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童趣化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童趣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焦虑情况、行为情况、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抗拒行为、面部挣扎、焦躁不安、哭闹不止、言语拒绝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评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CBCL)评分降低,观察组SASC评分、CBC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VC%...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儿童错畸形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116例错畸形患儿。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n=56)和研究组(n=60)。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CNP。比较两组正畸治疗依从性,矫正器戴入前、矫正器戴入后2 h及1、2、4 d心理状态,矫正器戴入后2 h及1、2、4 d疼痛程度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正畸治疗总依从性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78.57%(P<0.05)。矫正器戴入后2 h及1、2、4 d,研究组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矫正器戴入后2 h及1、2、4 d,研究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家属总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P<0.05)。结论:CNP应用于儿童错畸形正畸治疗中,可提高其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降低疼痛程度,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在口腔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治疗的60例口腔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疼痛及睡眠情况、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癌症疲乏程度、生存质量,均在1个放疗周期后(护理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情感疲乏评分、认知疲乏评分、躯体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RAS理念护理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收治的64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RAS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依从性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影响、总体健康、社会活动、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服药、康复训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采用ERAS理念护理效果较明显,可改善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同时降低疼痛、焦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联合安抚行为对尿道下裂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6例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联合安抚行为。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家长满意度等。结果:干预后,两组FPS-R评分、SCARED各维度评分及总分、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联合安抚行为能降低尿道下裂患儿疼痛和焦虑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及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对癫痫患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癫痫患儿作为参考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照护能力、患儿负面情绪、患儿自尊水平与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家属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自尊量表(SES)、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可以减轻其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儿自尊水平及服药依从性,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疼痛程度、情志状况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高淳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接收的63例伤口换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舒适度、护患信任度和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Koleaba舒适状况量表(GCQ)中生理、心理和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应用到门诊伤口换药患者中,可减轻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换药舒适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睡眠管理联合多模式疼痛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收治的83例骨科手术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两组均行骨科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镇痛管理,观察组给予心理睡眠管理联合多模式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术后6 h、24 h疼痛情况,干预后睡眠质量,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结果:术后6 h、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睡眠管理联合多模式疼痛管理能够改善骨科手术患者的疼痛及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对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100例自闭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医院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孤独程度、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孤独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60 d后ATEC评分、ABC评分、C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发育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60 d后听力语言评分、视觉表现评分、实际推理评分、手眼协调评分、粗大运动评分、个人-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闭症患儿给予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减轻孤独程度,促进患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中医康复科治疗的110例LD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情志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情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14 d后疼痛情况、抑郁与焦虑程度、中医症候积分及依从性。结果:护理14 d后,情志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 d后,情志组用药管理、康复锻炼、生活作息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 d后,情志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 d后,情志组腰酸疼痛、下肢放射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140例老年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2周并观察8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合并症发生率,并对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AQ)、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SAQ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合并症总发生率为5.7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2021年6—12月实行常规院内护理模式的49例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6月实行家属参与式护理的49例纳入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家属参与式护理,对照组采用院内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社会功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结果:护理2个月后,两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价量表(IPRO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的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第2版(FACESⅡ-CV)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护理可以更大限度地提升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对老年胃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02例老年胃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CGA护理。比较两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1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不良反应,依从性及护理前、护理后1周负面情绪。结果:检查后10 min,两组HR、SBP、DBP均低于检查前、检查中,且检查中、检查后10 min,观察组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90.20%)高于对照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周,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次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采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CNP)的快速康复外科(FTS)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3月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行初次剖宫产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CNP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CNP的FTS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指标、生活指标、生化指标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8 h后,两组SAS评分低于护理前,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皮质醇(Co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8 h后,两组Cor和hs-CRP水平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异常率、围手术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疼痛控制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精神健康、精力、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能够降低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感,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频次,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与分析多模式镇痛方案在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传统药物镇痛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模式镇痛方法,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不同镇痛方案的满意度,并比较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与术后6 h相比疼痛评分较高,但术后24 h、术后48 h分别与术后12 h相比疼痛评分降低,但仍然高于术后6 h,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多模式镇痛方案应用于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中能够获得更高的患儿家属满意度,并有效的降低并缓解术后疼痛,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永安市立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597例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98例和对照组2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负性情绪、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3 d后,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 d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6%(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骨折患者给予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合心理行为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NSCLC术后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合心理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睡眠情况、生存质量及化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睡眠效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心理行为疗法能减轻NSCLC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升化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6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36例I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认知能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认知能力、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和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可明显改善IMN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且能提高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护理程序导向下全方位护理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心理负担及检查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8月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导向下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负担情况(焦虑和抑郁心理)、检查相关指标(检查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检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检查前5 min,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较确定检查后下降,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期间观察组呛咳、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窒息。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