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间固定是一种在颌骨骨折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以恢复口腔咀嚼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往常采用牙弓夹板行颌间固定,但存在着口腔卫生差的缺点,近几年来,临床引入了植入式钛钉颌间固定方法.本研究就以上2种不同颌间固定方法对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下颌骨骨折后应用颌间固定与坚固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我院1995-2006年120例单发下颌骨骨折病例分成颌间固定组与坚固内固定组,比较两组I期愈合、感染情况、在拆除颌间结扎时的张口度、颞颌关节区疼痛、口腔牙龈炎几个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均I期愈合无感染,但拆除颌间结扎时的张口度、颞颌关节区疼痛、口腔牙龈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比68例颌间固定与52例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后者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颌间固定是通过结扎固定上、下牙列达到使颌骨骨折复位固定的一种治疗或辅助治疗方法[1].固定时间需1~2周左右,其目的在于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以恢复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2].  相似文献   

4.
154例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后病人的口腔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芬芳 《护理研究》2005,19(15):1369-1369
颌骨位于人体消化道的顶端,是构成口腔咀嚼功能的重要骨性支架.骨折后复位多需颌间固定,妨碍口腔的清洁,因此,口腔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科近5年的颌骨骨折病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正畸托槽颌间固定治疗简单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在下颌骨简单骨折治疗中利用正畸托槽替代牙弓夹板进行颌间固定的方法,并对此作出评价。方法 对24例下颌骨不同部位骨折的病例分成两组,治疗组进行单纯正畸托槽粘接颌间固定,对照组进行牙弓夹板领间固定.随访观察对比评定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随访3个月,治疗组咬合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疗效与对照组无差异。治疗组患者治疗时的疼痛以及口腔卫生维持好于对照组,无牙齿伸长等并发症。结论 正畸托槽粘接颌间固定能够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在简单下颔骨骨折病例中获得满意的疗效,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技术,可降低术者的受伤风险,避免牙周损伤,有利于术后牙周卫生,应用和去除时无痛,可部分替代牙弓夹板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中受伤的老年患者发生颌骨骨折的日益增多,虽然颌骨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坚强内固定,但临床资料回顾及基础研究均表明,颌间固定、颌间牵引仍是坚强固定术前或术后必要的辅助手段,我们应用颌间牵引钛钉代替牙弓夹板行颌间固定、牵引,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从1999年-2003年,16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小型钛板内固定与颌间固定临床疗效比较。结果:160患者中102例应用小型钛板内固定,痊愈率为100%,58例患者要求采用颌间结扎,痊愈率为64%。结论:采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咬合关系,疗效明显优于颌间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骨折患60例分别采用小钢板坚强内固定和单纯颌间固定,对两种方法的固定时间,开口度恢复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证实小钢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2种开口方法对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护理是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强行启开患者口腔施护,虽可以达到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的目的,但易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为了找到一种既能达到口腔护理目的,又能减少不必要损伤的安全开口方法,2004年5月-2005年7月,我院对45例昏迷患者进行了2种开口法口腔护理效果的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病人口腔细菌培养加药敏与护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早期预防和减少白血病人的口腔感染,方法:对54例白血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晨起口腔含漱液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口腔护理。结果:54例病人口采样培养出19种致病菌,34种药敏检测分析显示一定耐药性,以联合用药方式进行口腔护理后,口腔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结论:白血病人口腔混合感染趋势明显,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针对性进行口腔护理。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不同操作方式口腔护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以棉球擦拭法为主,但对口内手术的病人,尤其颌间结扎者,用此方法操作不便,亦不能达到较好清洁口腔之目的。为此,笔者采用细菌定量培养的方法,以棉球擦拭法与水冲洗法两种不同的口腔护理操作方式,对口腔内菌群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临床应用,通过观察,旨在揭示研究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来,我们应用冲洗法对颌面外科、面部瘢痕挛缩等张口受限的病人34例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较好,特别是颊癌、口底癌、舌癌、下唇癌、颈淋巴联合根治术,颌间固定对开口严重困难的病人都达到口腔内创面Ⅰ期愈合。口内植皮一次成功及口内无臭味的满意效果。一.冲洗针头的制作:用12~16号针头,用砂轮磨成圆头,弯成145°角,做成不同长短、不同型号的针头。二.冲洗方法:1.意识清醒的病人取卧位或坐  相似文献   

13.
口腔扁平苔藓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慢性潜在的非特异性疾病,因其病因尚未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本文以微波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并经过1~3年的随访,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作对比,微波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效率达78.4%,治愈率达58.8%,而且治愈后复发率低,仅23.3%,明显优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表明微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为口腔微生态调节剂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通过需氧及厌氧培养法,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来得到健康青少年口腔的优势菌。结果 实验发现,在健康青少年口腔中可以分离出一种构成比较大的细菌,经鉴定为一种血链球菌。结论 血链球菌是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  相似文献   

15.
下颌骨骨折患者60例分别采用小钢板坚强内固定和单纯颌间固定,对两种方法的固定时间,开口度恢复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证实小钢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下颌骨在面部占位较大且突出,易受外伤发生骨折。而下颌骨骨折较上颌骨及面部其它骨折常见,可占颌骨骨折的 70.30% [1]。下颌骨骨折后多引起咬■紊乱、张口受限、严重影响口腔咀嚼功能,早期复位固定是治愈骨折恢复口腔功能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对 121例下颌骨骨折病人的治疗及术后口腔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21例下颌骨骨折病人,男 82例,女 39例;年龄 18~ 50岁,其中颏部骨折 48例,体部 38例,角部 15例,升枝部 8例,髁突 4例,颏部及升枝髁突联合骨折 8例。分两组治疗,观察疗效。颌间固定组 70例 (颏部…  相似文献   

17.
简易营养供给器在颌间固定术后的应用辽宁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124010)贾素艳,张敏颌间固定是颌骨骨折最常用的固定方法,可以用于治疗各个部位的颌骨骨折。特别是下颌骨骨折时,可利用稳固的上颌骨作为固定体以恢复咬合关系,对骨折后的功能恢复起保证作用。[1...  相似文献   

18.
口腔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了日本近年来口腔护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进展,介绍了口腔护理的作用、口腔护理的基本方法,新型口腔护理器具的应用,以及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教育指导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消化科能自理的禁食水患者2种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禁食水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极易繁殖,发生口腔感染。传统护理方法是常规进行口腔护理。而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又存在着诸多局限性。针对消化科大部分禁食水患者能自理的特点,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们对80例患者采用了2种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即温水漱口与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试图探讨消化科能自理的禁食水患者采用温水漱口进行口腔护理的可行性。结果,采用温水漱口进行口腔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运用循证思维指导口腔护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口腔护理在临床中基本分为2类,一类是针对特殊患者及口腔内疾患,以治疗为目的的护理。另一类是针对失去自理能力的患者,以清洁为目的的护理。而以口腔清洁为中心的护理操作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已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据文献报道[1],相关研究的类型大体分为2种,以传统口腔护理方法为对照组比较其他类型的护理方法;比较不同药物制剂的口腔护理效果。为探讨如何运用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实践,本文用循证思维的方式,重新认识口腔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