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传虎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33-1334
目的 评价动脉性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 0例动脉性消化道出血 ,采用超选择性插管 ,行血管栓塞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诊断出血的阳性率为 92 5 % ( 37/ 4 0 ) ;血管造影和内镜检查符合率为 91 4 % ( 32 / 35 ) ;3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完全止血 2 7例 ( 72 9% ) ,止血不彻底 7例( 18 9% ) ,复发 3例 ( 8 1% ) ;患者血浆NO和ET 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治疗后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介入治疗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对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 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急性动脉出血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靶动脉进行介入性动脉造影和介入灌注栓塞术,其中大咯血的患者7例,胃或十二指肠出血6例,小肠及结肠出血7例,肝脏出血5例,肾脏出血5例,下肢动脉出血4例。结果 34例经选择性动脉造影获得明确诊断31例,1例大咯血患者未找到出血动脉,2例小肠或结肠出血患者未能找到出血动脉,27例经介入灌注栓塞治疗,复造影及结合临床,出血均止住。结论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出血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而且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和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消化道出血22例分别行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肠系膜下动脉DSA检查.明确出血的血管行栓塞治疗,不宜栓塞的血管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结果 22例中19例血管有异常表现,检出率为86.36%,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10例、血管畸形6例、动脉瘤2...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对DSA造影阳性的26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垂体后叶素灌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36例中血管源性出血26例,16例患者造影剂外渗者行栓塞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后12例患者止血成功,手术后胆囊或胆道出血、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明胶海绵、PVA和(或)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4.6%(22/26)。结论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