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浙江省儿童鼻咽吸出物标本肺炎支原体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L  Chen ZM  Shen Z  Li SX  Xu D  Tang LF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0):750-754
目的 对浙江省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鼻咽吸出物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基因分型研究,旨在了解肺炎支原体亚型的流行状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于肺炎支原体P1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2009年2-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因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鼻咽吸出物标本300例进行肺炎支原体基因亚型检测并选取部分P1-Ⅰ型和P1-Ⅱ型标本进行测序,比较不同亚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9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标本显示肺炎支原体P1-Ⅰ型特征性条带,3例显示P1-Ⅱ型特征性条带.所有P1-Ⅰ型临床标本均显示Ⅰb亚型条带,3例P1-Ⅱ型均显示Ⅱa亚型条带.测序结果显示P1-Ⅰ型肺炎支原体P1基因第208位点出现了G→A的同义点突变.3例P1-Ⅱ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合并肝功能损害,平均住院时间和发热时间比P1-Ⅰ型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标本可直接用于肺炎支原体基因分型.研究期间浙江省发生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以P1-Ⅰ型、Ⅰb亚型为主.肺炎支原体哑型与病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ESBLs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1)药敏试验K-B法,(2)ISBLs表型确认双纸片协同法,(3)基因型检测分别以TEM、SHV通用引物设计PCR体系,行PCR扩增,产物进行分段测序,由测序软件作全基因拼接.结果1、3、4号菌株为Epn,2号菌株为Eco,其中2、3号株来自同一患儿的不同部位.4株均为TEM亚型,2、3、4号株之序列与国内已报道的TEM序列完全一致,1号株测得序列与2、3、4号株TEM序列有一个碱基因的差别.讨论苏州地区至少存在两种TEM基因型.4株菌表型耐药状况严重,临床治疗效果不乐观.2、3号株来源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虽不同菌种,但耐药质粒为同一基因亚型,不排除不同种菌株之间的质粒传播的可能性.PCR及其产物的测序为ESBLs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20例住院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MP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将检测阳性标本用Hae Ⅱ 和Hae Ⅲ 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反应后与标准株对比,分析阳性标本MP的基因分型。通过随机采样对部分阳性标本扩增产物测序证实基因分型的准确性。结果:220份标本MP的阳性检出率为55.0%(121/220)。MP感染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63.5%,101/159),6个月内的婴儿阳性率最低20%(1/5),无明显性别差异和季节差异。随机抽取的60份MP阳性标本经酶切反应均显示为P1-Ⅰ型,4份测序结果也证实其为P1-Ⅰ型。结论:MP是肺炎患儿的重要病原之一,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流行型以P1-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四株分离自新生儿的ESBLs菌表型与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 ESBLs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1)药敏试验:K-B法,(2)ESBLs表型确认:双纸片协同法,(3)基因型检测:分别以TEM、SHV通用引物设计PCR体系,行PCR扩增,产物进行分段测序,由测序软件作全基因拼接。结果:1、3、4号菌株为Epn,2号菌株为Eco,其中2、3号株来自同一患儿的不同部位。4株均为TEM亚型,2、3、4号株之序列与国内已报道的TEM序列完全一致,1号株测得序列与2、3、4号株TEM序列有一个碱基因的差别。讨论:苏州地区至少存在两种TEM基因型。4株菌表型耐药状况严重,临床治疗效果不乐观。2、3号株来源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虽不同菌种,但耐药质粒为同一基因亚型,不排除不同种菌株之间的质粒传播的可能性。PCR及其产物的测序为ESBLs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四株分离自新生儿ESBLs菌表型与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ESBLs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1)药敏试验:K-B法,(2)ESBLs表型确认:双纸片协同法,(3)基因型检测:分别以TEM、SHV通用引物设计PCR体系,行PCR扩增,产物进行分段测序,由测序软件作全基因拼接。结果:1、3、4号菌株为Epn,2号菌株为Eco,其中2、3号株来自同一患儿的不同部位。4株均为TEM亚型,2、3、4号株之序列与国内已报道的TEM序列完全一致,1号株测得序列与2、3、4号株TEM序列有一个碱基因的差别。讨论:苏州地区至少存在两种TEM基因型。4株菌表型耐药状况严重,临床治疗效果不乐观。2、3号株来源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虽不同菌种,但耐药质粒为同一基因亚型,不排除不同种菌株之间的质粒传播的可能性。PCR及其产物的测序为ESBLs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MP流行株基因分型及其流行趋势变化。方法采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MP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采用基于MP P1基因的巢式PCR及多重PCR方法进行MP基因亚型的监测,并分析其流行趋势。结果在313例标本中检出P1-I型304例(97.12%),P1-II型8例(2.56%),V2型变异株1例(0.32%),基因测序结果与巢式多重PCR结果相符合。结论巢式多重PCR方法能够直接有效地对MP进行P1基因分型,研究期间MP感染株以P1-I型为主,发现1例V2变异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耐药性的实验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以了解MP耐药现状.方法 应用巢式PCR直接检测咽拭子标本MP-23S rRNA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或DNA测序分析;通过MP培养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临床分离株的红霉素最小抑菌浓度,以验证23S rRNA基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200例临床标本经MP-IgM抗体、咽拭子MP种特异性16S rRNA基因巢式PCR扩增和MP分离培养测定证实为MP 64例.应用巢式PCR技术扩增MP-23S rRNA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MP标准株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与标准株序列相同的共计26例,其余38例存在23S rRNA点突变:35例在2063位点发生了A到G的点突变,1例在2063位点有A到C的点突变,2例在2064位点有A到G的点突变;耐药率为59.4%.MP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灵敏度达102 ccu/ml,MP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23S rRNA基因检测结果可靠.结论 建立的MP耐药基因检测方法能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MP耐药基因.59%的受检标本23S 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院内和社区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国内外报道公认,根据MP菌株P1基因序列变化,应用P1基因的PCR产物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DNA指纹图谱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将MP分为Ⅰ型和Ⅱ型,同一型中又可分为不同亚型.对MP型别的了解有助于深入了解MP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致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研究也有一定帮助.该文从MP基因分型的依据、各种应用于分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国内外分型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院内和社区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国内外报道公认,根据MP菌株P1基因序列变化,应用P1基因的PCR产物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DNA指纹图谱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将MP分为Ⅰ型和Ⅱ型,同一型中又可分为不同亚型.对MP型别的了解有助于深入了解MP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致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研究也有一定帮助.该文从MP基因分型的依据、各种应用于分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国内外分型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亚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改变,讨论不同PHP亚型之间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7月20例临床诊断PHP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结果及诊断分型。结果:20例患儿中男15例、女5例,其中甲状旁腺激素(PTH)抵抗有18例,具备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AHO)表型的有13例。20例临床诊断PHP患儿均发现有基因异常,7例为GNAS基因变异,其中6例为移码变异,1例为错义变异;13例患儿为GNAS甲基化异常。共12例患儿同时具备PTH抵抗和AHO表型临床诊断PHP-Ⅰa型,其中7例为GNAS基因变异,5例为甲基化异常更正诊断为PHP-Ⅰb型。结论:以AHO或PTH抵抗作为典型表型进行PHP基因诊断,阳性率较高。PHP-Ⅰb型临床表型可与PHP-Ⅰa型相似,通过基因及甲基化检测方可明确诊断。PHP患儿早期亦可无PTH抵抗,分子遗传学检测可帮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同期入住PICU的脓毒症患儿42例为脓毒症组,先天性心脏病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开胸手术治疗后的患儿20例为术后组,检测入院次日及手术后次日晨血清GH和IGF-Ⅰ水平,选择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比较组间GH、IGF-Ⅰ水平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组GH水平为(6.71±6.62) ng/ml,术后组GH水平为(8.86±8.06) ng/ml,,两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87±3.3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脓毒症组与术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IGF-Ⅰ水平为(63.72±54.17) ng/ml,与术后组(119.06±102.12) ng/ml和健康对照组(154.22±107.10) ng/ml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内存活者与死亡者比较GH无统计学意义差异,IGF-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危重症时GH水平升高对机体应激具有积极作用;脓毒症时IGF-Ⅰ水平显著降低,可作为反映重症感染存在的较灵敏指标,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从儿童或成人中分离获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菌株携带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基因的差异。方法分别对66株从儿童中及76株成人中分离获得的金葡菌菌株采用多重PCR,检测金葡菌16SrRNA基因、PVL基因和甲氧西林耐药决定分子A(mecA)基因;并同时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mec(SCCmec)基因型及亚型。结果在66株从儿童分离的金葡菌株中,共检出7株mecA基因阳性,MRSA 7/66(占10.6%);而在76株从成人分离的菌株中,共检出39株mecA基因阳性,MRSA 39/76(占51.3%),成人菌株MRSA发生率显著高于儿童(χ2=26.73,P<0.01)。从儿童或成人中分离的金葡菌菌株PVL基因携带率分别为31/66(占47.0%)和6/76(占7.9%);从儿童或成人中分离的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的PVL基因携带率分别为29/59(占49.2%)和2/37(占5.4%),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从儿童中分离的2株携带PVL基因的MRSA菌株都属于SCCmecⅣ型,从成人中分离的4株携带PVL基因的MRSA菌株中,SCCmecⅠ型、Ⅱ型各1株,SCCmecⅢ型2株。结论从儿童中分离的金葡菌株携带PVL基因阳性率较成人高,携带PVL基因以MSSA菌株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百日咳确诊患儿的临床特征、致病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状况。 方法 收集2015-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细菌培养确诊的224例百日咳患儿的临床信息,采用E-test法及KB纸片法检测分离的百日咳鲍特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检测菌株的23S rDNA基因耐药突变及其抗原基因型。结果 224例患儿分别来自全国14个省份,其中150例(67.0%)患儿<6月龄,176例(78.6%)例患儿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百日咳疫苗接种。224株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抗原基因型为ptxA1/ptxC1/ptxP1/prn1/fim2-1/fim3-1/tcfA2,占90.6%(203/224)。所有红霉素耐药菌株均为ptxP1基因型,且23S rDNA基因均检测到A2047G位点突变。分离到18株ptxP3基因型高毒力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均敏感。全部分离株对磺胺甲基异噁唑/甲氧苄啶(SMZ)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布范围为0.004~0.500 mg/L。结论 当前培养确诊的百日咳患儿以未接种疫苗的小婴儿为主,致病菌株的抗原基因型主要为ptxA1/ptxC1/ptxP1/prn1/fim2-1/fim3-1/tcfA2,该型菌株普遍对大环内酯类耐药。高毒力的ptxP3型致病菌株较少见,均对大环内酯类敏感。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提示SMZ可用于百日咳的经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本院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深部痰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指导VAP的早期经验性抗生素应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符合VAP诊断标准的121例在PICU呼吸机治疗的患儿,通过封闭式吸痰收集其深部痰液,采用W1TEK60微生物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特殊耐药菌进行鉴定.结果 PICU符合条件的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7株,革兰阴性菌64.57% (82/127),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所占比例分别为25.61% (21/127)、20.27%(17/127)、20.27% (17/127)、16.22%(12/127)、9.46%(11/127),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达77.62%.革兰阳性菌29.92%(38/12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除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敏感外,对头孢菌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真菌占5.51% (7/127).结论 PICU患儿VAP深部痰培养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较强,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加强VAP的综合防治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降低感染和细菌耐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肺泡灌洗液(BALF)中23S rRNA V区耐药突变位点的检出情况,比较位点突变组及未突变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69例确诊为大叶性肺炎且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P)法对上述标本行MP-DNA及23 SrRNA V区突变位点(A2063G、A2064G、A2063C及A2063T)检测。根据结果将MP阳性患儿分为位点突变组及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中,共37例(77.1%)检测到位点突变,突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2063G、A2064G、A2063C、A2063T;突变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未突变组高,合并肺外并发症比例增多,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天数及退热天数延长,且应用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比例显著增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23S rRNA V区耐药突变位点检出率高,仍以A2063G、A2064G为主,且同一患儿体内存在多种耐药突变位点;对于血清CRP、PCT及LDH水平显著增高,肺外合并症多、平均发热及住院时间长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应考虑MP耐药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早产儿视网膜病(ref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状况,并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胎龄≤36周,体重≤2.5kg),于生后2周进行ROP筛查,并定期随访。将患儿全身状况及吸氧、母孕期吸氧、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5例患儿全部完成了眼底筛查,在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或病变退化后终止随访,发现ROP16例(26只眼),ROP患病率为6.3%(5.1%),其中Ⅰ期12例,Ⅱ期3例,Ⅲ期1例。高危因素分析示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吸氧浓度、机械通气与ROP相关(P〈0.05);母孕期吸氧、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等因素与ROP发病无关。结论早产、吸氧浓度高、机械通气是ROP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早产儿适时进行ROP筛查,并对发现的ROP早期进行有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控制病变,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眼外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化疗相关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5月本科收治的眼外期患儿101例(男61例,女40例),总结研究组(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及放疗)以及对照组(单纯应用化疗及放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外周血WBC下降水平及恢复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化疗相关毒副作用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1)造血恢复:研究组WBC恢复中位时间为(10.1±1.5)d,对照组为(13.4±2.3)d,差异有显著性(x2=4.56,P=0.032);(2) KPS评分:研究组为90.4±2.45,对照组为80.2±2.36,差异有显著性(t=4.659,P=0.001);(3)化疗相关毒副作用:研究组 级51例(83.6%),Ⅱ级8例(13.1%),Ⅲ级2例(3.4%);对照组Ⅰ级为28例(70.0%),Ⅱ级6例(15.0%),Ⅲ级3例(7.5%),Ⅳ级3例(7.5%),差异有显著性(t=3.058,P=0.03).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眼外期RB患儿化疗后生活质量,缩短骨髓恢复时间并减轻化疗相关毒副作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应用于晚期RB患儿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USA300 is a predominant cause of community-acquired (CA)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compar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USA300 versus non-USA300 CA-methicillin-susceptible S. aureus (CA-MSSA) invasive infections at Texas Children's Hospital (TCH).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from children with invasive CA-MSSA infections at TCH between August 1, 2001 and September 30, 2006. Isola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 genes (pvl). RESULTS: Invasive CA-MSSA infections increased from 14 in year 1 to 36 in year 5 (5-year total = 122 patients). Among the CA-MSSA isolates available for typing in the 5-year period, USA300 MSSA strains increased from 14% (2 of 14) to 35% (11 of 31) (P = 0.03). USA300 MSSA strains were more likely than non-USA300 MSSA strains to be nonsusceptible to erythromycin [66% (19 of 29) versus 28% (25 of 88); P < 0.01]. Osteomyelitis cases increased from 43% (6 of 14) in year 1 to 67% (24 of 36) in year 5. The majority of pvl(+) MSSA isolates were USA300 (71% (25 of 35); only 5% (4 of 82) of pvl(-) MSSA isolates were USA300. Patients with osteomyelitis caused by pvl isolate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 values for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t admission (P = 0.005)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maximum value (P = 0.002), maximum C-reactive protein (P = 0.04), and 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t presentation (P = 0.04)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hose isolates were pvl(-). CONCLUSIONS: USA300 accounted for a growing proportion of CA-MSSA isolates among children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numbers of invasive CA-MSSA infections at TCH, especially osteomyelitis.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in CA-MSSA osteomyelitis between pvl and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儿童医院159株绿脓杆菌药敏试验及质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 研究儿童医院绿脓杆菌耐药性与质粒的关系。 研究方法 从烧伤病房、PICU、普通病房采集的绿脓杆菌分别为59、42、58株。87株带质粒(观察组),53株不带质粒(对照组)。用微量稀释法对159株绿脓杆菌进行13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140株菌的质粒提取用改良Birnboim法。 研究结果 94.5%的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及头孢噻甲羧肟敏感,MIC_(90)均为16mg/L,仅23.3%菌株对庆大霉素敏感。烧伤病房及PICU的绿脓杆菌对头孢噻甲羧肟、噻肟单酰胺菌素、头了解三嗪、羧苄青霉素、头孢氨噻肟及庆大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的绿脓杆菌。质粒检出率62.1%(87/140),37.9%(53/140)菌株不带质粒。对庆大霉素、头孢氨噻肟、羧苄青霉素及头孢三嗪,含质粘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不含质粒株。 结论 绿脓杆菌的耐药性与其质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