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馆陶县区域内HP的感染情况,寻找影响HP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消化内科2年所有就诊人群中同时进行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的患者,统计出感染人数,然后从常规、相关因素、目前状况三部分调查,找出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治疗,并提出消除主要相关因素的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馆陶县医院消化内科就诊人群HP感染率达81.40%,反映出馆陶县属于高感染区域,其主要相关因素为:低文化程度、多姊妹、反哺式喂养、配偶感染、未分餐饮食。结论目前HP感染情况仍令人担忧,因此防治HP感染的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2.
顾青仙 《海南医学》2006,17(3):91-9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主要因素.根除HP以治疗HP相关性疾病,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目前已有一些治疗HP感染的有效方案,但要彻底根除HP仍十分困难.目前推荐的根除方案是抗泌酸药加两种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硝基咪唑类的任两种)的短程小剂量三联疗法.现将我院通过根除HP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并对感染因素和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拟定出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加强管理.方法 对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共计1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消化内科患者共分离出68株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不断上升趋势.结论 重视对患者呼吸道的预防工作并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将大大提升患者感染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感染情况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15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其易感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具有消化道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和肝硬化,容易感染的部位主要在呼吸系统,感染的细菌主要菌种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结论:对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的治疗必须严格、规范的无菌操作,对于容易感染的人群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治疗中对抗菌药物要合理使用,积极治疗感染患者的原发病,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医院中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出现院内感染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发生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易感人群、感染病原菌及感染部位等。结果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易感因素:消化道肿瘤、出血,肝硬化等;感染部位: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道;易感染群:老年人,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加强消化内科院内感染的认识,严格执行无菌制度,并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晖  李俊英  何晓欢 《西部医学》2009,21(4):696-69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110例肺癌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10例医院感染患者中,长期住院、老年、白细胞减少、放化疗、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和口腔为主。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结论肺癌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临床护理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针对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7.
戚勤  黄永坤  李海林 《医学综述》2004,10(10):624-62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直接病因,并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胃腺癌密切相关。世界上至少有半数以上的人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仅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疾病状态,其原因目前仍不清楚。许多研究认为,这除了与HP菌株的毒力高低、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不同人群的免疫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岑平  王永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2):1269-1272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点高危人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拟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的流行特征和该人群受社会文化、新型毒品滥用、互联网运用以及歧视感知等因素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旨在为提高MSM人群HIV干预效果、发挥干预常态机制和策略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广州市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越秀区20个社区居民共6551人进行调查,资料用EPIData建库,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筛选出知晓率与年龄、患病后主要就诊医院、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有关.结论 在重点人群中开展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情况,分析感染因素和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近年来收治的56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这些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原发疾病情况、感染部位、病原菌情况,以分析感染因素和特点。结果年龄、住院时间、原发疾病均为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消化内科感染患者常见的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消化内科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对其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时识别易感人群,对其加强保护等,以降低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