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来曲唑(Letrozole L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不孕患者诱导排卵的临床效果和对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低剂量组给予口服来曲唑2.5mg/d,高剂量组给予口服来曲唑5.0mg/d。以阴道B超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监测,卵泡最大直径≥18mm时,肌注10000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子宫内膜较薄时,给予适当剂量的戊酸雌二醇。对两组治疗期间优势卵泡数、成熟卵泡数、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卵泡期、注射HCG日、黄体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内膜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注射HCG日优势卵泡数、排卵数及妊娠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卵泡生长时间明显长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排卵率、自然流产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给予5.0mg/d剂量的来曲唑,诱导排卵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HCG在缺乏LH峰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CG对不孕症治疗中不出现LH峰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2例,88个超排卵治疗周期,进行阴道B超监测优势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并同时测定尿LH和基础体温,对优势卵泡成熟,但未能出现预期LH峰的周期,注射HCG 10000IU,24h后进行IUI.结果注射HCG后48h B超显示有71个周期(85.5%)已经排卵,25个周期(30.1%)成功怀孕.结论 HCG能弥补体内LH峰的不足,明显提高超排卵周期的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补肾活血方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给予患PCOS不孕妇女两种不同的促排卵治疗,A组为用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成功者;B组为用补肾活血方加CC/HCG促排卵成功者。月经周期正常妇女设为C组。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三组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降钙素(CT)mRNA的表达,同日用阴道B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结果 着床期子宫内膜CTmRNA表达比较,A组分别低于B、C组(P分别〈0.05、0.01),B组和C组之间无差异(P〉0.05)。着床期血清E2、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增强了着床期子宫内膜CT的表达,推测中药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胚胎着床和临床妊娠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8岁,G3P1+2.13个月前曾行人工流产术.因"停经40 d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0余日"于外院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后于2008年9月来我院会诊,病理诊断为"宫颈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我院门诊B超示"子宫下段见7.2 cm×5.5 cm×6.8 cm实性不均匀回声团块".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1946.8IU/L.胸片及腹部彩超均未见异常.给予5-氟尿嘧啶(5-FU)化疗5 d后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8岁,G3P1+2.13个月前曾行人工流产术.因"停经40 d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0余日"于外院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后于2008年9月来我院会诊,病理诊断为"宫颈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我院门诊B超示"子宫下段见7.2 cm×5.5 cm×6.8 cm实性不均匀回声团块".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1946.8IU/L.胸片及腹部彩超均未见异常.给予5-氟尿嘧啶(5-FU)化疗5 d后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病例:患者,女,25岁,因“停经2^+月,B超提示胚胎停止发育”收住。患者Lmp2009/07/12,停经40^+天自测尿HCG阳性,在外院做B超提示“宫内早孕”,在9月17日曾出现少许阴道流血1次,给与保胎治疗后好转。9月21日就诊我院做B超提示“宫内早孕,未见胎心博动”,  相似文献   

7.
病例:孕妇,25岁,孕3自流1药流1,曾于2001年妊娠40^+d自然流产1次。此次妊娠情况:末次月经2005年6月14日,孕49d尿HCG阳性,妇查子宫增大妊娠40^+d大小,25^+6w时B超发现胎儿各径明显小于孕周,心脏的左、右室可见强光点,胎盘绒毛板回声增强,羊水极少。在B超引导下抽取胎儿脐血进行染色体检查,核型为69,XXX(见图1)。于26^+W行引产术,引产胎儿情况:身长20cm,体重180g,胎盘重40g,脑水肿,眼距宽,小眼球,耳位低,小下腭,性别难辨,左手通贯掌,左手、右手及右脚趾均为3、4指并(指)趾,左大拇趾缺一骨节。(见图2)  相似文献   

8.
1.病例 患者,女,29岁,孕1产0,因“继发性不孕5年,右侧输卵管梗阻”在外院生殖中心行IVF—ET助孕。控制性超排卵(COH),长方案降调节,D5起使用果纳芬3支每天至HCG日,HCG日雌二醇4881pg/ml;获卵9枚,移植2枚胚胎,冷冻3枚胚胎。术后14d血B—HCG378.13mU/ml,诊断“早孕”。  相似文献   

9.
HCG注射日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与妊娠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HCG注射日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与妊娠的关系。方法 分析 178例采用治疗周期而成功妊娠患者HCG注射日阴道B超监测的优势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结果  178例患者优势卵泡直径均在 17~2 3mm范围内 ,直径为 18~ 2 2mm者 93 3% ,与直径为 17mm、2 3mm者比较均具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子宫内膜厚度均在7 5~ 13 5mm范围内 ,其中厚度为 9 0~ 12 0mm者 88 2 % ,与厚度为 7 5~ 8 5mm、12 5~ 13 5mm者比较均具显著性意义(P <0 0 1) ;子宫内膜呈A型者 10 9例 (6 1 2 % )、B型者 6 6例 (37 1% ) ,与C型者比较均具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且A型显著高于B型 (P <0 0 1) ;优势卵泡直径在 18~ 2 2mm、子宫内膜厚度在 9 0~ 12 0mm及超声类型呈A型者占 5 9 6 %。结论 注射HCG日优势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对预测治疗周期妊娠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优势卵泡直径达 18~ 2 2mm时提示卵泡成熟 ,子宫内膜厚度在 9 0~ 12 0mm及超声类型呈A型者更有利于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阴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阴道出血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对44例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原因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44例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患者中,33例B超报告为宫腔内异常回声,占75%,均行清宫术,23例清宫后2~3天出血停止;其中10例宫腔内杂乱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内探及血流信号,清宫术中未清出组织,术后出血迁延不净,监测血HCG及B超检查;11例经促进子宫复旧、防治感染和适当休息等综合处理,4~7天内阴道出血停止.结论 吸宫不全是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而B超宫腔内杂乱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内探及血流信号阴道出血需要排出滋养细胞肿瘤的前提下,考虑为绒毛植入,每周观察血HCG和盆腔超声检查,不需要常规行清宫术.  相似文献   

11.
病例:患者38岁,因继发性不孕10年,经碘油造影(HGS)确诊为双侧输卵管伞端梗阻.于2000年在外院进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停经后42d出现腹痛,伴阴道流血,被诊断为宫外孕,剖腹探查为:右侧妊娠破裂行后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输卵管扭曲充血,与卵巢粘连,有3.2×2.5×1.5cm紫蓝色囊性包块,分离粘连,行左侧输卵管切除.病理报告:双侧输卵管见蜕膜组织及绒毛.患者于2003年到我所就诊:检查衣原体阳性,经治愈后.2003年11月在本所行IVF-ET,采用本实验室FSH HMG HCG方案促排卵,当优势卵有2个直径16mm,肌注绒毛膜促性腺HCG1000U,36h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取卵5个,其丈夫排卵后按常规方法行体外受精,获受精卵3个,2d后移植3个4-细胞胚胎,给黄体酮及HCG支持,移植后14d,尿HCG( ),30d经B超检查:宫内见两个孕囊及原胎胎心博动,为临床妊娠.随访已分娩二活婴,胎儿各重2750g和2980g,现婴儿正常.  相似文献   

12.
女性患者30岁,输卵管结扎2年余,因停经52天.下腹阵发性疼痛1天于1994年4月6曰来诊.妇检:子宫如孕40大大小,宫颈光滑.无着色.双附件末触及明显肿块.尿HCG阳性.临床诊断:早孕,宫外孕待排。B超先用Alaka-630型超声显像仪.凸阵型探头.频率3.5MHz.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探查.见子宫大小正常.内未见妊娠囊: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后用U-LTRAMARK 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阴遭探头,频串为5.0MHz.经阴道探查,见子宫大小正常.内膜稍增厚(厚径约1.22cm),回声  相似文献   

13.
病例:患者张某,女,25岁,汉族,工人。因“孕8^-月,B超发现胎儿畸形(联体双胎)”。于2003年6月3日入院,2002年9月8日结婚,LMP2002年9月加日。G1P1A0L0。患者于停经32天尿HCG( )。早孕反应不著。孕4个月在当地某医疗单位B超检查时来发现双胎。孕妇7^ 月在当地县医院B超提示“双胎,胎儿异常”。此后在我院及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彩色B超检查均显示“子宫腔内分别探及两个颅骨光环回声。两脊柱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内插管灌注和栓塞并经输卵管注药双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超选择向靶输卵管内灌药,并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超选择子宫动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对靶血管灌药、栓塞。结果4例均获的成功,术后β-HCG9d降至正常水平,B超检查未见孕囊。结论双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B超观察剖腹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及其切口愈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9例剖宫产术后9 d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结果术后9 d宫腔线清晰者210例(72.66%),宫腔内液性暗区及强回声光点及光斑者79例(27.33%)。根据子宫切口处声像图特点将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A类:切口轻度隆起267例(92.33%);B类:切口明显隆起18例(6.27%);C类:切口形成局限性包块突于膀胱与子宫肌壁之间3例(1.03%);D类:切口肌壁间血肿形成1例(0.4%)。结论B超在剖宫产术后观察子宫复旧及切口愈合情况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医师有的放矢进行治疗,对防治剖宫产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病例 患者,女,47岁.7年前因月经量增多就诊.既往体健,孕3产1,月经5~7d/28~30d.查体:宫颈光滑,子宫增大如孕6周,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化验:血清CA 125 374 IU/ml,CA19-9 43.4IU/ml.B超示子宫7.0×6.0×5.9cm,子宫肌层见一直径1.8cm、前下壁见一直径1.3cm低回声区,子宫内膜厚0.9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Ⅱ度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1例子宫脱垂Ⅱ度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分析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其护理方法。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为女性,经过检查后发现患者左下肢皮肤稍紧张,腓肠肌有挤压痛,行双下肢血管B超示院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立即抗凝治疗,予低分子肝素4100 u皮下注射q 12h,地奥司明0.9 g Bid,4 d后加服华法林钠2.5 mg qd。治疗期间双下肢弹力袜应用,嘱患者绝对卧床1 w,患肢抬高20o~30o,左下肢禁止按摩,密切监测凝血常规及B超检查。10 d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子宫脱垂Ⅱ度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在患者手术前后加强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来曲唑(LE)促排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Ⅱ型生殖内分泌异常不育而初次促排卵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LE组和CC组各80例,于月经第5天开始,LE组服用LE 5mg/d共5天,CC组服用CC100mg/d共5天,2组均于月经周期第10d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厚度,当最大卵泡的平均直径≥18-20mm时,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10000IU诱发排卵,嘱患者于HCG注射后次日同房,HCG注射后48h经超声证实卵泡是否破裂,排卵后15d测血清HCG以明确是否妊娠,妊娠者于排卵后30d超声检查见胎心搏动为临床妊娠。结果 LE组80例中63个周期排卵,排卵率78.8%,16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20.0%。CC组80例中59个周期排卵,排卵率为73.8%,13例临床妊娠,妊娠率16.3%。两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CG注射日LE组的优势卵泡数为1.21,明显少于CC组1.48,P值均0.05。LE组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为0.98cm,显著厚于氯米芬组的0.81cm,P0.05。结论 LE用于Ⅱ型无排卵促排卵疗效果优于C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诱导法成功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以每天19.4 IU/100 g(HCG低剂量组)、25.8 IU/100 g(HCG中剂量组)和51.6 IU/100 g(HCG高剂量组)的HCG治疗15 d,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异位病灶体积的变化及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电镜下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HCG治疗后,HCG低、中和高剂量组的异位病灶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前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胞浆内可见大量线粒体、内质网及核糖体;治疗后部分细胞结构不清,部分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细胞致密、萎缩,胞浆中自噬体增多,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结论:HCG可能使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细胞功能代谢减退,从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水平及其对促排卵结局和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阻塞和/或男方少、弱精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IVF/ICSI—ET助孕的患者的资料,比较不同E2水平患者的获卵数、受精率等促排卵相关参数及临床妊娠率。结果HCG日E2水平〉5000pg/ml组患者的获卵数明显高于HCG日E2水平较低的两组,但是HCG日E2水平〈3500pg/ml组患者的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高于E2水平较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HCG日E2水平对促排卵结局有影响,HCG日E2水平过高会影响促排卵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