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双波长激光治疗的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延续性口腔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双波长激光治疗的150例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将75例应用常规诊间口腔卫生宣教的患者设为对照组,75例应用延续性口腔健康教育的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的口腔行为、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变化。结果 实验组正确刷牙、定期口腔检查与维护、口腔良好习惯所占比例分别为97.33%、93.33%、92.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分别为1.24±0.14、1.08±0.10和1.50±0.10、1.69±0.2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双波长激光治疗的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延续性口腔健康教育,可改善其口腔行为和牙周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术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实验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治疗后6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龈沟液中TNF-α、IL-6水平,种植牙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6个月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种植牙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6个月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过程中感染、刺痛感、核桩脱落、牙缺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术对牙列缺损患者龈沟液中的TNF-α、IL-6水平影响较小,种植牙功能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爱维治对放疗患者急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3例鼻咽癌放疗所致急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7例)、对照组(56例),实验组采用爱维治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口腔黏膜炎分级,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变化。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实验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RP、IL-6、TGF-β1、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2组患者血清CRP、IL-6、TGF-β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CRP、IL-6、TGF-β1、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爱维治对放疗患者急性口腔黏膜炎临床效果确切,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研究牙根发育对正畸牵引后埋伏前牙牙根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需行上颌埋伏前牙正畸牵引治疗患者34例,共34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根据牙根发育情况,分为未完全发育组和完全发育组,每组各17例。所有患者均行正畸牵引治疗。比较2组患者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牙髓活力、附着龈宽度、牙根周围骨密度、正畸牵引时间。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完全发育组牙根长度显著大于未完全发育组(P<0.05);治疗后,未完全发育组牙根长度显著大于完全发育组(P<0.05)。治疗前,完全发育组根管壁厚度显著大于未完全发育组(P<0.05);治疗后,2组根管壁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牙髓活力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组附着龈宽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组牙根周围骨密度均显著降低(P<0.05),完全发育组显著低于未完全发育组(P<0.05);完全发育组正畸牵引时间显著长于未完全发育组(P<0.05)。结论:对牙根发育未完全埋伏前牙行正畸牵引,牙根吸收程度较轻,牙周组织改建快,牵引时间短,且埋伏前牙牙根和根管壁正常发育,牙髓活力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方法: 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并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蛋白功能[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功能[总淋巴细胞计数(L)、淋巴细胞百分比(L%)]、代谢相关指标[肌酐(Scr)、尿酸(UA)、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_EPI_c)]以及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白细胞(WBC)],调查患者术后第7天肠内营养液摄入情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住院时间相关性。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各组患者血TP、ALB、PA及Hb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7天,T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第1天和第3天(P<0.05);术后第3天血PA水平显著低于术后第1天(P<0.05);血Hb水平在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3天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各组血L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各组逐渐升高,各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血Scr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各组血UA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3天显著低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各组eGFR_EPI_c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7天显著高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血WBC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7天均显著高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第7天,患者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均显著低于目标推荐量(P<0.05)。术前BMI与术后第1天TP、ALB及术后第3天TP水平均存在正相关(P<0.05);术前BMI与术后住院时间无直接相关性(P>0.05);术后住院时间与年龄、术后第1天TP及ALB水平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况指标明显降低,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均显著低于目标推荐量,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早期营养状况及年龄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次低剂量激光疗法对固定正畸治疗初期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西宁市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单次低剂量激光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应用数字评定量表(NRS)测量2组患者白天、夜间自发性疼痛及咀嚼疼痛强度。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用0.012、0.014英寸的超弹性镍-钛(NiTi)线白天及夜间自发性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0.016、0.018英寸NiTi线则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用0.012、0.014、0.016、0.018英寸NiTi线咀嚼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次低剂量激光疗法可显着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口内微创入路实施内固定治疗颧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5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1例颧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经口内径路切开复位及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经冠状切口切开、明视下骨折复位及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伤侧鼻侧、颞侧运动度、开口度和眼球内陷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伤侧鼻侧、颞侧运动度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实验组术后3个月的伤侧鼻侧、颞侧运动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开口度显著大于术前,眼球内陷程度显著小于术前(P均<0.01);实验组术后3个月的开口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眼球内陷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术后半年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口内微创实施内固定治疗颧骨骨折创伤较小,同时手术疗效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低能量激光照射疗法(low level laser treatment, LLLT)配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DMCP)患者龈沟内细胞因子及LPS、Leptin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DMCP患者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采用低剂量激光配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口腔PD、SBI及CAL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液中糖代谢指标;采集患者龈沟液,检测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2组CAL、PD及SBI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CAL、PD及SB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中FB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FBG及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龈沟液中hs-CRP、IL-1β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龈沟液中hs-CRP、IL-1β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龈沟液LPS显著降低,Leptin水平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龈沟液中LPS显著低于对照组,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能量激光配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降低DMCP患者血糖水平及龈沟内LPS水平,提高Leptin水平,显著改善病灶区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自体牙本质颗粒与Bio-Oss骨粉植入引导骨再生治疗牙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引导骨再生治疗的牙周骨缺损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植入Bio-Oss骨粉,实验组植入自体牙本质颗粒。比较2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颊侧软组织剖面、颊侧软组织厚度,红色美学评分,修复成功率及并发症。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2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1年,2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均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2组患者颊侧软组织剖面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2组颊侧软组织剖面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颊侧软组织剖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2组患者颊侧软组织厚度显著高于术前。各时间点,2组患者颊侧软组织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2组患者红色美学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1年2组红色美学评分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红色美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0.24%(37/41)和85.37%(35/41),2组修复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体牙本质颗粒引导骨再生治疗牙周骨缺损患者,能够降低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提高颊侧软组织剖面和红色美学评分,且修复成功率与Bio-Oss骨粉植入相当,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唇裂不伴腭裂52例(唇裂不伴腭裂组),唇裂伴腭裂38例(唇裂伴腭裂组);选择同期我院口腔科常规口腔检查、口腔健康的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应用问卷调查法评估口腔健康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口腔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在龋失补指数(DMFT)、功能牙数目(TH)、咬合牙对、龋齿牙数、LOA≥6 mm牙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的DMFT、TH、咬合牙对、龋齿牙数、LOA≥6 mm牙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唇裂伴腭裂组OIDP量表各条目得分、OIDP总分显著高于唇裂不伴腭裂组(P<0.05);唇裂不伴腭裂组OIDP量表各条目得分、OIDP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临床口腔健康指数与OIDP分数的相关关系,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DMFT、MT与根龋牙数、LOA≥6 mm牙数与OIDP分数呈负相关;咬合牙对与OIDP分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口腔健康对日常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及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正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及龈下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隐形组和自锁托槽组。跟踪检查患者的牙周指数,包括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采用VAS法评价矫治前、后牙周疼痛情况和矫治效果,PCR分析矫治后患者龈下菌斑中常见致病菌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12个月及矫治结束后,自锁托槽组PLI显著高于隐形组(P<0.05),PD、GI、SBI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矫治后,隐形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自锁托槽组(P<0.05)。矫治后1 d,隐形组患者的疼痛指数显著低于自锁托槽组(P<0.05)。隐形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自锁托槽组(89.10% vs 76.36%)。矫治后,自锁托槽组龈下致病菌检出率及含量显著高于隐形组(P<0.05)。结论: 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配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及龈下致病菌增殖,更有利于牙周健康及口腔卫生维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在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集的82颗离体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颗。2组均行根管再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髓,实验组在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下精准开髓。比较2组冠部修复体损伤情况,记录开髓操作时间,统计2组根管内充填物去除情况、牙体组织抗折性能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开髓孔面积与面总面积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开髓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根管预备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2组开髓与根管预备总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根管内充填物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破坏载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根管再治疗,可实现精准微创开髓,减少冠部修复体损伤,保留更多牙体组织,提高去除根管充填物效率及牙体组织的抗折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显微镜下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恒牙牙髓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泉州第一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75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A组(30例)在显微镜下行血运重建术,B组(45例)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患牙疼痛改善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牙根管壁厚度、根管长度,计算治疗后的牙骨样沉积率。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根管长度相比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前、后的根管长度无显著变化(P>0.05);A组治疗后6个月的根管长度较治疗前显著延长,且根管长度显著大于B组(P<0.05)。B组治疗前、后的根管壁厚度无显著变化(P>0.05),A组治疗后6个月的根管壁厚度大于治疗前,且显著大于B组(P<0.05)。A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牙骨样沉积率显著高于B组(P<0.05)。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为70.00%,显著高于B组的48.89%(P<0.05)。结论: 显微镜下血运重建术能有效促进牙根发育、延长根管、增加根管壁厚度,其治疗效果优于根尖诱导成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牙外伤侧方移位后随访6个月的临床转归。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口腔科、诊断为乳牙侧方移位、治疗方法为观察随访的患儿,经筛选后选取45例、57颗患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牙复位情况、牙髓转归,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个月的观察期内,92.98%的患牙能够自行复位,但仅31.58%的患牙完全恢复至正常位置。54.39%的患牙无临床症状或体征,14.04%的患牙发生牙髓钙化,31.58%的患牙发生牙髓坏死。唇腭向移位与近远中向移位后的复位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但牙髓转归无显著差异(P>0.05)。牙冠变色和自行复位是最早出现的征象,多在1个月后发现;根尖透射影和牙根炎性吸收多在前3个月发现,而牙髓钙化征象则在6个月开始出现。结论:经6个月短期随访观察,侧方移位的乳牙大多数能够自行复位,且牙髓坏死率较成熟恒牙低。牙的移位方向对牙髓转归无显著影响,但可能会影响牙的自行复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预成型钛网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膜修复前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2月就诊的前牙区骨量不足患者62例,依照电脑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2组均采用种植修复,对照组种植后将预成型钛网覆盖于骨缺损区,实验组种植后将预成型钛网与CGF膜覆盖于骨缺损区。随访12个月,统计2组种植成功率,比较2组牙槽嵴高度、骨增量、牙槽骨骨密度、骨厚度、红色美学指数(PES)以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12个月,2组种植成功率均为100%,无种植体松动、脱落等现象。2组术前牙槽嵴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牙槽嵴提升高度、骨增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牙槽骨骨密度与骨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牙槽骨骨密度与骨厚度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术后12个月(P<0.05),术后6个月牙槽骨骨厚度均显著高于术后12个月(P<0.05),且实验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牙槽骨骨密度与骨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P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预成型钛网联合CGF膜用于前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修复,疗效确切,可提升种植修复的美容效果,改善术后骨代谢,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正器与固定矫正器在治疗牙周病伴错畸形患者中的牙周健康状况。方法:选取牙周病伴错畸形患者33例,随机分为2组,即无托槽隐形矫正器组(实验组,16例)和唇侧固定矫正器组(对照组,17例)。记录2组患者正畸治疗前,治疗后1、3、6、9个月龈沟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包比较2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对照组BI、PD、PLI和GI正畸开始后1、3、6、9个月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1、3、6、9个月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开始后1、3、6、9个月,实验组BI、PLI、G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D略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固定矫正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更加有利于牙周病伴错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维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瓷高嵌体修复前磨牙缺损的近、远期疗效及对牙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5颗经根管治疗后的前磨牙,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48)。对照组采用全冠修复,实验组采用全瓷高嵌体修复。比较2组患牙成功、存留、失败情况,比较修复体6、12、36个月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SPHS)评估情况及牙咬合功能。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牙修复成功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2组修复体外形、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表面质地、继发龋、牙龈健康、邻接关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时,2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表面质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外形、继发龋、牙龈健康、邻接关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12、36个月时,2组患者患侧咬合功能与对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瓷高嵌体修复前磨牙缺损成功率、存留率高,近、远期修复效果好,有利于改善患牙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