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院外心脏骤停(OHCA)在西方世界已成明显流行趋势,对人类健康产生很大的挑战。发生OHCA的患者出院存活率很低。美国和加拿大的总生存率低于5%。Hamil等最近报道对心室颤动(室颤)引起的OHCA患者进行快速除颤,可使出院存活率提高到40%。在院外心脏骤停病例中,室颤作为首发心律失常者所占的比例在下降,同时无脉性电机械分离和心电停止的发生率在上升。然而,在公共场合发生的OHCA病例中,室颤仍是心脏骤停发生后3~5min内最主要的心律失常。1三阶段模式和适时的治疗干预Weisfeldt和Becker提出了心肺复苏(CPR)的三阶段模式,以阐述心脏停搏…  相似文献   

2.
院外心脏骤停(OHCA)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OHCA一旦发生, 如不立即救治, 几分钟内患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 约一半的心血管死亡来自OHCA。许多国家或地区遵循乌斯坦因(Utstein)模式对OHCA进行登记分析, 以提高OHCA生存率。我国OHCA登记尚处于发展初期, OHCA总体生存率不足1%。该文回顾世界范围内主要Utstein模式OHCA登记, 为我国开展OHCA登记提供参考。此外, 作为开展OHCA公共卫生干预的靶人群, "旁观者"在Utstein指南中缺少明确定义。该文从公共卫生干预视角将"旁观者"定义为心脏骤停目击者, 或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并激活紧急医疗服务(EMS)或在EMS到达现场前实施心肺复苏的任何人。为了应对心脏骤停救治的严峻挑战, 尽快提升我国院前急救水平, 该文进一步提出立足全人群全社会的OHCA公共卫生救援策略, 围绕"早呼救、早按压、早除颤", 着力推动"旁观者"向重启心脏行动者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本研究试图全面地研究儿科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发病率及在儿科总死亡率中所占比率,小儿OHCA的原因,以及小儿OHCA复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脑功能恢复是持续生命支持的核心,研究显示亚低温治疗可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功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措施。本文就心脏骤停后脑损伤机制、亚低温治疗脑保护机制及治疗策略、常用降温技术、温控监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心脏骤停日渐增多,尤其是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且OHCA患者目前存活率非常低。即使是有幸存活者,预后也不良。迄今关于OHCA患者被收入院内重症监护室(ICU)者,其预后评估的相关积分系统罕见,现就此进行相关分析。受试对象为2011—2012年的5 541例OHCA患者。研究中均接受了院内心脏骤停预后(CAHP)危险积分分层系统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复苏后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恢复自主循环之后,马上静脉输注4℃的林格液诱导降温,让患者体温降到32~34℃;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体外降温法诱导降温;两组患者都用亚低温治疗仪维持24 h之后缓慢恢复体温;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达到人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实施低温林格液诱导低温治疗与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可以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Zhang YZ  Gao W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8):628-629
新近对67项研究分析表明,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的治疗率和存活出院率在世界不同的区域存在巨大的差异,院外心脏骤停的治疗率在北美洲最高(54.6%),其次为大洋洲(44.0%)和欧洲(35.0%),亚洲最低(28.3%);其中心室颤动(室颤)所占百分比及存活出院率则大洋洲最高(39.8%、10.7%),其次为欧洲(35.2%、9.4%)和北美洲(28.1%、6.3%),亚洲最低(11.2%、2.2%)[1];平均存活出院率仅为7.8%.高质量心肺复苏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石,为了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美国心脏协会(AHA)[2]和欧洲复苏理事会(ERC)[3]最近分别对各自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进行了更新,现主要介绍更新部分及两个指南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较常温治疗是否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方法网络检索Pubmed,EMBASE and Cochrane图书馆等相关数据库,检索2016年10月以前发表的英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比较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MTH)与常温治疗患者死亡率和神经功能改善的终点指标。结果总共从1 735篇文章中最终筛选了10篇RCTs,MTH较对照常温组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死亡率(RR=0.92;95%CI,0.86~0.99;P=0.03,I2=17%),然而对神经功能改善并无明显差异(RR=1.22;95%CI,0.98~1.53;P=0.08,I2=53%)。结论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在减少死亡率方面优于常温治疗,然而需要更多的大型RCTs阐明其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损伤被认为是导致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挽救、阻止神经细胞损伤,恢复神经功能对 于改善复苏预后意义重大。作为心脏骤停患者诊疗中的重要一环,亚低温治疗已经体现出其在神经功能保护方面的 优势,但最终使患者获益的不仅仅是体温的降低,还取决于亚低温治疗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器官功能的连续评估与监 测、必要的辅助支持治疗等集束化诊疗策略的执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亚低温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分成亚低温组(10例)和常规组(1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静态顺应性、平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比较常规组,动态顺应性、呼吸道阻力、气道峰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机体代谢,减轻肺负担,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肺功能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从我院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本次选取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抢救治疗措施之后,成功复苏的患者有82例,复苏成功率为82%其中30例患者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出现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88.2%;12例患者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75%;16例患者由于脑血管疾病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72.7%;12例患者由于中毒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83.3%;7例患者由于严重创伤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70%;5例患者由于溺水出现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83.3%。结论通过临床实践可知: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治疗,可及时抢救患者。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心脏骤停具有很高的致死率,神经系统损伤是心脏骤停后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亚低温治疗是保护患者缺氧缺血器官的有效干预方式,体外膜肺氧合可以在保护终末器官灌注的同时进行心肌休息。本文将综述亚低温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方法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可行性、优势、挑战和应用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病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复苏病人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亚低温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只进行心肺复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亚低温以及冰毯冰帽全身降温治疗方法。评价两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测定血糖、血乳酸水平,观察并发症,评价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亚低温治疗组GCS评分、血糖、血乳酸水平、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方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人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行为学和形态学的改变。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氯化钾诱导心脏骤停的方法建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CPR)小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制备脑片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及超微电镜下观察脑细胞形态的改变及细胞内超微机构的改变。结果:心肺复苏后野生型(WT:C3H/HeN)和突变型(TLR4-/-:C3H/HeJ)模型组小鼠周边区活动时间增加,中央区活动时间和路程显著减少,且WT模型组在中央区的活动时间较TLR4-/-模型组显著减少。光镜下发现TLR4-/-模型组脑细胞较WT模型组水肿、变性坏死较轻。超微电镜下发现海马及皮质脑细胞损伤最明显,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重要细胞器损伤,突触结构模糊,血管周围水肿。结论:从行为学方面来讲,心肺复苏后WT和TLR4-/-模型组小鼠趋避性及焦虑水平较高,且WT模型组较TLR4-/-模型组小鼠趋避性及焦虑水平更高。从形态学方面来讲,心肺复苏后TLR4-/-模型组脑细胞损伤较WT模型组轻。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TLR4-/-小鼠脑组织损伤程度均明显轻于WT小鼠,表明Toll样受体4在心肺复苏后脑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心肺复苏术病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对照组(n=47)给予常规治疗。记录两组病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评价两组病人复苏成功48 h后,疾病严重程度;比较两组病人自主循环恢复即刻(0h)及治疗后1 d、3 d后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比较两组复苏后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情况;评价出院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48 h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SOFA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心脏骤停效果良好,对心肺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人院外心搏骤停(OHCA)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老年人OHCA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绍兴市急救中心和宁波市急救中心接诊的625例OHCA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326例和中青年组29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差异,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发作地点在家里比例更高(79.1%vs47.5%),初始心律表现为不可电击心律(89.9%vs 84.6%)和发病原因为心源性(52.5%vs 44.5%)及被目击比例(77.6%vs 70.6%)更高(P0.05,P0.01)。老年组在现场/途中自主循环恢复(ROSC)、急诊室ROSC、存活住院及存活出院比例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P0.01)。初始心律为可电击心律、急救反应时间10min、旁观者心肺复苏及院外除颤是老年OHCA患者出现ROS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OHCA在发作地点、初始心律、病因及被目击等上有特点;预后较中青年OHCA差;完善相关急救措施可能增加ROSC率。  相似文献   

17.
<正> 自20世纪50年代末现代心肺复苏学开创以来,历经半个世纪的医学实践与理论探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后约30%~40%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然而,由于心脏骤停而导致全身长时间的完全性缺血,机体在ROSC后又进入更为复杂的新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心脏骤停后的脑损害、心肌损害、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或促发心脏骤停的尚未消除的各种原有疾病(或病因)等。早在20世纪70年代,Vladimir教授就认识到复苏后ROSC由于全身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而产生的各种  相似文献   

18.
<正>背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源性的,大约80%的病因为冠心病、心肌病或原发性心律失常。基于2002年发表的两个研究,ILCOR国际心肺复苏协会于2003年首次推荐对院前抢救的及经过电击除颤的成年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将体温降至3234℃并保持1234℃并保持1224 h,以保护神经中枢的功能。对于未经电击除颤和院内抢救的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尚无研究显示出明显的疗效,所以当时的建议是:以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以及护理,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总结疗效。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干预,好转48例(96%)。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并在患者心跳恢复之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治疗、护理价值,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院前急救中早期诱导亚低温治疗(MTH)院外心脏骤停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50例分为MTH组和对照组各25例.MTH组为急诊科医生出诊到现场抢救并转运至医院,同时给予4℃冷林格氏液静脉滴注和冰袋外敷患者颈部两侧、枕部.到达医院后,采用电脑降温毯实施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急诊科医生院内接诊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比较两组到达医院时的肛门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例数.结果 MTH组到达医院时的肛门温度[(34.8±0.9)℃]较对照组[(36.5±1.7)℃]明显降低(P<0.05),达到目标温度时间[(2.94±1.93)h]较对照组[(4.94±2.12)h]明显缩短(P<0.05),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院外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实施诱导亚低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