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盏细辛联合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VB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纳络酮,对照组予盐酸倍他汀注射液,分别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14d。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4%高于对照组的85.2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纳络酮联合能有效治疗VBI和改善血液黏滞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复康和纳络酮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脑复康和纳络酮组(治疗组)48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组(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显效率为6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显效率为3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复康和纳络酮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3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给予生脉注射液与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同时对36例病人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结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联合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静滴葛根素注射液与纳络酮,对照组静滴盐酸培他定注射液,治疗14d后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纳络酮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改善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采用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0d。结果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67例H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纳络酮。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清醒时间和治疗前后血氨、肝功能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9.2±4.5)h,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为(26.8±5.7)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TBil和NH3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络酮是治疗HE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络酮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急性CO中毒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32例)用纳络酮和红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甘露醇、糖皮质激素及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纳络酮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83.33%,发生迟发脑病例数分别为1例和5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意识、血氧饱和度(SaO2)恢复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络酮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CO中毒,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缩短意识恢复时间,减少迟发脑病的发生,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昏迷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卒中后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93%(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昏迷优于常规治疗,是治疗脑卒中后昏迷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病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48 h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26/28),高于对照组的89.2%(25/28)(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病疗效显著,且可以有效降压。  相似文献   

10.
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而使用清开灵和纳络酮治疗该病临床上均有报道[1,2],但两药联合使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还尚未见报道.2002年1月-2003年6月,用清开灵联合纳络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病人22例,并设对照组比较观察,临床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COPD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缓解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4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肺性脑病病人 72例随机分为纳络酮组 (治疗组 ) 40例和对照组 3 2例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 ,两组疗程一样。结果 :经治疗后 ,两组疗效分别为治疗组总有效3 4例 ( 85 % ) ,对照组总有效 19例 ( 5 9% )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纳络酮对肺性脑病有较好疗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苦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楚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组方治疗,14 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48.5%,总有效率为93.9%,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为0;对照组愈显率为3.0%,总有效率为24.2%,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为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配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优于单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络酮、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络酮2·0~2·4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5~7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应用纳络酮、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肺性脑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硫酸镁与纳络酮联合应用治疗肺性脑病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硫酸镁、纳络酮联合应用对慢性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肺性脑病的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硫酸镁、纳络酮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PaO2、PaCO2治疗后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硫酸镁、纳络酮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通气,显著缩短肺性脑病患者的意识障碍时间。  相似文献   

17.
纳络酮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作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络酮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早期均给予甘露醇脱水和溶栓治疗,实验组加用纳络酮2mg/d静脉注射,1次/天,连用7天,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其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加用纳络酮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合用1,6二磷酸果糖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住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静脉输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7%,心肌酶酶改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7%,心肌酶改善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合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使临床疗效提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照组40例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刘业松  乔建民 《山东医药》2011,51(26):60-61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颅骨钻孔血肿碎吸术联合高压氧吸入及清开灵静滴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的疗效。方法 120例HCH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行CT引导下颅骨钻孔血肿碎吸术,其中A组联合清开灵静滴和高压氧吸入治疗,B组联合高压氧吸入治疗,C组联合清开灵静滴治疗。分别于术后2周和2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价疗效和预后。结果 A、B、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5.0%、62.5%,A、B组高于C组(P均〈0.01);ADL 1~5级患者,A、B组高于C组,死亡患者低于C组(P均〈0.01)。结论 CT引导下颅骨钻孔血肿碎吸术联合高压氧吸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联合清开灵静滴并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