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瑞健)与六味安消胶囊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口服曲美布汀加六味安消胶囊;对照组,25例,单用曲美布汀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反酸、烧心、胸骨疼痛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及辅助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率为44.0%,总有效率为88.0%.[结论]曲美布汀与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应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真菌性食管炎发病率逐年升高,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提高对真菌性食管炎的诊断水平。方法 将12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找出三者之间的关联,对患者作出早期明确诊断。结果 临床表现与胃镜结果不成正相关,胃镜与病理成正相关。结论 真菌性食管炎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强调胃镜检查在真菌性食管炎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与机制.[方法]采用生长抑素、中药通里攻下等综合措施治疗AP 22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例.[结果]AP病程缩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SAP无一例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内镜及临床特征,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真菌性食管炎的患者66例,对比分析RA合并真菌性食管炎患者31例与单纯真菌性食管炎35例患者的内镜及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并发真菌性食管炎无消化道症状者占71.0%(22/31),非RA组为5.7%(2/35);RA组Ⅲ-Ⅳ级真菌性食管炎发病率58.1%(18/31),非RA组为28.5%(10/35);RA组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病例为100%(31/31),非RA组为5.7%(2/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合并真菌性食管炎多无消化道症状,对于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抑酸剂的高危RA患者应及时行胃镜检查从而保证RA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患者可得到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将符合RE诊断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为84.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RE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真菌性食管炎X线造影与内镜表现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食管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1].本研究旨在以真菌性食管炎的内镜分级表现为标准,对比观察各级真菌性食管炎的数字化x线造影表现,并探讨X线诊断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95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改变、病理、真菌培养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真菌性食管炎中>40岁以上者占72.63%,≤40岁者占27.37%;内镜下Ⅰ级者占31.57%,Ⅱ级占35.38%,Ⅲ级占27.36%,Ⅳ级占5.690%.以中下段多见.真菌培养中有白色念珠菌、克柔氏念珠菌、酵母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酿酒念珠菌等.结合原发病、诱因及真菌种类个体化治疗有效率达94.70%.结论 结合临床、内镜、真菌种类对真菌性食管炎应采取个体化治疗,临床中应注意对真菌性食管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真菌性食管炎内镜下及临床发病特点,总结诊断、治疗经验并提高对真菌性食管炎的认识。 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内镜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发现的40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胃镜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病理结果均由病理医师确诊。 结果40例均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其中,男28例(占70.0%),女12例(占30.0%),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在32~88岁之间(中位年龄64岁),30~50岁11例(27.5%),50~70岁20例(50.0%),>70岁9例(22.5%)。真菌性食管炎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25.0%)和反酸(35.0%),内镜下分型主要集中在Ⅱ型(67.5%),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最常见为糖尿病(40.0%),其次为溃疡性结肠炎(25.0%)。 结论真菌性食管炎以男性多见,确诊的主要方法为内镜表现加上病原学检查,最常见的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因此,一线治疗为氟康唑,在进行抗真菌治疗的同时需治疗合并的基础疾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尚缺乏共识,对于久治不愈者,应警惕HIV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患者21例临床资料,21例中早期诊断18例,手术中诊断3例;21例分别采用内科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手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治愈20例,死亡1例.3例复发,经保守治疗后治愈.误诊率28.5% (6/21),病死率4.7%(1/21).[结论]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临床症状复杂、误诊率高、并发症多、治疗棘手、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的内科综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不同级别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在我院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20例,根据内镜分级分为A、B、C、D四组,对应内镜分级(Los Angeles分级)A、B、C、D级,每组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予以奥美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加安慰剂(淀粉)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试验组100%,对照组100%;B组有效率:试验组100%,对照组100%;C组有效率:试验组95%,对照组80%,D组有效率:试验组90%,对照组72.5%.[结论]对于A、B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与单独运用奥美拉唑相比疗效相当,对于C、D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优于单独运用奥美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部分脾栓塞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32例脾功能亢进行部分脾栓塞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17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术后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17 d和12 d,体温达38C以上者分别占88.24%和73.33%,剧烈疼痛时间分别为5 d和3 d,腹水发生或加重者分别为5例和2例,出现胸腔积液者分别为3例和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可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脾栓塞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临床和内镜表现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238例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门诊患者166例,住院患者72例。结果2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2岁.男女之比为2.84:1。临床表现多样,有吞咽异物感、吞咽疼痛、吞咽不畅、烧心及胃灼热。真菌性食管炎分布范围最多在食管中下段,占40.8%。72例住院患者中58例用氢氧化铝凝胶联合氟康唑治疗2周,12例用制菌霉素治疗,2例用伊曲康唑治疗,停药一月后均复查胃镜。结果显示治疗显效率为76.39%(55/72),有效率为19.44%(14/72),无效率为4.17%(3/72)。氢氧化铝凝胶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食管炎的效果优于制菌霉素。结论真菌性食管炎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分布于食管中下段,抗真菌能有效地治疗真菌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3.
真菌性食管炎213例分析王玉梅,银德仁,高敬美,贾建红,金兰我院在1259例胃镜检查的病人中,选择性地对有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在胃镜下对病灶进行刷片活检及真菌培养,经证实诊断为真菌性食管炎213例(占16.9%),现分析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后诊断的650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纳入650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其检出人数呈逐年升高趋势,总检出率1.3%,但每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好发于男性,以40~60岁的患者多见,以上腹痛、胸骨后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全段食管,镜下Kodsi分级以Ⅰ、Ⅱ级为主,主要合并疾病为慢性胃炎,其中95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39例。 结论真菌性食管炎的检出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可为临床医师提供临床诊断决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判断的疗效及治疗后1年复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年后复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1.5%、79.1%,对照组为76.7%、53.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40 mg,每天早晨空腹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3次/d,饭前30 min服用.均治疗6周.治疗后行胃镜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基本方(党参、黄芪、桂痧枝、枳壳、乌梅、香附、延胡索、昆布、焦山楂等),配合西药多酶片治疗CAG 56例,并与西药治疗56例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CAG患者腺体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有抑制作用,能够促进其炎症的修复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AIDS)病人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内镜特点和相关因素,以期对AIDS病人并发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有所帮助。方法对该院1995-2008年间收治的716例AIDS病人中,经临床、内镜、病理确诊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3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相关因素做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AIDS病人内镜下均表现不同程度的食道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点片状白斑或白色伪膜。其中6例并发食道溃疡。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全部200个/mm3,病理检查均检测到真菌菌丝或孢子而被确诊。结论AIDS病人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主因,是艾滋病病毒(HIV)直接损害、免疫功能受损、机会性感染。真菌性食管炎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治疗放射性食管炎3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沙必利片与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60.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时间平均分别为15、32 d(P<0.05).生活质量情况比较:食量增加,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8.0%、50.0%;睡眠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4.4%、60.0%;治疗组治疗后体重、卡氏评分均比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等作用,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一定调节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血脂异常性急性胰腺炎(H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HSAP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胰汤鼻饲和大承气汤灌肠及芒硝全腹外敷;2组均治疗1~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腹痛缓解、腹膜炎体征消失、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生化指标(白细胞、淀粉酶、脂肪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三酰甘油、尿素氮、血糖、血钙及C反应蛋白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胃肠功能恢复及血生化指标等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HSAP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