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是:血红蛋≥200g/L,红细胞≥6.5×1012/L及红细胞比容≥0.65,并伴有头痛、头昏,呼吸困难,全身乏力,多血面容,紫绀,眼结合膜充血等症状及体征者,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其它心肺疾患所致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外,即可诊断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对象与方法共观察局原红细胞增多症52例,其中10例来自门诊,资料来源于普查。限于条件而未能作红细胞比容检查,其余均按上述标准作诊断依据,调查在3个不同的海拔高度进行,分2000~2500m,4500m,5300m,调查对象为军人和藏民,经询问病史,常规体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藻酸双酯钠肝素钠联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对藻酸双酯钠,肝素钠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47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应用藻酸双酯钠、肝素联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比单一使用肝素效果明显,尤其对肥胖患者疗效显著(P〈O.01)。结论:藻酸双酯钠.肝素钠联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显著缩短疗程提高有效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黄文超 《西南军医》2010,12(6):1047-1048
目的 调查高原环境下红细胞增多和血液粘度间的关系.方法 对进入高原不同时间人群793名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分析.结果 红细胞压积和血液粘度随着进驻高原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结论 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血液粘度随着进驻高原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藏族人群由于长期的高原适应过程具有抑制红细胞过度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 altitudepohycythemia,HAPC)的发病机理,了解不同性别高原移居人群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rgthropoietin Epo)的变化,本文对高原移居人群男女各15名血清Epo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同平原值做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高原男性组:15名汉族,年龄22.32±4.38岁,高原女性组:15名汉族,年龄为20.48±3.10岁;平原男性组:15名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眼底改变。方法 :对 515例单纯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直接眼底镜检查法进行眼底观察。结果 :515例单纯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眼底改变者 456例 (88 93 % ) ,以视网膜静脉发绀、扩张、弯曲等改变为主。结论 :视网膜静脉改变的程度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程度、病程以及在高原居住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基本病机与治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基本病机与治则青海省中医药研究所姜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简称高红症)是高原地区常见的慢性高山病。在移居高原的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58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 ̄[1]。1中医对高红症基本病机的认识目前,中医对高红症的辨...  相似文献   

7.
张翠莉  吴明阳  谢磊  尚冬梅  李博 《武警医学》2013,24(4):293-294,298
目的探讨四川高原地区不同海拔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方法抽取乐山、康定、甘孜、石渠等4个海拔高度的成年男性标本,检测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等8项指标;分析各组血常规指标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分析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的差异。结果不同海拔高度之间,除外MCV、MCHC,其他血常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原藏区血常规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应依据当地情况建立;应加强对3000 m以上地区人员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在海拔4080m地区对51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的测定,并与同一海拔健康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SOD活性降低(P<0.01)、LPO含量增加(P<0.01)。说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有明显的自由基代谢失衡,这可能是他们体内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体内自由基代谢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原性红细胞增生与红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赴海拔5000米高原对Hb(血红蛋白)、Hct(血球压积)等反映红细胞变化的指标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结果发现在进入高原后Hb和Hct即见持续增高,于第8周时上升到高峰,此后二者处于稳定状态。红细胞增生的速率及程度与受检者原居住地的海援高度和年龄有关,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第8周时,有5例(占25%)达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学标准,其中有3例出现了高原红细增多症的症状和体征。并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与肾损害发生之间的关系,为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肾损害摸索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住院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肾损害的患者11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有3例为慢性肾炎的表现,2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1例为肾病综合征,5例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大部分患者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现象.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以引起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为了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由笼统的定性标准转为记分定量的综合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测定高原世居及移居健康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正常值范围,确立最适Hct值,确定症状频度分布,判定低氧血症的程度及与症状、血相的关系;结果:建立诊断标准的条件包括在高原发病,10项最常见症状的记分≥11,红细胞增多三指标值,明显低氧血症,必须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当转至海拔低处病状好转  相似文献   

12.
25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凝血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指标与正常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分离血浆,用凝固法。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有凝血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 APTT的测定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导致凝血、纤溶、血小板数与质的改变,有消耗性凝血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和慢性高原反应的相互关系,作者回顾了按1982年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拟定试行稿的诊断标准诊断的高原心脏病27例,慢性高原反应45例。高原心脏病组Hct为0.652±0.14L/L,Hct≥0.65L儿者56.5L/L,慢性高原反应Hct为0.595±0.1L/L,Hct≥0.65L/L者37.1L/L。Hct≥0.65L/L者亦可诊断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慢性高原反应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间存在互相诊断性覆盖情况。据此,作者建议慢性高山病分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慢性高原反应和混合型慢性高山病,并提出各自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3例报告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邵守俊青海省中医院邵桂兰,袁光孚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指人体长期处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由于慢性低氧所引起机体过分代偿,以使RBC、Hb、HCt超过同海拔范围所致。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细胞的VHL(Von Hippel-Lindau)基因拷贝数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易感性关系。方法分别取年龄、职业等相匹配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n=20)、健康对照组(n=20)的静脉血2 ml/人,提取DNA,通过定量PCR方法(染料法)检测血细胞的VHL基因的相对拷贝数。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例组的VHL基因拷贝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VHL基因的拷贝数较低,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化学感受器功能状态;方法:采用一口气法及不固定二氧化碳分压的氧通气反应测定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及正常对照组的化学感受器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着人静息每分通气量,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周边感受器功能降低。虽然低氧通气反应的组无明显差异,但通过血氧饱和度为70%是的每分通气量进行比较,仍可发现低氧通气反应降低,结论:高原工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着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方法:分析128例患高原红细胞增多并在我科行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科自2002年至今共收治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胆囊结石患者128例,均行LC手术,其中3例并发DVC,发病率为2.3%。无一例发生肺栓塞及其他部位栓塞。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导致静脉血流淤滞、血液呈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壁易损伤。而这些因素是导致DVT的主要原因。故对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LC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参芪注射液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仁玲  封宗超 《西南军医》2007,9(6):158-158
目的探讨参芪注射液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参芪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黏绸度改变。结果治疗后血黏度明显改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芪注射液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高红冲剂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当机体长期暴露于高原缺氧环境时 ,红细胞代偿性的过度增生 ,导致血液呈高粘状态 ,血液阻力增加 ,形成血瘀症 ,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1] 。本病在高原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在我国青藏高原发生病率为 1 .0 5%~ 5.70 %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且就地治疗效果较差 ,严重影响高原居民的生活及劳动能力。目前关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很多 ,但仍无权威性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一直是高原医学工作中探索的难题。高红冲剂是我科研制的专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制剂 ,由桃仁、红花、丹参、赤芍、黄芪、麦冬、胆…  相似文献   

2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人进入高原2260m~3000m以上地区后,由于低气压低氧环境,使机体长期缺氧引起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的一种慢性高原病,发病呈缓慢过程,血液的主要变化是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比值、血液粘度增加。HAPC造成的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重要诱因。高原地区人群中血栓形成的机会较多^[1],其原因可能为高原缺氧血管内皮损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所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中以下肢DVT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