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展和围产医学的重视,剖腹产率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初产妇臀位,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等都大部分通过剖腹产来处理。下面就我院1988~1989年所做的406例剖腹产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我院88~89年共接收分娩人数为2342人.而剖腹产为406例,剖腹率为17%88年剖腹产数为194例,下段为77例,占剖腹产40%.腹膜外为117例占60%.89年剖腹产为212例,下段为43例。占21%,腹膜外为169例占剖腹产80%。406例剖腹产指征如下表:  相似文献   

2.
随着剖腹产手术的普遍开展 ,有力降低母子难产死亡率 ,剖腹产术已成目前解决难产切实有效和受广大患者欢迎的产科手术之一。但是由于剖宫产率近年来不断上升 ,子宫下段横切口广泛开展 ,使剖腹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 ,尤其是下段横切口裂开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并发症也明显上升 ,处理上非常棘手。本文就 1991年元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12例病例 ,做一回顾性分析 ,有利于今后在临床中进一步做好防治。1 临床资料病例共 12例 ,年龄 2 3~ 2 6岁 ,平均 2 7 6岁。初产妇10例 ,经产妇 2例。其中我院手术 7例 ,发病率占本院同期剖宫产 2 31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剖腹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收治的18例剖腹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12例病灶位于腹壁切口下方及两侧脂肪层,5例病灶累及筋膜及腹壁肌肉,1例病灶累及腹膜。结论手术是目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唯一有效的办法,将聚丙烯网片应用于手术中严重腹壁缺损的修复,提高了手术的根治率。  相似文献   

4.
对168例2次剖腹产、子宫下段高位切口与166例2次传统常规切口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随机选择168例2次剖腹产的住院孕妇作为研究组,借鉴周基杰所介绍的方法——子宫下段高位横切口剖宫产术,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孕妇166例2次剖腹产孕妇行常规操作方法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28岁,孕周36~41周,1次剖腹产史165例,2次剖腹产史此次作为第3次剖腹产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0岁,孕周36~41+5周,距上次剖腹产时间,1年5个月至12年,其中2年7例,2~5年128例,5~10年25例,10年以上8例,前次手术为腹壁横切口80例,…  相似文献   

5.
统计我院 1 989年 4月~ 1 999年 4月行腹膜外子宫切除术 53例 ,与同期所做经腹子宫切除 452例做一分析比较。1 临床资料1 1 疾病分类  53例病人均以第一诊断为标准。其中子宫肌瘤 33例占 62 2 6% ;子宫腺肌征 6例占1 1 32 % ;功能性子宫出血 6例占 1 1 32 % ;慢性宫颈炎 6例占 1 1 32 % ;输卵管积水 2例占 3 78%。1 2 腹膜外子宫切除术适应征及术前准备 手术适应征 :子宫体积不大于如孕 3个月 ,子宫光滑、活动 ,无粘连 ;术前准备同经腹腔子宫切除术。1 3 手术范围 全子宫切除术加单侧附件切除2 2例占 41 51 % ,全子宫切除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我院1978年9月~1982年12月资料完整的114例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情况:本组胎儿娩出前手术时间平均32分钟,最长75分钟,最短10分钟。手术总时间平均90分钟,最长165分钟,最短55分钟,与子宫下段剖腹产胎儿娩出前和手术总时间基本相同。术后病率:以术后24小时产褥期的任何2天内体温超过38℃者为病率标准,本组病率20例,占17.5%,而随意抽取的子宫下段剖宫术114例中,病率37例占32.5%,两组病率有明显差异,P<0.01。术中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7.
朱启江  苏成芳 《淮海医药》2010,28(2):109-110
目的通过分析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占同期妇科手术的14.7%,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116例,诊断符合率89.23%。术前痛经者94例(72.31%)例,月经过多者6例,血CA125测定阳性率70.0%。术后随访1~5年,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痛经缓解率100%,子宫腺肌瘤剥除术患者痛经缓解率95.3%。保守性手术配合药物治疗术后1年痛经缓解率94.4%,术后2年缓解率88.0%。有生育要求者8例,术后妊娠5例,足月妊娠2例,自然流产3例。结论子宫腺肌症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子宫切除可达根治目的。对年轻的患者,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治疗痛经与不孕的效果。方法对于9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痛经和不孕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96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痛经占55.58%,不孕占28.20%。621例为随访对象,501例完成随访,随访率80.67%。术后痛经症状缓解率85.03%。术后妊娠率60%。结论手术治疗可明显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可增加不孕者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产科子宫切除7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产科急症中 ,遇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或感染 ,为挽救产妇生命 ,常不得不行子宫切除 ,而且手术多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怎样才能做到既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又能掌握好手术适应症 ,为此对本院 2 4年间所有因产科原因行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一般资料本院自 1976年至 2 0 0 0年共分娩 896 73例 ,剖宫产 2 0 776例 ,剖宫产率 2 3.17%。产科子宫切除 75例 ,切除率 0 .0 8% ,占全部剖宫产术的 0 .36 % ,其中剖宫产时子宫切除术 6 0例占80 % ,剖宫产后子宫切除 4例占 5 .33% ,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11例占 14 .6 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对本院产科2005年01月~2013年03月近9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13例的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为0.1585%,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占84.62%,产科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结论认为做好围生期保健和计划生育,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剖腹产术作为处理难产的方法,至今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采用、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腹膜外剖腹产术在实践中更有一定的优越性,我们是县级基层医疗单位,自1974年开始应用以来,迄今已20例,现将我们的认识与体会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施行率:自74年1月至77年8月我院的分娩总数是2,168例,施行剖腹产的有198例,其中腹膜外剖腹产术是20例,剖腹产术占分娩总数的9.13%,腹膜外剖腹产术占剖腹产术的10.1%。 (二)手术指征:凡符合剖腹产术指征,或合并宫内感染的病例的病例均可施行腹膜外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腹产手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01~2007年剖腹产手术中出血量〉500ml例患者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思考。结果剖腹产产妇主要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无力,前置胎盘及胎盘黏连或胎盘植入,少数系子宫切口撕裂伤。结论剖腹产手术中出血原因很多,主要为子宫收缩无力或胎盘的因素,子宫切口撕裂。手术中合理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及时缝合止血,压迫止血,同时补充血容量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可减少子宫切除几率,降低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临床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本人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女性不孕症患者120例,实施腹腔镜检查,根据不孕原因给予不同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检查发现病因: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14.6%,37例盆腔粘连,约占31.3%,48例慢性输卵管炎,约占40.1%,1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约占14%;经过手术后与随访得知,妊娠59例,妊娠率为49.2%。结论针对不孕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可对患者盆腔情况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价,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再妊娠临床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待产剖宫产后再妊娠孕妇60例,对患者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60例剖宫产在妊娠产妇中有42例再次选择剖宫产,占70.0%,其中25例产妇产后发生不良情况,不良情况发生率59.5%;18例产妇选择自然分娩试产,占30.0%,7例产妇产后发生不良情况,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8.9%;再次剖宫产组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试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剖宫产史的产妇除有明确医学指征外不宜再次接受剖腹产,再次剖腹产具有一定的风险,手术出血量也会大于第一次剖宫产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李琪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160-161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剖宫产手术生产后患有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总数为12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在12例患者中经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并行B超监测下负压吸宫术的患者有4例,占总数的33.3%,均成功治疗;经子宫全切除的患者有3例,占总数的25.0%;经腹部切口进行楔形切除子宫瘢痕病灶的患者有5例,占总数的41.7%,均治疗成功。结论确定剖宫产术特征,降低剖宫产手术率,提升剖宫产术的质量,可达到预防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剖腹产是常见的产科手术,本文就西藏高原硬外麻醉应用于剖腹产手术的一些问题,结合我院747例的实施情况分析报道如下。麻醉方法我院自1980年1月—1991年12月共施行剖腹产手术747例,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17岁,合并心脏病2例。术后子宫收缩不良而大出血致子宫全切4例。汉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进一步指导临床,提高诊断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100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多数有过人工流产或者是剖宫产的手术史,而临床表现继发性痛经占63例,慢性盆腔痛占17例,性交不适占8例,月经异常占5例,不孕占5例,2例无明显的症状。经阴道B型超声诊断敏感性达到92%,血清CA125值测定阳性率在76.3%,而腹腔镜检查确诊率高达99%。经过手术切除加上药物治疗术后复发率很低。结论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金万里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65-116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75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手术,对发现的盆腔疾病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75例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检查发现有盆腔疾病73例,占97%,盆腔炎是导致不孕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良性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别占64%、24%、5%、4%.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盆腔炎发生率分别占36%、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分别占40%、16%,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后2年内59例获得随访,妊娠27例,妊娠率46%.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怀疑有盆腔疾病或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应尽早行腹腔镜诊治.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严重威胁产妇生命 ,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因的首位。当产后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各种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 ,迅速切除子宫可明显降低产妇死亡率 ,现将我院 1976年10月至 1996年 10月 36例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76年 10月至 1996年 10月分娩总数为 2 0 36 0例 ,其中阴道分娩 1770 6例 ,剖宫产 2 6 5 4例 ,剖宫产率为 13.0 4% ;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 36例 ,占分娩总数的0 .18%。1.2 分娩方式 :本组 36例中 ,经阴道分娩后行子宫切除术 11例 ,占阴道分娩总数的 0 .0 6 % ;剖宫产后行子…  相似文献   

20.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6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近3年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结果64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2min;术中出血平均50ml。按AFS分期,Ⅱ期5例(7.8%),Ⅲ期27例(42.2%),Ⅳ期32例(50.0%)。行单侧囊肿剥除术36例,双侧23例;单侧附件切除5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复查B超发现有5例附件区囊肿,复发率为7.8%。痛经34例中30例明显好转,4例减轻。不孕症27例中13例妊娠,妊娠率48.1%。有4例出现轻度皮下气肿,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达到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