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实施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辨证的方法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找到治疗冠心病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的6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来治疗冠心病,针对普通的治疗方法,其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分析.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因素和并发症较多,正确掌握其发病特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治疗该病关键.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具有多样性,正确的诊断与全面科学的治疗相结合可以延长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符以山 《大家健康》2013,(21):18-19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治疗后从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来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同时明显减少了心绞痛发作次数、速效扩冠药物的使用等,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集中探讨中医补气活血法在治疗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体会。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7年4月因冠心病心绞痛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其中接受传统西医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5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4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5.0%,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补气活血法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及达到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西医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治疗临床效果比对照组更加显著,且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 <0.05)。结论:中医方法治疗冠心病能够促进患者治愈率的显著提高,且副作用小,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到2012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5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总结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和护理经验.结果经全组25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皮下血肿症状患者,7例表现出假性动脉瘤的患者,4例出现动静脉瘘的患者,2例穿刺点出血患者,2例出现经脉血栓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积极了解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时准确的进行治疗、适当的护理对提高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讨论临床实施中医导痰祛瘀药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临床治疗,90例患者在空腹血糖、血浆黏度等方面变化显著,前后比较差异突出,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伴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实施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可降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降低血浆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并分析中医针灸对于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份-2016年4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腰椎病患者60人,使用随机数字分类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30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针灸联合松筋疗法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颈腰椎病的有效率为66.7%,实验组患者使用中医针灸联合松筋疗法治疗的有效率为9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疗效高.结论:使用中医针灸联合松筋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刚毅 《当代医学》2012,(30):90-91
目的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骨科收治的25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根据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寻找其发病特征及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1)发病诱因为外伤或先天畸形;(2)临床发病症状较轻、体征较重;(3)临床体检难以确诊、定位,行CT、MRI有助于明确诊断;(4)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特点,细术前检查评估有助于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24h ST 段压低次数及持续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少(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HR、SBP 及 RPP 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补气活血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脑清软胶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把他们随机分为对照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脑清软胶囊。4W以后,评价患者心电图、心绞痛、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缓解,中医证候及心电图改善等方面疗效更为出色,且差异显著,P0.05,差别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脑清软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应广泛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的发病诱因以及护理对策,提高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减少冠心病对老年人的痛苦。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治疗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25位,其中男患者85名、女患者4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他们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对125名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数据显示心律失常占27.2%、高血压占12%、严重心肌缺血占14.4%、感染占36%、环境影响占12%、甲亢、贫血占16%、情绪影响占3.2%、其他占3.2%。由此可以看出心律失常、高血压、其它病症、环境影响是老年冠心病主要的诱发因素。对患者采取基本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治疗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病情。结论老年冠心病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病诱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心律失常、感染、环境影响、其他并发症等。在对老年冠心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发病的症状来进行相应的治疗,减轻冠心病给老年人带去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薛文文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376-2377
目的:探讨在中风偏瘫患者发病早期开展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在许昌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44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44例实验组患者在发病早期开始便接受中医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参照组(27.2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102,P=0.0000).结论:在中风偏瘫发病早期,为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方案,有助于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可减轻其不良情绪,同时也可减少相关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本诊所中医科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依照患者入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展开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指数、心肌耗氧量指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该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减少心绞痛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3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3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9例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模式;观察组19例患者均采用中医治疗模式。治疗结束后,对中、西医两种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为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引起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中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是主要影响因素,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3.33%、15.00%、10.00%。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中情绪波动、酗酒、吸烟引发的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5.00%、25.00%、20.00%。结论: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患者容易在情绪波动及有诸如酗酒、吸烟此类的不良生活习惯时发病。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进展,警惕潜在的危险因素,做好预后评估,重视对患者的监护,对于降低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是内科临床常见病,以中老年人多见,近年来其发病有逐渐增高趋势,如何防治本病,已成为重要课题.1984年在全国中医痛证会议上确定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而中医在治疗胸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采用标本同治,以补肾健脾,涤痰散结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病人来源于近10年门诊及病房收治的部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同时设对照组48例.分为A、B两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经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以中医骨伤手法作为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以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作为治疗方法,实验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并且无明显不良后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心绞痛发病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81.8%明显高于对照组61.4%(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发病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发病次数及持续时间,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