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1-2017.7期间待产产妇125例,所有产妇符合阴道分娩要求.将产妇按照分娩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实施阴道分娩的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63例,在产科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对比这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2小时和24小时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2小时和24小时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产妇产后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阴道分娩产妇8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比对照组低,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SAS评分及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给予阴道分娩产妇预见性护理,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缓解不良情绪,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进行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24h的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阴道分娩的96例产妇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阴道分娩产妇的过程中,给予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后减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我院102例采用阴道分娩产妇,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经阴道分娩产后2h、24h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情况.结果:阴道分娩后2h、24h,观察组产妇的出血发生率明显较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产妇产后2h、24h的出血量情况,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效果具有优势,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了产后出血量,护理效果比常规护理具有绝对优势,且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阴道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后2h、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182例产妇随机分2组,每组91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12h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20%,均较对照组的9.89%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行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其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利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为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在第三产程、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以及出血率。结果观察组在第三产程、产后2h和产后24h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4.0%,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和出血率,有效保护产妇的安全,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06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不管是产后2h还是24h其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出血量,提高产妇安全系数,可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8日至2016年12月8日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8例.参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助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为(45.29±26.37)ml,参照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为(73.64±28.85)ml,对比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为(121.53±32.26)ml,参照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为(159.67±42.38)ml,对比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能够明显减少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护理疗效.方法对200例阴道分娩患者进行分组,以自愿来选择分娩方式并就相关产后指证信息进行记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来就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5例,发生率5%;产后24h出血量为135.4±28.4ml;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18例,发生率18%;产后24h出血量为248.7±25.6ml.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上具有较高的疗效,应给予推广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产妇的总例数为35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产妇的总例数为35例,给予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结果:对照组产妇的出血量多于研究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93-1394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妇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我院阴道分娩产妇1 966例的护理效果,其中966例接受产后常规护理的产妇为对照组,另1 000例接受预见性护理的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0%、20.91%,24 h内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45.62±28.3)m L、(263.4±19.6)m L,两项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护理阴道分娩产妇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改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临床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108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5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护理,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85.19%,P 0.05。结论:落实预防护理干预于阴道分娩中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保证安全性,且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就诊的96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将上述产妇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以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人数也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对预见性护理方式支持下的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95.28%,远高于对照组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使用预见性护理方式能够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提升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着重于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患者对其护理满意度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产后出血率为2.5%,产后出血量为(143.5±26.3)ml,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阴道分娩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其产后出血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60例异常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出生后5min的Apgar评分以及产后2h的阴道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异常分娩的孕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出生后5min情况以及产后2h阴道出血量——(163.56±95.64)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在新生儿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或窒息的概率,减少产妇产后2h的阴道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在产妇阴道分娩后降低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15日至2015年04月15日我院收治的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计算机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第三产程、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58.37±5.36)ml、(140.14±21.41)ml、(212.19±12.33)ml相比较,观察组在第三产程(40.33±4.38)ml、产后2h(98.22±34.65)ml、产后24h(175.28±23.47)ml的出血量更少,组间差异大,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分娩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未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对分娩、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两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三亚中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产妇立即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μg,并静脉给予5%葡萄糖250mL加缩宫素20U;对照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静脉注射5%葡萄糖250mL加缩宫素20U.观察两组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出血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后2、24小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2.56±42.93mL和205.63±50.27mL;而对照组则为181.64±48.38mL和264.31±51.4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08、5.25,均P<0.01).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 配伍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缩宫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