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eclin1蛋白在50例外阴鳞癌、 30例外阴上皮内瘤变及10例正常外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RT-PCR的方法检测25例外阴鳞癌、13例外阴上皮内瘤变及10例正常外阴组织中Beclin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Beclin1蛋白在外阴癌、外阴上皮内瘤变、正常外阴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2.0%、86.6%、90.0%,Beclin1蛋白在外阴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外阴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外阴组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eclin1 mRNA在外阴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318±0.031),显著低于外阴上皮内瘤变(0.634±0.037)及正常外阴组织(0.702±0.042).Beclin1蛋白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Beclin1在外阴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提示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对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佟欣  贾琳  欧阳玲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7):1592-1595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外阴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外阴鳞癌组织、60例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及10例正常外阴组织标本中TGF-β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eal time PCR检测发现,TGF-β1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在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外阴皮肤组的TGF-β1表达阳性率高于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组及外阴鳞状细胞癌组,与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TGF-β1的表达与外阴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TGF-β1的表达可能与外阴癌变的过程有关,与外阴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ZH2与VEGF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外阴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3例外阴鳞癌患者组织,30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II-III)和10例外阴癌病灶外正常组织中的EZH2与VEGF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外阴鳞癌组织中EZH2与VEGF的阳性率均高于VIN II-III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H2与VEGF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EZH2与VEGF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ZH2与VEGF异常表达与外阴鳞癌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二者协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5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RhoC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望作为判断宫颈鳞癌转移能力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在外阴鳞癌(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V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茎环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25例外阴鳞癌组织、3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外阴增生性营养不良15例、外阴萎缩性营养不良15例)及10例正常外阴组织标本中miR-21的表达。结果:miR-21在外阴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5.505±2.163),明显高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2.520±1.260)及正常外阴皮肤组织(1.478±0.601)(P<0.05),而miR-21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及正常外阴组织间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外阴鳞癌组织中miR-21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阴鳞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升高,提示miR-21可能在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致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检测了NEK5在人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变化对于临床病理发展的影响,旨在研究NEK5蛋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宫颈鳞癌患者癌转移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50对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制成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EK5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确认NEK5 mRNA在宫颈鳞癌病理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我们收集了140例新鲜冻存宫颈鳞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包括35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 级组织,35例CIN Ⅱ-Ⅲ级组织及35例宫颈鳞癌组织,运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检测NEK5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相比癌旁正常组织,NEK5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上调(P<0.001);NEK5蛋白表达上调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EK5蛋白表达水平、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都是宫颈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qRT-PCR结果显示,NEK5 mRNA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上皮内瘤变CIN Ⅰ 级组织、CIN Ⅱ-Ⅲ级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依次增高,相比正常组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宫颈癌病理发生发展中,NEK5表达水平异常上调,提示其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eIF4E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5例)、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85例)和食管鳞状细胞癌(60例)中eIF4E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 eIF4E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44.7%和63.3%,eIF4E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及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P<0.05);高级别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中eIF4E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低级别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P<0.05);低分化鳞癌组织中eIF4E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鳞癌组织(P<0.05)。eIF4E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 结论 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eIF4E的表达呈增高趋势。eIF4E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提示eIF4E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和进展过程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基因AKT和p62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明确二者与外阴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盛京医院外阴鳞癌(VSCC)40例石蜡包埋组织作为实验组;外阴上皮内瘤变(VIN)30例、正常外阴皮肤10例石蜡包埋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KT和p62蛋白在外阴鳞癌、VIN和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分析AKT、p62与VSCC 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外阴皮肤相比,AKT和p62蛋白在VIN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在VSCC 组织中的表达量增加更为显著,与VSCC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AKT和p62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自噬相关蛋白AKT和p62在VSCC中表达增加,与VSCC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二者的表达改变与VSCC的发生和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TAT3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0例癌旁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在癌旁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6.7%,在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中-低分化组(P<0.05),与肿瘤临床分期、患者年龄、肌层浸润及绝经情况无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呈高表达,STAT3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高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马少飞  陈嘉薇  祝峰 《肿瘤》2008,28(3):238-241
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N-mycdownstream reglated genel,NDRG1)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2例宫颈鳞癌组织、30例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28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NDRGl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10例新鲜宫颈鳞癌组织与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NDRGlmRNA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NDRGl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宫颈上皮组织明显降低(P〈0.01)。从正常宫颈上皮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再到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NDRGl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NDRGlmRNA与蛋白的表达较无转移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NDRGlmRNA与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下调表达提示NDRGl基因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7-SIRPα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宫颈癌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60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HSIL)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7和SIRP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D47高表达率为68%,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P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21%)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35%)及正常宫颈组织(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7与SIRPα表达呈正相关。CD47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HPV感染相关(P<0.05),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CD47-SIRPα信号通路是宫颈癌中有潜在价值的诊断和预测分子标志,同时可能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外阴鳞癌(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VSCC)及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VLS)中S100A7和S100A4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S100A7及S100A4蛋白在25例VSCC、20例VLS及15例外阴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100A7蛋白在VLS和V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5),且早期VLS中的表达高于进展期(P<0.05);Ⅲ期VSCC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高分化VSCC中的表达高于中低分化(P<0.05)。S100A4蛋白在VLS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差异(P>0.05),但早期VLS中的表达高于进展期(P<0.05);S100A4在VSCC的癌巢中几乎不表达,但在间质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P<0.05),中低分化VSCC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P<0.05)。S100A4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S100A7和S100A4蛋白高表达与VSCC的发生、发展有关,与VLS的进展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30例VS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E2F1的水平,分析E2F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VSCC组织中E2F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1.27±0.04),高于癌旁外阴组织的E2F1水平(0.84±0.06)(P<0.05);VSCC组织中E2F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16±0.04),高于癌旁外阴组织的E2F1水平(0.93±0.03)(P<0.05);免疫组化示VSCC组织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56.67%,17/30)明显高于癌旁外阴组织(33.33%,10/30)(P<0.05),且其阳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有关(P<0.05)。结论:E2F1在VSCC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FIGO分期有关,提示E2F1可能与VS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二肽酶1(dipeptidase 1,DPEP1)mRNA及其蛋白质在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R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DPEP1在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腺瘤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腺瘤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组织,结直肠正常黏膜上皮组织30例,高分化腺癌组织20例石蜡包埋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PEP1 mRNA 在3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560±0.052和0.328±0.040(P=0.001),在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组织、30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上皮组织及20例高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684±0.108、0.235±0.045和0.832±0.136(P<0.001)。DPEP1蛋白在高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20/20),明显高于结直肠上皮内瘤变83.33%(50/60)和结直肠正常黏膜上皮组织20%(6/30),弥漫性分布于细胞质中(P<0.01)。DPEP1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57%(31/35)、76%(19/25);DPEP1表达水平与上皮内瘤变病理分级及进展相关(P<0.05),但在不同性别、年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P1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结直肠癌中表达并可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肿瘤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4(peroxiredoxin 4,Prx4)和NF-κB在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is,VLS)和外阴鳞癌(vulvar squarnous cell carcinoma,V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rx4和NF-κB在VLS和VSCC及外阴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rx4在VLS的表达明显高于外阴正常皮肤,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V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外阴正常皮肤(P<0.05)。在VSCC Ⅲ-Ⅳ期中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中分化的表达高于高分化(P<0.05)。NF-κB在VLS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外阴正常皮肤,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NF-κB在V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外阴正常皮肤(P<0.05),在VSCC Ⅲ-Ⅳ 期中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中分化的表达高于高分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VLS中Prx4和NF-κB的表达呈负相关;在VSCC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rx4和NF-κB在VSCC中高表达;NF-κB在VLS中低表达。  相似文献   

16.
刘畅  姜英  胡琪玥  卢烨  武昕 《现代肿瘤医学》2018,(15):2425-2429
目的:探讨14-3-3和NF-κB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和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3-3和NF-κB在VLS和VSCC及外阴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3-3在VLS的表达明显低于外阴正常皮肤,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外阴正常皮肤,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SCC III-IV期中表达明显高于I-II期(P<0.05);在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方面,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NF-κB在VLS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外阴正常皮肤(P<0.05);在V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外阴正常皮肤(P<0.05);在VSCC III-IV期中表达明显高于I-II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中分化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VLS和VSCC中14-3-3和NF-κB的表达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结论:14-3-3和NF-κB高表达可能与VSCC的发生、发展有关,低表达与VL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FHIT) depletion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status in the 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VSCC).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FHIT protein in 42 cases of VSCC and 10 cases of normal vulvar tissues. PCR was used to detect HPV infection status.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expression of FHIT protein between the 2 groups: HPV positive and HPV negative, as well as the clinically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FHIT was positive in all normal vul-var tissues, and 71.4% was depletion in VSCC (P < 0.01). Abnormal expression of FHI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grade (P < 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FHIT depletion and HPV infection based on the statistial analysis (P <0.05).CONCLUSION The FHIT depletion is related to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VSCC, and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FHI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s with HP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