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洪 《黑龙江医药》2009,22(4):550-551
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常因重视不够而漏诊。近年来。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受到广泛重视而成为研究热点,现将我院通过上消化造影及内镜检查从中诊断出滑疝1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十二指肠胆道瘘的认识。方法:分析本科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中遇到的4例十二指肠胆道瘘的造影表现特点,结合文献复习,在缺乏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参考及无手术病理诊断的条件下,综合考虑,提出可能诊断。结果:深入分析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表现,综合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特征性表现。结论:十二指肠胆道瘘是一种少见病,临床上易误诊、漏诊,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对临床作出正确诊断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3.
62例老年人食管裂孔疝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裂孔疝以后天性和老年人多见,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但对老年人食管裂孔疝的X线特征报道较少。现收集了我院自1996年2月~2003年6月经X线钡餐检查资料较完整的90例进行分析,着重对62例老年人食管裂孔疝的X线特征与对照组28例进行比较,从而找出老年人发病的特征性X线表现。  相似文献   

4.
方海 《江西医药》2013,48(5):453-454
目的比较X线钡剂造影和内镜对疑似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接受X线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疑诊食道裂孔疝患者38例的资料。结果X线钡剂造影检出食道裂孔疝患者30例,检出率78.9%;内镜检出34例,检出率89.4%,两者同时检出28例,检出符合率73.7%,两者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钡剂造影和内镜对食管裂孔疝具有同等的诊断价值,两者相互补充,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例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X线诊断检查征象的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反流情况。结果 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能对患者反流的程度、形式、清除情况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论 X线钡餐造影的检查方法,能直接发现胃食管反流病,且操作简便易于患者接受,对临床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111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CT扫描,44例为早期患者,67例为中、晚期患者,并得病理证实。结果早期食管癌44例中,X线钡餐造影的诊断阳性率为68.2%,CT影像诊断的阳性率为6.82%;中、晚期食管癌67例中,X线钡餐造影的诊断阳率为98.5%,CT影像诊断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X线钡餐造影与CT在早、中晚期食管癌分期诊断有劣势和优势,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应结合其他检查如食管镜、食管拉网脱落细胞等检查,有利于提高食管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2012年12月对一例食管裂孔疝伴胃扭转患者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车祸一月后反复出现餐后胸骨后及上腹部紧压感、疼痛感,并嗳气、恶心一年,加重一月来我院就诊,胃镜提示胃黏膜未见异常,胃腔形态异常。2检查方法患者服用约200ml钡剂及发泡剂后作气钡双重造影检  相似文献   

8.
异位右锁骨下动脉为主动脉弓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尸体解剖约占0.7%—2.9%。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或症状较轻。由于畸形的血管可对食管引起外压性改变,食管钡餐造影有时可看到,X线检查偶可误认为食管癌。国内报告尚少。我院在X线检查时发现一例,经食管镜检查证实,特报告于下。女,40岁,X线号50617,1975年4月26日因胸闷、胸痛来院。最近10日咽唾沫或进食时感胸骨后区疼痛。曾在外院透视发现食管上段局部狭窄,考虑肿瘤,但食管脱落细胞检查阴性。体检无特殊发现。实验室常规检查亦正常。我院X线检查:两侧肺野清晰,主动脉及心脏外形不增大。食管钡餐造影透视与摄片所见,在食管相当第3、4胸椎高度,即主动脉弓顶及其上方处,正位与右前斜位均见由左下向右上走行的螺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射线检查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的X射线征象,并根据临床综合判断,及时确诊病情。结果食管裂孔疝20例中,可恢复性食管裂孔疝3例、不可恢复性食管裂孔疝17例。结论X射线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无法取代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误诊为“贲门癌”的食管裂孔疝6例X线分析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科王兴远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检验科王丽虹我们先后遇到6例外院诊断为“贲门癌”的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其中1例就诊于两家省级医院,均诊断为“贲门癌”;2例首次食管造影曾疑诊食管下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造影与超声扫查联合应用在诊断小儿肥厚性幽门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给40例肥厚性幽门梗阻性疾病的患儿进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超声检查。通过X线钡餐造影可以观察对比剂透过食道和胃部情况。利用超声检查测量幽门管长度、直径以及幽门肌的厚度。结果 40例患儿均经过超声检查和X线钡餐造影检查。其中36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4例诊断为幽门痉挛,使用解痉药后患儿幽门暂时性痉挛消失。超声检查发现幽门狭窄患儿的幽门管平均长度为(19.75±2.67)mm,平均肌层厚度为(5.84±1.14)mm,幽门管直径为(16.32±2.11)mm。结论 X线钡餐造影联合超声波检查结合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低张气钡双对比X线造影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张气钡双对比X线造影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早期贲门癌的X线表现.结果 46例患者在气钡造影检查中,主要表现黏膜异常增粗、紊乱、肥大,钡剂通过贲门缓慢,贲门痉挛,黏膜纠集、中断、分流和转向等.结论 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贲门癌的首选方法.良好的双对比钡餐造影,取多体位,不同角度,全方位观察,可以提高贲门癌的X线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对食管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诊治9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X线钡餐造影检查发现食管癌86例,其中食管上段13例、中段49例、下段24例。CT检查发现食管癌90例;软组织肿块57例;周围脂肪层消失模糊58例,周围脂肪层清楚9例。2例肺转移及4例肝转移。结论 X线钡餐造影与CT联合检查,是一种实用、快捷、有效的检查手段,能早期诊断出食管癌。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诊断方法在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32例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采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儿经过X线的初步诊断过后,先天性的幽门肥厚狭窄12例,先天性巨结肠6例,食管闭锁6例,十二指肠闭锁4例,十二指肠狭窄2例,十二指肠旋转不良2例,X线平片对其均可显示异常。结论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征象并不十分多见,但要结合临床特点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不能急于进行钡餐透视和钡剂造影。如先天性食管闭锁或先天性十二指肠及小肠闭锁等病症,都是禁忌钡餐透视和钡剂造影的,只能拍摄单纯性X线平片。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最好的办法检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但X线检查仍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最快、最简单、最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胸片、胃肠钡餐及CT扫描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方法及相关问题。方法:本文总结了自1996年3月-2000年11月经过常规胸片胃肠钡餐及CT扫描确诊共28例食管裂孔疝;结果:胸片检查23例,阳性4例,阳性率174%,钡餐检查26例,阳性23例,阳性率88.5%,CT检查9例,阳性率100%;结论:胸部平片检查阳性率低,钡餐检查方法准确,CT对于钡餐检查有困难的老年患者可以减轻痛苦,提高了诊断率,是较好的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力键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123-124,126
目的加强对膈疝的临床X线和CT征象的认识及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或临床胃镜证实的膈疝患者的影像学征象,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6例不可复性食管裂孔疝在胸片上分别显示左侧膈肌抬高,膈上方见含气液平面的软组织肿块或纵隔及心影后含气液平面囊腔影;2例胸腹膜裂孔疝显示左侧胸腔内蜂窝状透亮影,与膈肌境界不清;2例胸骨旁裂孔疝显示左侧膈肌明显抬高,其上方可见气液平面。11例钡餐及2例钡灌肠均显示部分胃、小肠或结肠疝入胸腔内。CT检查13例中,11例食管裂孔疝,疝囊均经过膈肌食管裂孔疝入胸腔。11例食管裂孔疝中6例胃底部经食管裂孔疝入胸腔,1例大网膜经食管裂孔疝入胸腔,4例外伤性膈疝。5例超声检查中3例探及胸腔内无回声区,且动态观察短时间内变化较大。结论钡餐(泛影葡胺)或胸部上腹部CT扫描对膈疝的诊断及术前定位有重要价值,胸片及超声检查可作为发现病变及鉴别诊断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环的X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林  尚国燕 《贵州医药》1999,23(3):162-164
为提高食管胃环(B环)的检出率,对298例颖有食管裂孔疝者采用Sim氏改良法进行检查,诊断食管裂孔疝180例,具B环征者163例(90.6%)。对B环的各种X线表现、形成机理和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采用Sim氏改良法造影显著提高了食管裂孔疝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B环显示率。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胸部憋闷10年,加重2h入院.查体:血压150/96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心电图示:广泛T波低平.初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仍反复发作胸部憋闷.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行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左心影后方片状阴影,进一步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示:食管裂孔疝.予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治疗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连续性点片对食管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数字连续点片,以每秒2~4帧的速度,对3 300例患者采用3种体位食管造影检查。结果3 300例中,X线影像显示正常1 628例,食管炎948例,食管裂孔疝92例,食管静脉曲张102例,食管癌214例,胃底贲门癌180例,食管憩室96例,贲门痉挛16例,食管平滑肌瘤6例,双位癌4例,食管溃疡10例,食管息肉2例,B arrett食管2例。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动态地观察食管的运动过程,极大提高了食管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食管膈段腔外平滑肌肉瘤的X线征象及其误诊原因分析,探讨在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对本病的术前确诊率。方法:3例患,均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2例行上腹部CT扫描。结果:3例患,术前仅1例拟诊平滑肌肉瘤,1例误诊为食管下段贲门癌,1例误诊为食管下段憩室。结论:在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时,发现食管膈段旁,胃泡内软组织肿块和龛影时,应仔细观察肿块与胃底胃壁的关系,并考虑到本病的可能,CT检查对本病定性诊断优于胃肠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