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RAS相关区域家族 1A(Ras-assosia-tion family 1 A, RASSF1 A)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肿瘤抑制基因,位于染色体3p21.3,其在多种上皮肿瘤中表达缺失,包括小细胞肺癌、乳癌、前列腺癌、胃癌及肾细胞癌等,在血清、尿液、唾液中也可以早期检测到缺失。研究发现,转染RASSFlA基因的肺癌细胞株克隆形成率减少,这提示RASSFlA基因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本文就RASSFlA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与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ANRASSF1是新型的反义内含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抑癌基因RASSF1A密切相关。ANRASSF1通过位置特异性调控机制,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参与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及RASSF1A mRNA翻译抑制,致使RASSF1A表达下调,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ANRASSF1在肿瘤中异常过表达,且在肿瘤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疾病诊断、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及作为RASSF1A位置特异性调控治疗靶点,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的失活与其启动子高甲基化有密切关联。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是2000年发现的新型候选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Ras基因是人类肿瘤研究中1种重要的癌基因,目前已成为研究得最为深入的癌基因之一。研究发现,Ras基因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而RASSF1A基因可能是Ras激活信号传导通路中1个负向调节基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抑癌机制、失活原因及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RASSF基因家族(即Ras相关区域家族)由10个成员组成,分别为RASSF1-RASSF10。此家族的多个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转移及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RASSF基因家族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RASSF基因家族在肿瘤中的主要作用机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鼻咽鳞癌组织中的抑癌基因RASSF1A的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情况.并分析DNA异常甲基化与鼻咽鳞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和MS-PCR的方法,分析38例鼻咽鳞癌组织标本、10例鼻咽炎性组织标本、4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标本、两种鼻咽癌细胞株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和其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情况.采用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处理鼻咽癌细胞株,观察RASSF1A重新表达的情况.结果:38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和两种细胞株的RASSF1A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1.05 %的鼻咽癌标本及两种鼻咽癌细胞株发生异常甲基化;甲基化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RASSF1A基因表达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用5-Aza-CdR处理的低表达RASSF1A基因的鼻咽癌细胞株,RASSF1A基因表达上调.结论: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RASSFIA基因的表达下调现象,基因转录启动区的异常甲基化是导致鼻咽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1基因(RASSF1)两种不同转录本RASSF1A和RASSF1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2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32例远隔病灶部位胃组织和51例胃良性病变中RASSF1A和RASSF1B 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RASSF1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RASSF1A和RASSF1B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缺失率均为6.25%(2/3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9.3%(19/32)和28.1%(9/32),两者表达RASSF1A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RASSF1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RASSF1A和RASSF1B在浅表性胃炎组织中表达缺失率分别是10.0%(3/30)和6.7%(2/30);在萎缩性胃炎组织中分别为28.6%(6/21)和14.3%(3/2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RASSF1A和RASSF1B表达与胃癌高、中、低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等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更明显。RASSF1A在癌旁正常组织到胃良性病变到胃癌中表达缺失率逐渐增加,表明RASSF1A是一种抑癌基因。检测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缺失率对临床判断肿瘤发生发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SF1A)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影响了该基因的转录表达,促进了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RASSF1A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与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肿瘤候选抑制基因RASSF1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克隆的RASSF1A基因位于3p21.3,是新的肿瘤候选抑制基因,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RASSF1A失表达见于多种实性肿瘤组织,与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密切相关。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能是很有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9.
RASSF1A基因甲基化作为肿瘤生物学标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位于人染色体3p21.3上的抑癌基因。RASSF1表达的缺失是人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个分子事件,目前至少有37种肿瘤存在该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RASSF1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在许多肿瘤组织和肿瘤患者体液中检测到,而在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罕见,提示它具有肿瘤标志物的特征;RASSF1与其他一些基因组合的甲基化分析有助于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肺癌等的早期诊断。其次,RASSF1甲基化可作为恶变危险因素的监测,良性增生性病变RASSF1A甲基化的出现往往提示恶变的危险性增高。第三,应用于预后判断,因为某些恶性肿瘤RASSF1A甲基化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联。第四,RASSF1A甲基化提供了顺铂和三苯氧胺治疗是否耐药的一个标志,并可在癌症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给予监控。总之,RASSF1A甲基化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及其他众多领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 RASSF1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位于人染色体3p21.3上的抑癌基因。RASSF1表达的缺失是人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个分子事件,目前至少有37种肿瘤存在该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RASSF1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在许多肿瘤组织和肿瘤患者体液中检测到,而在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罕见,提示它具有肿瘤标志物的特征;RASSF1与其他一些基因组合的甲基化分析有助于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肺癌等的早期诊断。其次,RASSF1甲基化可作为恶变危险因素的监测,良性增生性病变RASSF1A甲基化的出现往往提示恶变的危险性增高。第三,应用于预后判断,因为某些恶性肿瘤RASSF1A甲基化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联。第四,RASSF1A甲基化提供了顺铂和三苯氧胺治疗是否耐药的一个标志,并可在癌症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给予监控。总之,RASSF1A甲基化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及其他众多领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肿瘤候选抑制基因RASSF1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克隆的RASSF1A基因位于3p21.3,是新的肿瘤候选抑制基因,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RASSF1A失表达见于多种实性肿瘤组织,与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密切相关.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能是很有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基化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RASSF1A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5Aza-dc及其他抗肿瘤药物对Du145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用药前后对Du145细胞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5Aza-dc抑制Du145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RASSF1A基因甲基化逆转,mRNA及蛋白表达恢复。5Aza-dc与其他肿瘤化疗药物协同可显著增强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杀伤作用。以上作用与药物浓度及所用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结论:5Aza-dc能较好地逆转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DNA异常甲基化,并有效地激活因高甲基化所致RASSF1A基因沉默的再转录,诱导该基因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其他肿瘤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RASSF1A、CK19和p53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细胞角蛋白19和p53基因产物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5例甲状腺腺瘤和5例桥本氏病患者标本中RASSF1A、细胞角蛋白19和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RASSF1A、CK19和p53阳性表达率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源性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各良性病变中其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半定量结果显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病变中,上述3种基因产物的mRNA丰度差异性显著(P〈0.01)。在甲状腺滤泡源性良恶性病变中RASSF1A与CK19表达呈负相关(γ=-0.3181,P=0.0013);RASSF1A与p53表达呈正相关(γ=0.2364,P=0.0179)。结论 RASSF1A、CK19和p53表达产物可作为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乳头状增生的重要参考标记物,联合测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62例上皮性卵巢癌、21例交界性囊腺瘤及30例良性囊腺瘤的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RASSF1A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58.06%、42.85%)显著高于卵巢良性囊腺瘤组织(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组织类型和患者年龄及绝经与否无相关性(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下降一致。结论:卵巢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可能和该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导致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RASSF1A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胃癌组织,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各15例,伴肠化生(IM)15例和伴异型增生(DYS)19例胃粘膜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ASSF1A表达的阳性率为56.5%(39/69),低于其在CSG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6.7%(13/15)(P〈0.05);从CSG→CAG→IM→DYS→GC这一演化模式过程中,RASSF1A蛋白的阳性率表达逐渐降低(P〈0.05);RASSF1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转移相关(P〈0.005)。结论:RASSF1A在胃癌中低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ed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是一种肿瘤候选抑痛基因,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多种人类上皮性肿瘤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情况,旨在分析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基因失活的相关性,并探讨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CSCC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和46例CSCC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及RASSF1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RASSF1A蛋白表达及其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未见RASSF1A基因甲基化,而CSCC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为43.5%(20/4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CC中临床Ⅰ期、Ⅱ期、Ⅲ~Ⅳ期的甲基化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19.0%→58.8%→75.0%,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与RASSF1A基因甲基化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RASSF1A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9,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导致RASSF1A蛋白低表达的机制之一,可能与CS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肿瘤发生与不同的细胞机制有关,包括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A,RASSF1 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候选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该基因的失活在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虽然基因缺失和点突变可引起基因的失活,但大量研究表明,该基因的失活与其启动子的高甲基化有关,此表观遗传学机制可使多种抑癌基因失活,并被证实为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论文就RASSF1A基因与肿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Liu GZ  Wu YM  Yang JY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8):613-614
目前,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措施是早期诊断,寻找与肺癌发生早期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是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肺癌新型候选抑癌基因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gene 1A,RASSF1A)是从3p21.3克隆得到的,p16是多肿瘤抑制基因,两基因主要以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RASSF1A基因在鼻咽癌组织和慢性鼻咽炎的甲基化情况。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16例鼻咽低分化未角化癌和1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结果RASSF1A基因的高甲基化率在鼻咽癌组织中为93.75%(15/16),在慢性鼻咽炎组织中为0,两组病例的RASSF1A基因高甲基化率差别显著,P〈0.005。结论RASSF1A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呈高甲基化,可能是影响鼻咽癌发生发展的抑癌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