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蓉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0):690-691
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以及与组织结构无关的各类头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是发作性头颅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与遗传、内分泌和精神因素有关,可因气候、季节、劳累、月经、饮酒、饮食、情绪等诱发。本病以偏头痛最为常见,发病率占3.7%~13.5%,占所有头痛的1/4。笔者自拟芎芷头痛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季为多,临床上以突然发作右侧或左侧头痛,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疼痛缓解后如常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脉络阻塞,不通则痛,其中女病人发作多与月经周期、情绪波动、更年期有  相似文献   

3.
针刺风池穴为主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刺风池穴为主治疗偏头痛210029南京中医学院李佩根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天为多。往往表现为突然发作右侧或左侧头痛,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疼痛缓解后如常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脉络阻滞,不通则痛。如遇情感刺激...  相似文献   

4.
顽固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和疑难病证,一般人群发病率达5%,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4。祖国医学称之为“头风”、“偏头痛”、“脑风”、“首风”等。《证治准绳·头痛》曰:“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现代医学中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慢性阵发性偏头痛、外伤所致的头痛等都属于中医之“头风”、“偏头痛”范畴。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本病归属中医脑病中的头风、脑风、偏头痛、厥头痛、夹脑风等病范畴.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神经性头痛在临床颇为多见,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头痛类似于中医“偏头痛”,可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医林改错》之名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1]。笔者近年来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6例,女30例;年龄11~62岁;病程>10 a 5例,>5~10 a 18例,2~5 a 23例。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头风的诊断标准。肝阳上亢型: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  相似文献   

7.
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类似于中医“偏头痛”,可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本文就1985~1990年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进展概况进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管神经性头痛又称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常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诱发。多见于8-14岁青少年,以女性多见,严重影响学习和健康。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与研究,研制出息痛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药治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于中医学“头痛”、“脑风”、“偏头痛”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称之“偏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年发病率为0.797‰。目前,西医对此病主要为对症治疗,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治法方面的进展概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的分析。将血管神经性头痛分为风袭经络,肝阳亢逆,肝胆实热,气血不足,肾精亏损,痰湿阻络,胃火炽盛,血瘀头痛几种类型。按头痛的部位辨经,分为足太阳后头痛,足阳明前额痛,足少阳偏头痛,足厥阴巅顶痛;全头痛多为痰湿阻络,肾精亏损或气血不足所致。辨经与辨证相结合。阐述选穴及针刺治疗的机理。同时就132例病人进行了总结。痊愈率达70%。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例杜雅俊,张玉华(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太原030012;山西省晋中地区中医院)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一侧头部阵发性剧烈胀痛,多因肝郁气滞、肾阴亏虚、肺胃湿热等所引起。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2.
血管神经性头痛又称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是中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呈增高的趋势。血管神经性头痛发作时头部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所致的疾病,主要与情绪、遗传和职业等因素有关。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身柱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头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常反复发作,病程缠绵,西医治疗方法众多,但收效不甚理想,且不良反应多.笔者近5 a来以自拟土茯苓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头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常反复发作 ,病程缠绵 ,西医治疗方法众多 ,但收效不甚理想 ,且副作用多。笔者近 5年来 ,以自拟土茯苓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 5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38例 ,女 2 7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6 4岁 ,平均 4 2岁。病程 1.5~ 30年 ,平均 9年。有阳性家族史者 12例 ,占病例总数 18%。诊断标准依据 1984全国神经内科会议制订的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为 :发作性头痛 ,病程在半年以上 ,近 2月内发作 3次以上者 ,头痛呈发作性、呈跳痛或刺痛或痛处固定 ,每…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病因尚未明了,症状复杂多变,治疗也较困难。从本病的症状特点来看,与中医学中的某些头痛、偏头痛、头风等疾病相类似。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清灵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此,故外感、内伤诸种因素皆可令脑络阻痹,清阳不达...  相似文献   

16.
<正>血管神经性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跳痛、胀痛、刺痛(偏头痛),可伴呕吐、烦躁、恶心、失眠等症状。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睡眠不足、吸烟、饮酒、疲劳都可能引起血管神经性头痛[1-2]。周福生教授是全国第4、第5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导师,临证40年,现将其治疗血管神性头痛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头痛有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之分。内伤头痛有虚实之分,虚者或为脾虚,清气不升,头目失养而痛;  相似文献   

17.
李小燕 《光明中医》2016,(15):2261-2262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内伤头痛范畴,系因脏腑阴阳的虚损,精神情志的侵扰,精气营血的亏耗,饮食起居的失常,逐渐形成脏虚痰盛,阴虚火旺,阳虚寒凝,气虚血瘀及阳亢风动等病理现象。随着病理的不断发展,风火痰瘀相互交织,最终导致本虚标实之症。临床诊治本病,多从风火痰瘀入手,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温胆汤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2例湖南省来阳市中医院(421800)李良英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头痛的范畴。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偏头痛型32例,非偏头痛型10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  相似文献   

19.
神经性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类似中医文献记载的“内伤头痛”、“偏正头痛”等。前贤将本病概括成虚实两大类型。本虚标实,是病理特征。以虚为始,以实为终。根据临床观察,本病与心肝脾肾四脏的关系密切。阴阳偏颇,气血失调,是发病机制。临床来看,诱发原因较多。无论何种原因,皆可导致  相似文献   

20.
<正>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因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障碍引起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痛,属于脑血管机能性疾病。目前,认为此种疾病与内分泌功能障碍、变态反应和组织胺过敏等因素有关。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性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