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受试药3-甲氧基-4-O-(2’-亚甲基-3’5’6’-三甲基吡嗪基)肉桂酸(MC-002)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2 h/再灌注22 h,并于复灌后0、0.5、1、2、4 h时治疗给药。观察MC-002对CIRI大鼠脑功能、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以及MC-002各剂量组对大鼠脑组织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MC-002在复灌后0、0.5、1、2 h给药能够显著性改善MCAO后大鼠的脑神经功能(P<0.05,P<0.01),降低大鼠的脑梗死率和含水量(P<0.05、P<0.01);增加CIRI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1),降低丙二醛(MDA)及乳酸(LD)含量(P<0.05,P<0.01)。脑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和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神经细胞形态和数目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MC-002 2 h内治疗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通络逐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 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 /再灌注22h模型采用不同方案治疗,比较其神经病学评分、脑梗死范围及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放射免疫法检测患侧皮质内皮素(ET)、血栓素B2 (TXB2 )、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2h后,假手术组大鼠神经病学评分均为0分,无脑梗死;尼莫地平组和通络逐瘀汤30、60mg/kg组神经病学评分和脑梗死范围均小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ET及TXB2 含量高于假手术组,6-Keto-PGF1α活性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尼莫地平组和通络逐瘀汤30、60mg/kg组ET及TXB2 含量低于生理盐水组,6-Keto-PGF1α活性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逐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ET、TXB2含量,提高6-keto-PGF1α活性,维持TXB2/6-keto-PGF1α动态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髓化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以及血浆中血栓素B2 (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酮-PGF1α)含量.结果 MT 10、20 mg*kg-1 能保护SOD活性、减缓脑组织中MDA的升高,20 mg*kg-1还可恢复血浆中TXB2与6-酮-PGF1α的平衡,减缓脑组织中MPO的升高.结论 MT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依达拉奉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对12只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以及依达拉奉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 d、7 d,测定与对比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再灌注后3 d脑缺血再灌注组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AQP-4的表达水平与NOS活性,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后7 d,三组在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与NOS活性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AQP-4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药物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S活性、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抑制AQP-4的表达,从而起到减轻脑水肿,保护大鼠神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景天苷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红景天苷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障碍,脑水肿及脑梗死范围以及对脑缺血2h再灌注24h缺血脑组织能量物质ATP、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物以及体内自由基清除剂SOD、GS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等生化物质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24h腹腔注射Sal40,20,10mg.kg-1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障碍(P<0.05,P<0.01),减轻脑水肿(P<0.05,P<0.01)及缩小脑梗死范围(P<0.05)。同时Sal40,20,10mg.kg-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脑组织内SOD活性和GSH活力明显增高(P<0.05,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大鼠脑组织内ATP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脑组织内L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红景天苷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改善缺血脑组织能量代谢、降低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elatonin ,MT)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再灌注 2 4h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髓化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以及血浆中血栓素B2 (throm boxane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rostaglandinF1α,6 酮 PGF1α)含量。结果 MT 10、2 0mg·kg-1能保护SOD活性、减缓脑组织中MDA的升高 ,2 0mg·kg-1还可恢复血浆中TXB2 与 6 酮 PGF1α的平衡 ,减缓脑组织中MPO的升高。结论 MT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小珊  余树春 《江西医药》2021,56(3):350-354
目的 评价不同时程治疗性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后即刻治疗性浅低温组(MTH1组)、缺血再灌注即刻治疗性浅低温组(MTH2组)、缺血再灌注后1h治疗性浅低温组(MTH3组)和缺血再灌注后2h治疗性浅低温组(MTH4组).IR组、MTH1组、MTH2组、MTH3组和MTH4组采用线栓法进行脑缺血6h再灌注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不置入线栓.S组和IR组置于室温下,MTH1组、MTH2组、MTH3组和MTH4组分别于大鼠脑缺血后即刻、缺血再灌注即刻、再灌注后1h及再灌注后2h时进行治疗性浅低温处理并维持4h.于再灌注后24h进行改良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评分),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脑组织,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活性,ELISA法测定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5组大鼠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梗死体积百分比、神经元凋亡指数、脑组织MDA活性、TNF-α、IL-6水平、Cas-pase-3及Bax表达均升高,脑组织SOD活性及Bcl-2表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MTH1组、MTH2组、MTH3组和MTH4组大鼠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梗死体积百分比、神经元凋亡指数、脑组织MDA活性、TNF-α、IL-6水平、Caspase-3及Bax表达均降低,脑组织SOD活性及Bcl-2表达升高(P<0.05);与MTH1组比较,MTH2组、MTH3组和MTH4组大鼠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梗死体积百分比、神经元凋亡指数、脑组织MDA活性、TNF-α、IL-6水平、Caspase-3及Bax表达均升高,脑组织SOD活性及Bcl-2表达降低(P<0.05);与MTH2组比较,MTH3组和MTH4组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梗死体积百分比、神经元凋亡指数、脑组织MDA活性、TNF-α、IL-6水平、Caspase-3及Bax表达均升高,脑组织SOD活性及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 治疗性浅低温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在脑缺血后即刻进行治疗性浅低温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蚓激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蚓激酶组和阳性对照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观察缺血2h再灌注24h后蚓激酶对大鼠行为、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的影响,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蚓激酶组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行为障碍、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大鼠血浆的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T/P)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6-Keto-PGF1α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蚓激酶能通过抑制血小板,降低血栓素A2(TXA2),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升高PGI2,使TXA2/PGI2比值降低,达到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络逐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2h模型采用不同方案治疗,比较其神经病学评分、脑梗死范围及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放射免疫法检测患侧皮质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2h后,假手术组大鼠神经病学评分均为0分,无脑梗死;尼莫地平组和通络逐瘀汤30、60mg/kg组神经病学评分和脑梗死范围均小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ET及TXB2含量高于假手术组,6-Keto-PGF1α活性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组和通络逐瘀汤30、60mg/kg组ET及TXB2含量低于生理盐水组,6-Keto-PGF1α活性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逐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ET、TXB2含量,提高6-keto-PGF1α活性,维持TXB2/6-keto-PGF1α动态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奥欣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0只、CIRI组30只和维奥欣组30只,测定再灌注30,60和120min时血清及肺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a~+-K~+-ATP酶活性,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CIRI组血清和脑组织中SOD活性、脑组织中Na~+-K~+-AFP酶活性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和P<0.05);NO和MDA浓度显著升高(P<0.01和P<0.05);脑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维奥欣组上述各指标的异常变化与CIRI组相比明显减轻(P<0.01)。结论:维奥欣对CIRI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SOD和Na~+-K~+-ATP酶活性、降低NO水平和MDA浓度及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MC-00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扎格雷钠组(18mg/kg)和MC-002高、中、低剂量组(30、18、10.8mg/kg).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脑组织及血清中NO含量、NOS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MC-002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0.05).结论 MC-002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OS活性,减少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丹酚酸B拮抗大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英文)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行为学实验评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采用比色法检测脑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苷肽(GSH)、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和乳酸(LA)的含量。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造成行为学异常,丹酚酸B 10 mg·kg~(-1)可减轻此种异常。同时,丹酚酸B 10mg·kg~(-1)可以改善由于脑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SOD、GSH、和ATP含量降低以及MDA和LA含量增加。结论:丹酚酸B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促进自由基的清除以及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LMWH)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ZeaLonga 5分制法评分 ,再灌注 6h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GSH Px及MPO活力。结果LMWH能明显改善行为障碍 ,提高GSH Px活力 ,降低MDA含量 ,减缓脑组织中MPO的升高。结论LMW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自由基损伤及抗炎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和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组。术后1,3,7 d观察治疗后各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7 d,比较各组脑梗死体积大小,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5),且联合用药组以上指标均显著好于单用药组。结论 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协同神经保护作用,比单药使用更有效地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醋柳黄酮对脑梗死面积、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醋柳黄酮3、15、30mg/kg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行为评分,减轻缺血侧脑半球水肿程度,缩小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血清中CK、LDH的活性及MDA含量,明显升高血清中SOD的活性。结论:醋柳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人参皂甙Rb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巢蛋白的表达以及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对神经的保护机制.方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h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GRb1给药组(GRb1组).两组按不同的再灌注时间(3h、12h、1d、2d、3d、5d、10d)分为7个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内巢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GRb1能减轻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上调各时间点巢蛋白阳性细胞数.结论:GRb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巢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大脑皮层、纹状体及齿状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用吖啶橙染色法观察不同脑区DNA和RN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各脑区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反映DNA和RNA含量)明显减弱;GP100 mg/kg ig给药组各脑区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GP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大脑皮层、纹状体及齿状回DNA和RNA损伤.  相似文献   

18.
总丹酚酸抗脑缺血与抗血栓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研究总丹酚酸抗脑缺血与脑血栓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观察总丹酚酸对脑缺血的影响;采用在体动静脉血栓法,观察总丹酚酸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取血测PGI2,TXA2及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总丹酚酸125~25mg·kg-1可降低脑梗塞面积和水肿,减少血栓湿重,并降低脑缺血后高水平的TXA2,但对PGI2则无影响,从而改变PGI2/TXA2的比值,总丹酚酸亦可降低脑缺血后血中内皮素的含量,25mg·kg-1的VitE则无上述作用。结论总丹酚酸的抗脑缺血作用与抑制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山楂酸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的脑缺血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合并迷走神经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小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脑组织匀浆乳酸含量、相关生化指标以及肝糖原含量。结果:山楂酸灌胃给药以后能降低脑组织乳酸、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乳酸脱氢酶活力,还能对抗缺血期间的肝糖原降解。结论:山楂酸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抗脑缺血作用至少是与通过部分抑制糖酵解并进而减轻代谢性酸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