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部儿科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是冬春季节的常见多发病。慈溪市人民医院儿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168例毛细支气管炎病人做作病毒学检测,并通过对病情观察对比,发现不同的病毒所致病例的临床转归有一定差异,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年1月~2006年8月在本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反复喘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接收并获得随访的12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反复喘息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组(31例)和未发生组(89例),仔细阅览患者病历资料,记录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反复喘息发生情况,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详细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反复喘息的影响因素。结果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与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喂养方式、家族过敏史、伴有基础疾病、特应质体质及被动吸烟均可能是诱发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反复喘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喂养方式、家族过敏史、伴有基础疾病、特应质体质及被动吸烟均可能是诱发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反复喘息的影响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反复喘息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孟凡威  张旭亚  王静连  张宏 《中国保健》2008,16(11):496-497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及解痉药物应用,治疗组将解痉药物改为酚妥拉明雾化吸入,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国内近年常有干扰素治疗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报道,现将我院去冬今春使用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与诊断标准:对象系1997年11月~1998年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者。诊断标准按张样荆主编的《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与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爱全乐联合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儿选择常规治疗,实验组(5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爱全乐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和疾病复发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爱全乐联合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美普清(盐酸丙卡特罗片)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12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116例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9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予美普清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疗效及心率变化.结果: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及疾病严重程度上具有可比性,美普清应用后心率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5.4%和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普清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且方便、安全,可作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使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方法的效果影响,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作为借鉴。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5月入院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登记的先后顺序分为一般治疗组和观察治疗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状况上,观察治疗组更优异。结论: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将保持患儿呼吸通畅与快速抗病毒感染相结合,有效的缓解了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状况的发生,临床意义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8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77.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部体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曹其运 《中国卫生产业》2013,(23):155-155,157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每晚1次口服,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7d后显效、有效、无效情况,统计出总有效率;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d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缩短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该院儿科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患儿入院后,先对其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对照组予以止咳、平喘、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观察并记录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探寻影响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母乳喂养、年龄8个月、RSV阳性双肺广泛哮鸣音患儿疗效更好。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病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症状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于我院2014年-2015年采用针对症状的临床护理方式,在儿科呼吸疾病的临床疗效应用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保障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疾病治疗方法.结果:针对不同儿童呼吸症状疾病护理情况.结论:通过应用针对性临床护理在临床儿科呼吸疾病广泛应用后治疗效果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保障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热敷法辅佐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48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法辅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药热敷法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有效加快患儿病症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立足于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文章选取近两年医院记录在册的五十例RVO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比对,将各种情况进行分类整理。为恢复健康,医院提供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根据患者患病的位置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的病情保持关切,安慰患者,做好心理治疗,减少并发症的防治能力。结果:根据这五十例患者最终恢复状况,可以看出,药物治疗治愈率保持在60%以上,激光治疗治愈率100(80)%。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稳定患者视力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致盲性疾病中的一种。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开角型青光眼等都是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诱因。  相似文献   

15.
周迎帜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0):1392-1392
为了解巨细胞病毒在毛细支气管炎中活动性感染的状况和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自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3月对我院儿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CMV活动性感染的研究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组 :随机选择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3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88例 ,按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 诊断。年龄 2个月~ 2岁 :男 48例 ,女 40例 ;平均年龄 ( 6 18± 5 40 )月 ;平均体重 ( 7 2 3± 2 2 9)kg。非毛细支气管炎 (非毛支 )组 :选择同…  相似文献   

16.
雾化吸人联合VitC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4063-4064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B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将诊断为BSV感染阳性者,符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综合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两组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综合组在退热、止咳、喘憋及肺部体征消失,心衰纠正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治疗具有抑制病毒,调整T细胞,提高氧分压,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B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我院儿科于2005年9月—2009年4月对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采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麻甘颗粒佐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干扰素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雾化组和注射组各54例,注射组给予肌肉注射治疗,雾化组给予干扰素雾化吸入给药方式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各项体征及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雾化组患儿在退烧时间、咳喘缓解时间、呼吸憋闷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上均优于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雾化组总有效率96%,注射组总有效率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两种给药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干扰素雾化吸入给药方式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炎琥宁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咳嗽、喘憋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炎琥宁具有显著疗效,可快速改善患儿喘憋等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患病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