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5岁,农民,左额颞部包块1年余,曾在外院诊断颅骨骨瘤并手术切除。病理不祥,术后数月,原颅骨瘤切除处,再次出现一包块、呈进行性增大、伴头痛、左侧面部麻木,张口困难,于1991年11月15日入院。体检、神清、双瞳等大等圆,光反射(++),耳寿口腔(一),颈软、四肢活动可,肌力 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一),左侧额颞部有一局限性隆起,坚硬有轻度压痛,无血管性杂音。 于1991年11月20日在局麻下行左侧额颞部颅骨骨瘤切除术,术中见瘤体较韧,血供丰富,有一粗大板障导血管供应瘤体,瘤体界限清楚,内板完  相似文献   

2.
患者于某,男,14岁,学生。因骑自行车摔伤头部1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头痛、头晕,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有逆行性健忘及短暂昏迷病史。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右额颞头皮挫伤,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无抵抗,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发现,四肢活动好。颅脑CT示右额颞梭形高密度影,大小约2.3 cm×6.5 cm×4.0 cm,中线居中,右额骨线形骨折。据多田计算公式计算血肿量约30 ml。因中线无移位,给予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头痛头晕,,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住院10天带药回家治疗。1个月后复查颅脑CT,发现右额颞部血肿密度降低,囊肿壁形成并钙化。入院行血肿清除并囊壁切除术.术中见右额颞骨瓣内侧椭圆形粗线样骨性隆起,质硬,色白。硬脑膜外见椭圆形囊肿,外侧壁表层灰黄,质韧,厚度  相似文献   

3.
患者侯××男45岁工人。住院号86752,于80年11月15日,在鞍山因车祸撞伤头部,右枕着地,昏迷呕吐,约经一小时后入院。检查:昏迷,烦燥,右枕有皮下血肿,右顶有广泛帽状筋膜下血肿,双瞳孔等大等圆,右侧鼻唇沟浅,左侧浅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头部x线平法显示:矢状缝哆开4毫米并右枕骨线形粉碎骨折,右侧头动脉造影(图一)显示:左额颞硬脑膜下血肿(双侧中动脉显影。急症行左侧额颞开颅术,清除硬脑膜下血肿,并见该部广泛脑组织挫裂伤,  相似文献   

4.
童铸  王超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F003-F003
患者男性,30岁,因被火车撞伤头部后头昏头痛7小时于1999年9月9日急诊入院。查体:左额颞部肿胀,并可见长各为2 0cm及0 5cm浅表裂口。头颅X线片示:右颞骨线型骨折。伤后16小时头颅CT平扫示:右颞顶部5 0cm×3 0cm×3 0cm大小梭形低密度包裹区(CT值:30 4) ,轻度占位效应,右颞骨线型骨折。诊断为右额颞顶部占位性病变。伤后46小时头颅CT复查示:右额颞顶部硬膜外低密度包裹区明显扩大(CT值:30 1)。诊断为硬膜外积液或血肿。于伤后48小时在全麻下行3开颅探查:右额颞顶部硬膜外积液钻孔引流术。术中发现右颞骨线型骨折,分别于额部、额颞部、额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例15岁男性患者,头痛4个月,加重2个月,伴呕吐于1983年8月22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运动后头部隐痛,逐渐加重,局限于右额顶部。“CT”扫描诊断:右侧颅中窝蛛网膜囊肿。在全麻下行右侧颞部入路开颅术,见囊肿位于右  相似文献   

6.
例1,男性,39岁。右颈部近下颌骨角搏动性肿块8个月,4×4 cm大小,质硬,略可横向推动。手术见肿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侧。因血供丰富,极易出血而中止手术。切取小块组织作病理检查,证实为颈动脉体瘤。例2,女性,42岁。右颈上部搏动性肿块5年,5×7 cm大小,质硬,可横向推动,并闻及血管杂音。颈动脉造影显示:颈总动脉分叉扩大,其间有密度不匀的肿块阴影。在低温30℃麻醉下手术,瘤体将颈外动脉推至后内侧,颈内动脉被顶向表面。分离瘤体,结扎并切断颈外动脉;阻断颈总动脉后自动脉外  相似文献   

7.
陈春枚  费燕 《中国药师》2012,15(6):867-86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2011年9月24日,因"外伤致人事不省6 d余"由外院转入我院,头颅CT示脑外伤术后改变,右额部硬膜下血肿,双侧额叶挫伤,右额颞叶大片水肿,额骨、右眼眶顶外侧壁、右蝶骨大翼、左上颌窦前壁、鼻骨及筛板粉碎性骨折,诸鼻窦积液.临床诊断为右颞顶硬膜外血肿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挫裂伤、右侧额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额骨骨折、颅底骨折、外伤性颅骨缺损、右侧眼眶顶外侧壁骨折、右侧蝶骨大翼骨折、左上颌窦前壁骨折、鼻骨及筛板粉碎性骨折.给予脱水、营养神经、活血化瘀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海秋  黄长铭 《江苏医药》1997,23(11):820-820
我们于1996年3月~8月用进口机械可脱性微弹簧圈成功地栓塞治愈2例大脑前部循环动脉瘤。例1男,44岁,突发头痛3天,于1996年1月19日入院。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神经系统体征阴性,经治疗后头痛好转。3周后又突发前额胀痛,伴呕吐一次;颈项强直。复查脑CT发现前额底纵裂池内有较多积血,经DSA全脑血管造影见前交通动脉瘤约1.ZcmXI.ocm,呈葫芦形、瘤蒂宽、瘤体向后上方倾斜。于1996年3月22日在局麻厂行右股动脉穿刺,用Seldinger技术,通过交换导丝将SF导引管送人右颈内动脉C。平面;行血管造影并与第一次造影片比较。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吲哚箐绿(Indocyanine green,ICG)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32例35个颅内动脉瘤采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夹闭前后均行吲哚箐绿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所示,如瘤颈有残留、载瘤动脉及其远端分支有狭窄则及时调整动脉瘤夹,如术野区其它血管有痉挛变细情况则采用罂粟碱浸泡,28例术后复查CT、3D-CTA或DSA以判断有无脑梗死及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 术中发现动脉瘤残颈3例,载瘤动脉狭窄4例,远端分支狭窄2例,术野区动脉痉挛变细4例,侧裂静脉变细3例.本组死亡2例.术后3D-CTA或DSA见动脉瘤夹闲完全,载瘤动脉通畅,与术中ICG造影显像一致,CT示小面积脑梗死3例.结论 术中吲哚箐绿血管造影对于判断动脉瘤颈是否夹闭完全、载瘤动脉及其远端分支有无狭窄以及术野区其它血管有无痉挛变细有重要价值,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31岁。因突发昏迷、右肢体活动障碍 2天 ,从外院转入本院。体检 :T 36 .3℃、 P 4 5次 /min,R2 0次 /min,BP90 /6 0 m m Hg。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 2 .5 mm,对光反应迟钝。颈软。心率 4 5次 /min,律齐 ,S1 亢进 ,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刺激见右肢体无活动 ,左肢体活动良好 ,右巴氏征阳性。心脏彩超示左心房黏液瘤。头颅 CT示左额颞叶大面积脑栓塞。入院诊断 :左心房粘液瘤并左额颞叶大面积脑栓塞。入院后拟急诊行左额颞弃大骨瓣减压术 ,麻醉会诊后考虑全身麻醉可能出现心跳骤停 ,故于基础 +局麻下行左额…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因摔伤头部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1 h,于2010年8月10日入院。初步诊断: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双额颞脑挫裂伤、右额颞硬膜外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积气、右后颅窝底骨折、右脑积液耳漏、右额颞骨折、右锁骨骨折、右侧第3、4、5肋骨骨折。8月10日  相似文献   

12.
李园园  田芳镇 《云南医药》2000,21(3):209-210
颅内转移瘤发生率为脑肿瘤的6%~10%〔1〕。脑转移瘤的生物学和物理学特性决定其适合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且达到的肿瘤局部控制率远远超过普通放疗和手术。本文报告4例脑转移瘤经γ—刀治疗后,肿瘤均消失。临床资料 1999年6月~1999年12月就诊4例脑转移瘤病人,男2例,女2例。年龄在35~69岁间。其中1例为左枕叶肺癌脑转移(原发灶未切除),1例为右颞、右枕、左枕多发性转移瘤(原发灶未查到),1例为右蝶骨嵴乳腺癌脑转移(原发灶已行根治术),1例为左额顶深面甲状腺癌脑转移(原发灶未切除)。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CT或MRI确诊原发肿瘤及脑…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摘要患者,男,40岁。主诉:脑外伤3小时,伴昏迷3小时,呕吐4次。入院体检:神志呈浅昏迷,右侧瞳孔大于左侧,光反射消失,右顶部头皮血肿,颈强直,左侧肢体肌力0级,巴彬氏征阳性。头颅CT检查:右额颞枕顶区见一约35×149×90mm低密度影,CT值16Hu,其中见一连续线样高密度影相隔,并内凸,内缘脑组织凹凸不平,右颞尖受压后移,右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左移9mm,颅骨未见骨折。入院后在气管插管内麻醉下行开颅探查术,术中去骨瓣见硬脑膜张力高,剪开硬脑膜见有清亮脑脊液流出,量约100ml,释出硬膜下脑脊液后,发现硬脑膜下方有一增厚囊性包膜,包膜上…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体瘤系化学感受器瘤,属副神经节瘤,临床较少见[1-3]。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时由于解剖关系,易碰破动脉,造成大出血,甚至死亡,故手术难度大,对手术护士的配合要求高。因此,术前明确诊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从2010—2012年手术室配合2例较大的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现总结如下。1病例简介例1,女,42岁。左耳后下肿物缓慢性增大10年,以腮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头部肿痛1年、头皮破溃5个月于2005-03-04入院。1992-11-05因头外伤入我院,诊断为右额顶颞区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颅骨粉碎性骨折。当日行硬膜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恢复良好,于1994-03-25行颅骨修补术(武汉产高分子聚合材料)。术后出现右颞部头皮肿胀、疼痛。5个月前头部胀痛加剧,头皮破溃、有分泌物流出,无发热。入院查体:右额顶颞部见马蹄型手术瘢痕,局部略隆起,右颞前部切口处皮肤见直径1·0cm×1·0cm裂口,并见粉色分泌物,周围头皮发红。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头颅CT平扫:右侧颞顶部人工颅板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的效果和并发症原因。方法采用全麻,经股动脉入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导引导管先于载瘤动脉放置支架封堵动脉瘤口,然后经支架网眼在微导丝引导下,置微导管头端于动脉瘤腔内行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腔,每个动脉瘤腔放置1~6个弹簧圈不等,每送入一根弹簧圈后都例行造影检查,直到瘤腔致密填塞为止。结果14例宽颈动脉瘤患者,13例在支架辅助下,弹簧圈致密填塞,其中1例使用LEO支架辅助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左侧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术后造影无出血,但是患者于术后9h再次珠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另1例也是使用LEO支架辅助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左侧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时,头端滑脱至动脉瘤腔内,其余部分逆行堵塞载瘤动脉致脑缺血昏迷,经抢救无好转自动出院。使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治疗4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在扩展了栓塞动脉瘤适应症的同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它是一种不开颅、创伤小、恢复快的技术操作,对宽颈动脉瘤来说,该项介入治疗技术仍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性,27岁。主因头痛、发呆2天,神志不清,右侧偏瘫半天于1980年4月4日收住神经内科。诊断:脑血栓。入院后6小时昏迷加深,左侧瞳孔散大。经左颈动脉造影发现左颞有血管团,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大脑中动脉向上抬高。诊断为左颞占位病变。急诊行左颞开颅,发现左颞皮层下2cm 处有多量血凝块。清除血肿后其深部发现一3.5×3×2cm大小血管团,有数根血管供血,将其完整切除。病理结果是脑蔓状血管瘤(血管畸形)。术后恢复好,次日清醒,偏瘫逐渐恢复,出院时能下床活动。随访4年健在。  相似文献   

18.
异位松果体瘤临床上罕见,我省目前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男,14岁。以多饮多尿两年、头痛伴双眼视力进行性减退一年为主诉于1989年8月21日入院。体检:神志清,淡漠。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为指数/1米内,双眼底视乳头原发性萎缩。CT扫描示蝶鞍区见一分叶状高密度块影,约6×4×7cm。于1989年9月5日在全麻下行右额开颅术,术中见鞍区一巨大肿物,呈粉红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9岁,因头部外伤4个月,左眼球突出明显,于1994年6月入院。检查:双眼球突出,左侧尤为明显,双侧球结膜充血,静脉怒张,双侧眼睑下垂,左眼球、左眼眶上部,左额颞区均可闻及血管杂音;血压为24/16kPa。经脑血管造影和双侧颈外动脉造影,诊断为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于1994年8月15日在局麻加基础麻醉下行左侧颈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体瘤及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及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有效地防止、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1977年至2003年经治的32例颈动脉体瘤和10例颈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诊疗体会。结果 手术治疗42例,共43侧。经过充分准备和正确围手术期处理,虽然术中有18例修补、结扎甚至切除颈总动脉和/或颈内动脉,除1例死亡外术后均未发生脑缺血、偏瘫等严重颅脑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3月-20年,愈后良好。结论 正确的困手术期处理:术前精确诊断,必要时行颈动脉压迫训练建立确实的大脑血管侧枝循环;术中妥善处理颈总、颈内动脉;术后严密观察,正确及时可靠的处理,能够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