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观察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2.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多发性脑梗死再发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阳春 《当代医学》2011,17(6):52-53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预防多发性脑梗死的效果与不良反应观察。方法治疗组50例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与对照组46例单用肠溶阿司匹林的两种用法,3年随访观察。结果多发性脑梗死再发率对比,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是:3例(0.06%)、12例(26.09%),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意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著意义。结论两组对多发性脑梗死二级预防效果有显著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预防多发性脑梗死较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与西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评价。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心脑舒通胶囊2粒,3次/d口服,西药辅以肠溶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l2肌注;对照组单服西药治疗,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6例,进步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0例,进步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0%。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脑舒通与西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100 mg /次,1次/d,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75 mg /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24周;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两侧相关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情况,随访中记录两组脑梗死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52.0%,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脑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预防脑梗死再发方面显著优于阿司匹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彭虹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636-1637,1640
目的:探讨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而对照组仅用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疗程并随访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72.22%,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肯定,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减轻不良反应,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符合脑梗死后遗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4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脂、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艳艳 《吉林医学》2013,34(1):64-6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除了均给予常规治疗,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75 mg/次,1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24周;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两侧相关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情况,随访中记录两组脑梗死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52.0%,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预防脑梗死再发方面显著优于阿司匹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应用心脑联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治疗;治疗组给予单独口服心脑联通胶囊,其余基本治疗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率73.6%,对照组显效率23.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应用心脑联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肠溶阿司匹林片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减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2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盆腔炎后遗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该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吕远  郭招娜 《黑龙江医学》2013,37(7):565-56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预防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12~2011-06间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TC、TG、HDL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内有2例再发脑梗,而对照组为8例,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脑缺血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用肠溶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的进展及预后影响。方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35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包括口服阿司匹林在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观察疗效并统计2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例数。结果治疗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神经功能有显著性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能阻止梗死进展,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效果。方法选入符合纳入标准的nafld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口服疏肝理脾汤加双环醇胶囊;单纯口服西药对照组32例,给予口服双环醇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表现、肝脏酶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变化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0.63%,单纯口服西药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主要临床表现、肝脏酶学(alt、ast)、血脂(tc、tG、ldl-c、Hdl-c)变化情况等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药联合疏肝理脾汤治疗nafld效果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用奥扎格雷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对照组80例,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均以14天为一疗程。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生活处理能力评估,于治疗后14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口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祉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149-149,153
目的 观察口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阿托伐他汀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三组均治疗2年,观察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5.66±1.36)分、BI评分为(86.25±5.87)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F为(82.25±10.23)分、RE为(85.03±5.69)分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4.81%,与对照组13.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将2015年6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28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常规西药+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全面观察并记录,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障碍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肺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子渊  王翔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1004-1006,1037
目的 观察纤溶酶联合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武钢第二职工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确诊的86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纤溶酶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毒副作用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改善,但治疗组( 13.98±1.02)明显优于对照组(17.1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2.50%、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2%、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毒副作用和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溶酶联合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近期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