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卿珩 《首都医药》1999,6(4):59-59
痰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多痰咳嗽常见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  相似文献   

2.
1祛痰药物的应用有何临床意义?祛痰药是作用于呼吸系统的对症治疗药物,可稀释痰液,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使其易于咳出。痰液由气管和支气管的腺体和环状细胞分泌,在正常情况下,少量分泌物覆盖在黏膜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氨溴索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祛痰药,它通过分解痰液中的酸性糖蛋白纤维,降低痰液黏稠度,同时还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促进域型肺泡细胞产生表面活性剂,通过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等作用促进呼吸道内痰液的排出,从而改善呼吸状况。 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伴有痰液分泌异常或排痰功能不良的肺部疾病中可发挥很好的祛痰作用。 此外,氨溴索在肺泡蛋白沉积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中亦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永素 《家庭医药》2012,(11):66-67
天气凉下来以后,一些人经常受到呼吸道疾病的困扰,出现咳嗽、多痰等症状。此时,适当服用祛痰药能缓解喉咙不适的感觉。痰主要是由气管、支气管的腺体及杯状细胞所分泌的。当呼吸道发生急性炎症时,浆液腺分泌物增加,  相似文献   

5.
许多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所以,在治疗各种呼吸道患疾时,祛痰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祛痰既有助于清除痰液,也能间接起到止咳平喘之作用,还有利于控制呼吸道的病菌感染,以加速咳喘病的痊愈和康复。如何正确辨痰、合理选药,这里面大有学问!现在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些相关的祛痰药。  相似文献   

6.
中枢性与末梢性镇咳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是由呼吸道及肺部受到刺激,引起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痰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并加重感染。轻度咳嗽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一般不必用药。剧烈、频繁的咳嗽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必须给予处理,如存在炎症,还需抗炎治疗。 镇咳药根据其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中枢性镇咳药和末梢性镇咳药。  相似文献   

7.
氨溴索是临床上常用的祛痰药,具有使黏液溶解、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与分泌、激活黏液纤毛净化功能;降低痰液与纤毛粘着力、使痰液易于咳出的作用;能够增强黏液转运、促进排痰;减少超氧化物阴离子生成及过氧化氢等的生成,减少肺氧化性损伤;减少多种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肺破坏作用.由于氨溴索安全性、耐受性好,作用强,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祛痰治疗.如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引起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等.氨溴索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部灼烧、消化不良及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也有文献报道盐酸氨漠索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呼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正>由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下呼吸道炎症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除抗感染治疗外,祛痰亦十分重要。因痰液可阻塞气道加重呼吸困难,也可影响肺炎恢复。氨溴特罗为新型口服祛痰药,是目前临床惟一的解痉祛痰二合一药物。为了解其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特进行109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现阶段常用祛痰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痰液产生机理、祛痰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原则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及结论: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应用祛痰药物促进气道内分泌物的尽快外排是治疗气道炎症的重要辅助措施。使用祛痰药时,首先对症状加以评估,其次注意祛痰药仅是辅助治疗措施,应注重病因治疗。应熟悉各种祛痰药的特点,适应证及禁忌证,以便合理应用祛痰药。  相似文献   

10.
黎孔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318-3319
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早期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雾化装置使祛痰药、抗感染药、支气管扩张剂等药液产生理想的气溶胶颗粒.经患者呼吸而沉降于上呼吸道黏膜表面,稀释痰液,减轻局部充血、水肿,解除呼吸道痉挛,使气道通畅而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有效的缓解早期上感的卡他症状.  相似文献   

11.
孙定人  张石革 《中国药房》2002,13(3):191-192
当人体呼吸道感染疾患时 ,痰、咳、喘的症状既可以单独出现 ,也往往是同时存在 ,而且可互相促进或加重。例如 ,痰液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 ;痰多阻塞细支气管时 ,不仅可引起气喘 ,还能引起继发感染 ,进一步损伤呼吸道 ;加重咳嗽、咳痰和气喘 ;支气管痉挛能增加呼气阻力 ,导致肺泡膨胀 ,刺激肺牵张感觉器 ,引起咳嗽 ,而管腔狭窄还容易使痰液积留 ;咳嗽对呼吸道是一种机械刺激 ,能引起充血 ,分泌物增加 ,也能引起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喘息。因此 ,应针对患者的症状 ,抓住主要矛盾选择药物。为了取得协同的疗效 ,常常可将几种对症治疗药物配伍…  相似文献   

12.
新药类别;化药五类剂型:缓释片适应症:伴有咳痰及过多粘液分泌物的各种急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术前预防用药或手术后咳痰困难等。(上接第53页)规格:每片含盐酸氨溴索75mg,日服1次,一次1片。选题依据:痰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呼吸道疾病的一种症状,在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阻塞性肺部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全麻等情况下,呼吸道往往产生大量的痰,可以说100:6的人都经历过痰这个症状,吐痰困难往往继发肺部感染,严重的危及生命,所以祛痰药的应用十分必要,应用面极广。盐酸氨溴索是溴己新的代谢产物,祛痰作用强于溴己新,国外…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排痰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PD由于反复的呼吸道炎症,使气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尤其在老年人,往往有咳嗽无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排出,气道不畅,乏氧状态未改善,不利于肺内感染的治疗,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对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有氧供应。就此,护理在配合医疗的同时,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的治疗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现将我科收治的COPD伴肺内感染病人的排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内科急症之一,且是本地区的多发病,可合并多脏器衰竭。病死率极高。因此,本病抢救治疗是否及时、临床护理及病情观察十分重要。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排出:肺心病合并肺性脑病时,由于呼吸衰竭,痰液不易咳出,此时在应用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同时,全身和局部应用祛痰药和痰液稀释剂,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排痰方式,咳嗽无力者须协助排痰,如拍背、体位引流、超声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15.
肺部感染住院病人中以中老年人最常见,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痰无力、反应迟钝等,使痰液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为了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我们在病人排痰中采取湿化呼吸道、定时翻身,叩击背部,有效排痰等综合护理措施,使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了减轻,肺功能得以改善,收到转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可由肺炎链球菌、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患者不仅仅表现出常见的炎性状态,且高反应性及免疫异常也是本类患者较为突出的表现。其主要的治疗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稀释并促进痰液排出。近年来,随着新剂型的快速发展,雾化吸入祛痰药也逐渐走入了临床,并成为治疗肺炎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笔者通过对细辛脑  相似文献   

17.
敖玉梅 《北方药学》2011,8(2):27-27
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化学成分为盐酸氨溴索,其化学名称为反式-4-[(2-氨基-3,5-二溴苯基)-氨基]-环己醇盐酸盐。有较好祛痰作用,为临床常用祛痰药。本品为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粘度、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小儿胃管应用于新生儿吸痰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中,由于新生儿呼吸道较窄,炎症时粘膜水肿,渗出物较多,易出现呼吸道梗阻,影响正常换气,造成呼吸困难,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给患儿进行电动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或维持正常呼吸及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护理呼吸系统病人的首要任务。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很多,可单独采用或联用,吸痰是其中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那么,就需要用吸痰管将分泌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抽出,吸痰时通常选用的吸痰管为尖端平头的导管,小儿用8~12号[1],而临床应用中,我们采用尖端圆头、细软的一次性小儿胃管(6号)进行吸痰…  相似文献   

19.
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为供静脉滴注用的祛痰药,临床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早产儿及新生儿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其检验依据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YBH01932005,其中重金属和有关物质检查属杂质检查,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两处不妥。  相似文献   

20.
2-(吡啶基-3-甲硫基)嘧啶(tasuldine)的琥珀酸盐是西德研制的一种新的支气管分泌溶解剂。在支气管系统中,粘痰依靠粘膜纤毛上皮的纤毛运动将其排出。粘痰是由杯状细胞、支气管上皮粘液腺和浆液腺的分泌物与细胞和细菌碎屑的混合物所构成。呼吸道阻塞的病理学特征在于支气管肌缩窄、支气管粘膜肿胀及粘液分泌增加。粘液阻塞可导致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