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7月-2014年6月确诊并手术治疗卵巢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卵巢癌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除给予常规的卵巢癌手术护理外,并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入院时和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且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例)和观察组(n=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SD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桂香  韩娟  田慧然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306-3307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对人工流产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人工流产术前的焦虑患者372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95例和对照组1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及组间的焦虑构成例数和SAS评分情况. 结果 同期人工流产患者共624例,发生术前焦虑372例,发生率为59.62%;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焦虑减少例数及SAS评分下降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组内比较观察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认知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人工流产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应在适龄女性中规范开展人工流产认知干预,以维护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闫芳  闻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49-165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心理行为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68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心理评估、知识了解、情绪疗法、社会支持系统,介入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行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提高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不良行为,缓解其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介入手术顺利进行,促进了患者的心身康复.  相似文献   

5.
赵英敏 《中国处方药》2014,(12):147-147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焦虑情况改变情况,分析两组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焦虑状况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心理焦虑状况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改善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耳鸣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认知护理干预,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耳鸣患者给予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自尊及情绪情感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收集我院产科需要进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6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在手术前进行2次特定的术前访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应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价患者的自尊情况,应用情绪情感形容词量表评价患者的情绪情感情况,关注患者的干预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尊评分及情绪情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访视能明显缓解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自尊感及情绪情感水平,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慢性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包含认知心理干预、个体化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及分级.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分级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抑郁及焦虑分级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的抑郁症患者10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分别于入组时和护理1个月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SDS 及SAS 评分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 及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 及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以改善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使患者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门诊烧伤换药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和相应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4月至2011年8月门诊烧伤换药患者24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2组患者均在门诊烧伤换药室换药.对照组给与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焦虑患病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门诊烧伤换药患者存在焦虑情绪,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李蕊 《中国实用医药》2014,(25):225-22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皮肤病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110例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比较心理干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5%明显高于对照组70.9%,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皮肤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96例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48例使用常规治疗外加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48例使用常规治疗外加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法对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治疗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SAS、SDS评分上无差异,P>0.05;而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较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造影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观察2组焦虑程度和术后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救治和护理前SDS、SAS评分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临床救治和护理后SDS、SA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基础性临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其生理和心理状态的改善,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心率、焦虑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需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测试病人干预前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心率、焦虑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像。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率比较平稳且稍慢,对照组心率明显加快;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性伪影少于对照组,但冠脉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病人实施合适的心理干预护理能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稳定心率,减少图像运动性伪影,进而提高冠脉造影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肖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114-1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早期孕妇心理因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380例早期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190例,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和特定的心理护理支持;对照组共190例,只做常规的健康教育。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析干预后两组孕妇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干预后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角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妊娠妇女心理不稳定,常影响其情绪及生活质量,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变其负性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时间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选取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共136例,分为干预组86例与对照组50例.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认知治疗、行为干预、音乐疗法、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评分,并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