法对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踝肱指数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64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降糖、降压、抗血小板、饮食控制),另外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血塞通软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泡脚,治疗6 w后,观察2组的疗效和踝肱指数ABI、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DM病程、体重指数、吸烟及下肢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90.63%,两组无显著差异(χ2=1.069,P=0.785)。治疗前,2组的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6 w治疗后,2组的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6 w治疗后,2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的ESR、EEP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血塞通和中药足疗联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较好,能有效抑制动脉硬化,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  相似文献   

8.
将48例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前列地尔治疗组(治疗组24例),红花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24例),观察治疗前后病变下肢的症状改善程度、踝肱指数以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下肢动脉血管的流速。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踝肱指数以及下肢动脉血管的流速、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安全性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络养阴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该院近期收治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70例),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通络养阴汤+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和血管踝肱指数等。结果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57%(41/70),90.00%(63/70);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和血管踝肱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养阴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在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下肢动脉血流情况方面优势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住该院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通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试验组以及使用前列地尔液联合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前以及进行治疗21 d后的两侧足背血流动力学情况、患者的下肢踝肱指数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相对于对照组的78%,试验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祖辈血流动力学以及下肢踝肱指数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与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后,相对于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有明显改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改善患者的足背血流动力学和下肢踝肱指数,患者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有利于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3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给予静脉用血栓通20天,治疗前后检测下肢动脉彩超,踝肱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双下肢各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甘油三酯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定量明显降低,踝肱动脉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栓通能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状态,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及甘油三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疏血通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予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36例患者静脉用疏血通20天。治疗前后检测了下肢动脉B超、踝肱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疏导治疗后,双下肢各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甘油三酯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定量明显降低,踝肱动脉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能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状态,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给予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36例患者静脉用疏血通20天。治疗前后检测了下肢动脉B超、踝肱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疏导治疗后,双下肢各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甘油三酯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定量明显降低,踝肱动脉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能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状态,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皮温、行走距离、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PAgT)、纤维...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0月到2018年12月期间选取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均分为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活血生肌汤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足趾温度、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足背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 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伴下肢慢性缺血,采用干细胞移植联合活血生肌汤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足趾温度、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足背血流速度得以上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全血黏度低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踝/肱指数(ABI)为(1.09±0.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9±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使周围血管病变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阿加曲班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12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患者。对照组采取阿加曲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加曲班联合葛根素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踝/肱动脉压比值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在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加良好。观察组在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踝/肱动脉压比值方面,比对照组具有更好的疗效。结论阿加曲班联合葛根素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足筛查及护理中简单踝肱指数测量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7月份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简单的踝肱指数测量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于糖尿病足筛查的一致性,并对踝肱指数值异常的患者进行糖尿病足护理。结果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的结果显示,有24例(40.0%)患者并发有下肢血管病变,36例(60.0%)不并发有下肢血管病变,病变组的患者比起无病变组患者年龄较大,但是否患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如果以踝肱指数(ABI)≤0.9为判断下肢血管病变的标准,那么简单踝肱指数测量结果显示,下肢血管病变(ABI≤0.9)的有26例(43.3%),无病变(ABI0.9)的有34例(56.7%),以彩超检查结果为参考,则简单踝肱指数测量法判断下肢血管病变的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77.6%,准确诊断指数为64.5%,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39,表明简单踝肱指数测量法与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简单踝肱指数测量法与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简单踝肱指数测量法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筛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及早地诊断和发现糖尿病足的发生,从而及时地采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5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踝肱比值、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值变化,同时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踝肱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踝肱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以及2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8异前列腺素F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8异前列腺素F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8异前列腺素F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够有效缓解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下肢血流,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但其对炎性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接诊的60例糖尿病足且行DSA下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把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