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施中医体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6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西医抑酸、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治疗组在西医抑酸、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中医体质类型,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出院3个月后电话回访,再次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比较两组病人的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等。[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治愈率、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1);治疗组复发率及复诊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体质评分较对照组的体质评分均有所下降(P0.01),说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实施中医体质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减轻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治愈率、好转率;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护理在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128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64例接受辨证施护,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旋菌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幽门螺旋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辨证施护能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复发因素,并根据复发原因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6例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病人的一般资料、复发因素,按照病人是否复发将86例病人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对比两组病人的复发因素.[结果]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复发组在年龄、性别、是否幽门螺杆菌(HP)感染、季节、烟酒、药物、精神史以及是否按照疗程治疗与非复发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复发与多因素有关,护理应当从疾病宣教工作、饮食干预、抗HP药物的指导、并发症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入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确诊的86例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病人焦虑和抑郁情况较治疗前有很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重视根除幽门螺杆菌在疾病治疗和改变病人不良情绪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确诊的86例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病人焦虑和抑郁情况较治疗前有很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重视根除幽门螺杆菌在疾病治疗和改变病人不良情绪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病人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指导护士通过强化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方法]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病人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并针对病人及家属实施联合强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遵医依从性、治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日、并发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强化护理干预,使消化性溃疡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检查、治疗和护理,提高了遵医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峥  张雷钧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445-344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中医疗法,对照组15例采用西医疗法,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0%(P〉0.05);治疗组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其疗效及对症状的缓解优于西医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病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根据6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不同治疗时期的健康需求制订和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和内容.比较病人入院时(抗HP治疗前)、抗HP治疗时、出院时(抗HP治疗后)对HP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6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对HP的认知程度由抗HP治疗前的11.7% 上升至抗HP治疗时的56.7%,抗HP治疗后达95.0%.[结论]加强消化性溃疡病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中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HP的认知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江曦 《全科护理》2014,(32):3063-3064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89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病人接受集体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观察两组病人的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健康教育后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具有较好的预防保健作用,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监测及控制,改善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人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心理、服药、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耐心的个体教育、随时教育、集中教育、出院随访等方式。出院前由责任组长评估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出院后通过电话回访进行结果反馈。[结果]193例病人症状明显好转,经电子胃镜复查溃疡愈合,幽门螺旋杆菌复查阴性;3例病人拒绝电子胃镜复查,但症状有改善,幽门螺旋杆菌复查弱阳性。[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人进行系统治疗及全程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还能有效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