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比较手术同药物保守疗法在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A组38例选择药物保守治疗,B组38例选择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A组的总有效率为65.7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58%,B组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结果提示B组的复发率5.26%,A组为26.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药物保守治疗,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进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6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效果分为两组。其中一次治愈者130例纳入A组,需进行二次治疗者38例纳入B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以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一次成功率为77.38%。与A组对比,B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手术时间较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性别比、体重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等因素可影响患者预后,患者性别、体重等因素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附子理中丸+阿莫西林对慢性腹泻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纳入治疗的86例慢性腹泻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3例。A组给予附子理中丸+阿莫西林治疗,B组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B组为81.40%,对比有差异(P0.05)。随访3个月,A组的复发率为2.33%,B组为20.93%,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B组为23.26%,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慢性腹泻患者行附子理中丸+阿莫西林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避免疾病复发,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钉板系统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 A组患者40例,接受髓内固定治疗, B组患者40例,接受钉板系统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末期对患者进行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相应的疗效评价。结果 A组与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B组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钉板系统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接受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接受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对比,B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效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愈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单纯性肛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使用瘘管剔除术式与结合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式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纳入永煤集团总医院肛肠科临床收入治疗的68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为单纯性的肛瘘,纳入时间范围是2020年2月1日—2021年2月1日,将其中单纯给予瘘管剔除术式的34例设为A组,另外结合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式的34例设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1)A组与B组患者术后1 d时的QOL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B组术后7 d时的QOL评分较A组高、VAS评分较A组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2)B组患者术后的Wexner评分较A组低,创面愈合时长与术后住院时长均较A组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本次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9.41%,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17.71%;B组患者本次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4.12%,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11.76%,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无差异,P>0.05,但B组的治疗效果较A组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对单纯性肛瘘患者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对月经不调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122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1例。A组给予常规用药方案,B组予以中药周期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复发率。结果 B组总有效率95.1%高于A组的7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期6个月随访,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明显低于A组的14.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4.9%低于A组的19.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甲状腺全切术(TT)与甲状腺次全切术(S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DTC患者按手术术式不同分为TT组44例和ST组5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与ST组相比,TT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显著缩短,而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组低血钙症发生率显著高于ST组,而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和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T与ST手术治疗DTC各有利弊,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杨英年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73-174,177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ampanaeci分级选择治疗方案,17例患者(A组)采取扩大刮除联合骨水泥填充治疗.10例患者(B组)采取手术切除后肿瘤关节置换,术后随访24个月,评价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17.65%,B组未见复发病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STS肢体功能评分为(20.8±3.6)分,B组的评分(24.8±3.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后的复发率相对较高.手术切除后肿瘤关节置换的肿瘤清除效果显著,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6例。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30例)实施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手术治疗,B组患者(46例)实施经皮胆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结石残留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结石复发率、胆管炎复发率、再次手术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症状性颈动脉狭窄(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SCAS)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的效果及其与手术时机的关系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4月间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手术时机选择,将其分为A组、B组,A组35例患者选择早期(症状发作2周内)进行CEA治疗,B组45例患者选择推迟手术(症状发作4周后),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A、B组患者的术后15d的检查颞叶、基底核的CBV、CBF均比术前更高(P<0.05),其MTT、TTP均比术前短(P<0.05),但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5 d的MVMCA明显高于术前,PI明显高于术前,且A组的MVMCA、PI比B组更快、更高,P<0.05.两组术后15d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1年内,A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57%、死亡率为5.71%;B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71%、死亡率为2.22%;两组的复发率、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是治疗SCAS的有效手段,选择早期手术的效果比推迟手术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切除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90例原发翼状胬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 A组给予常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治疗,B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C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并记录3组的治疗情况及随访效果。结果3组患者创面均一期愈合(治愈率为100.00%),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显著长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随访过程中无复发(复发率为0),A组复发率为16.67%,B组复发率为20.00%,C组复发率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肝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可获得满意疗效,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有效降低其术后复发率,保障患者预后,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治疗后随访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手段随机均分至常规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定期观察的A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放置曼月乐环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B组,每组40例。治疗后,每三个月对患者进行B超阴道复查,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以及子宫内膜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常规宫腔镜手术后定期观察的A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复发率为27.5%(11/40),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B组患者仅为7.5%(3/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B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冠状动脉支架与球囊扩张后支架的临床结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A组接受球囊扩张后支架手术治疗,B组接受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再狭窄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对比,我们发现B组手术时间较短,对比剂用量较少,随访期间再狭窄率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结论直接冠状动脉支架与球囊扩张后支架手术治疗冠心病具有满意的疗效,其中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时间短、对比剂用量少,术后不易发生再狭窄,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5例。A组给予腔镜手术治疗,B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各项肿瘤切除指标均接近于B组,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B组为31.4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行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手术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使用妇科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效果。方法 10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行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行再程放疗,B组行手术切除,就术后并发症、再放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后随访3年复发率、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施以对比。结果 A组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B组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3年A组的复发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3%(P<0.05);两组随访1、2、3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无病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施行手术切除复发率较低,且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4例。B组接受传统的改良根治性手术;A组接受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手术治疗。了解手术满意度、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率等指标。结果手术后,A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对比指标差异结果显著(P<0.05);随访3~5年,A组的局部复发率与B组之间差异较小,转移转移率、3~5年随访阶段的总生存率差异均较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得分高于B组,对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严格把握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与传统改良根治性手术相近,同时能够改善外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的微波消融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用,我院接收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70例,将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设为A组,将给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35例患者设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与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A组,P <0.05,差异明显。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用于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且创伤性更小,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某院在2009年~2015年期间收治的60例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为本次研究主体,将其分为A组32例和B组28例。A组的治疗方法为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B组的治疗方法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复发率。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24个月的随访,其中,A组的治愈率为81.25%,复发率为18.75%;B组的治愈率为89.29%,复发率为10.71%。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复发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对于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较好,是该病治疗方法中的最优选择,可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