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了解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16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4 w后观察两组患者Hp的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59例(73.8%)Hp得到根除,67例(83.8%)慢性胃炎症状得到缓解,7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77例(96.3%)Hp得到根除,71例(88.8%)慢性胃炎症状得到缓解,3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与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能够提高Hp根除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老年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相关性慢性胃炎120例,随机分成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和雷尼替丁胶囊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症状、组织学改善情况,HP转阴率进行比较。结果荆花胃康胶丸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组织学改善明显,部分患者HP转阴。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胶丸、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四联疗法对慢性胃炎及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肠炎及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口服荆花胃康胶丸、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60例,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15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Hp清除率、慢性胃炎愈合率、研究对象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慢性胃炎治愈率、对治疗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荆花胃康胶丸、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及根除HP效果可靠,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P)被专家们公认为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清除胃内的HP使慢性胃炎治愈,改变消化性溃疡自然病史,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目前西药尚无最佳治疗方案。祖国医学虽无HP概念,但对HP所致的“胃院痛”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这为探索中草药治疗HP感染奠定了基础。我们以中药加雷尼替了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互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sl例,男41例,女10例;年龄20~58岁,平均32岁;其中消化性溃疡29例,慢性胃炎22例。对照组21…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6例脾胃虚寒型和15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的超微结构异常,以及分别用健脾温胃汤和疏肝和胃汤辨证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报告16例脾胃虚寒型和15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的超微结构异常,以及分别用健脾温胃汤和疏肝和胃汤辨证治疗的效果。两型慢性胃炎共同的超微结构异常是浆细胞浸润和粘膜上皮细胞、主细胞和胃窦部粘液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两型的损伤也有明显不同,脾胃虚寒型主细胞的损伤主要是线粒体肿胀,而肝胃不和型主细胞和浆细胞的损伤主要是粗面内质网扩张。治疗后,大多数病例的超微结构异常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从超微结构上看,两种方剂的辨证疗效非常明显。提示:①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现代超微病理学基础,②健脾温胃汤、疏肝和胃汤均能促进胃粘膜各种超微结构异常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神农丸治疗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胃黏膜的病理变化。方法选择慢性胃炎患者1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用胃复春。均为口服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都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的变化。结果神农丸对慢性胃炎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等功能,并有调节胃黏液分泌,促进萎缩的胃黏膜恢复等多种作用。结论神农丸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112例,其中脾虚气滞证92例,肝胃气滞证19例,脾胃湿热证1例,分别以益气健脾汤,理气和胃汤和化浊清胃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其中显效52.68%,总有效率95.54%,尤其对结解胃痛,消除痞满方面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对其中部分脾虚气滞证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粘膜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表明经该法治疗后,慢性胃炎胃粘膜的超微结构损害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提示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亚细胞水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射频局部消融配合胃三联治疗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的疗效.方法:内镜下符合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诊断,H pylori阳性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射频消融 洛赛克omeprazole、阿莫西林 Amoxicill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简称胃三联)治疗,对照组:单纯胃三联治疗.结果:治疗组隆起糜烂病灶平复率、临床症状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4.1%,对照组隆起糜烂病灶平复率、临床症状有效率分别为 27.2%和58.2%,优于对照组(P<0.05).H pylori 根除率治疗组88.2%,对照组85.7%,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射频局部消融配合胃三联治疗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0.
观察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两种大鼠模型分别用健脾温胃汤、疏肝和胃汤治疗前后胃粘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表明,中医药辨证论治能明显地改善实验大鼠慢性胃炎的超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1.
胃舒散对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舒散对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2%水杨酸钠结合饥饱失常等综合因素诱发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模型,观察不同剂量胃舒散对其治疗作用。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胃的组织学改变,用滴定法测定胃液游离胃酸,化学发光法测定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胃舒散(3.0 g/kg,1.5 g/kg)明显减轻了大鼠慢性胃炎程度,降低胃黏膜炎症指数并增加上皮层厚度,提高胃组织SOD活性,降低MDA水平(P<0.05),但对游离胃酸无明显作用。[结论]胃舒散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保护胃黏膜细胞有关,但与胃酸分泌无关。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辨证论治慢性胃炎动物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两种大鼠模型分别用健脾温胃汤、疏肝和胃汤治疗前后胃粘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表明,中医药辨证论治能明显地改善实验大鼠慢性胃炎的超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病理改变与淋巴组织增生关系及Hp根治后淋巴滤泡消失情况。方法:光镜观察124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三联药物治疗前后和胃溃疡6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8例、残胃胃炎24例及Hp阴性正常胃粘膜25例的淋巴滤泡发生率和聚集强度。结果:Hp阳性胃病淋巴滤泡发生率为,胃溃疡90.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4%,慢性胃炎72.5%,残胃胃炎54.2%,而正常胃粘膜为4%。抗菌治疗后,慢性胃炎的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淋巴滤泡发生率与炎症程度和活动性明显相关。结论:胃粘膜淋巴组织消长与Hp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胃宁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加胃宁方穴位贴敷)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各30例,治疗10 d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①2组治疗前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总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主症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性(P>0.05),2组组间治疗后比较,胃脘胀痛、泛酸、嗳气均有差异(P<0.05).③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宁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能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尤以缓解胃脘胀痛、泛酸、嗳气症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137例分为研究组69例与对照组6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调节饮食、营养支持、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等常规治疗,并给予枸橼酸铋钾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针对嗳气反酸、胃脘作痛、脘腹胀满等临床症状治疗的起效时间,随访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2.1%,柴胡疏肝散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针对嗳气反酸、胃脘作痛、脘腹胀满等临床症状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为5.8%(4/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20/68),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针对患者各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起效快,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 91例 Hp(+)慢性胃炎患者 [Hp(+)组 ],给予抗 Hp三联 +胃动力药治疗 2周 ;2 2例 Hp(- )慢性胃炎患者 ,给予胃粘膜保护剂 +胃动力药治疗 2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 2个月分别进行胃镜及 Hp检测 ,并测定两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胃粘膜屏障功能。结果 治疗前 Hp(+)组与 Hp(- )组红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前者 RBC- C3b RR偏低 ,而 RBC- ICR偏高 ,胃粘膜屏障功能较差 (P<0 .0 5 ) ;治疗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其与 Hp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观察慢性胃炎与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关系及中药对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方法。80例慢性胃炎按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后测定胃动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大法组方治疗,疗程前后进行病情分型、分级和疗效判定。结果:①患病组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患病组各证型间胃动素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利用中药提高胃动素水平对治疗慢性胃炎有着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胃苏冲剂是我国著名中医董建华教授的验方研制成功的纯中药制剂,由扬子江制药厂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本人从1998—01/2001—12四年间用该药治疗慢性胃炎14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胃消疡胶囊对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用酒精和脱氧胆酸钠联合造模3个月复制大鼠慢性胃炎模型,并设空白对照组。给药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胃液分析,测定血清IL-1β、IL-8及TNF-α的变化,并观察胃的病理组织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舒胃消疡胶囊各组均能减轻胃组织的病理变化;舒胃消疡胶囊能降低胃液pH值,提高胃蛋白酶活性;舒胃消疡胶囊可以降低血清IL-1β、IL-8和TNF-α含量。结论舒胃消疡胶囊对治疗慢性胃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金不换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金不换和胃汤;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胶囊和多潘立酮片,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对症状积分、胃黏膜病变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胃脘胀痛、胸胁窜痛、嗳气频繁、嘈杂泛酸、烦躁易怒等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变化水平。[结论]金不换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