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郭××,女,43岁,因全身弥散性风团伴发热于78年8月10日急诊入院。自述12天前,因十二指肠溃疡病发作用偏方痢特灵0.1克、维生素B_610毫克、维生素U100毫克口服,每天三次,连服13天,自感胃痛减轻,症状基本消失,自行停药。8月8日下午,全身皮肤发红,出现弥散性风团,痒伴发热,咽喉疼痛。以往患者常服维生素U及维生素B_6,从未出现不良反应,临床考虑此次为口服痢特灵过敏引起的延迟反应。  相似文献   

2.
肌注维生素B_(12)引起过敏性休克罕见。最近我们收治一例肌肉注射维生素B_(12)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女,37岁,农民。因四肢麻木2月余,伴失眠、心悸,于1993年11月7日来本所就诊。诊断:末梢神经炎、神经衰弱。患者带药回本村卫生所由乡村医生肌肉注射维生素B_(12) 250微克,同时口服维生素B_1 20毫克。约10分钟后,患者自诉胸闷、憋气、嗓子发紧、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全身出  相似文献   

3.
陈××,女,46岁,1979年8月13日患者因“肝病”在医疗站注射维生素B_(12)壹支后,立即感头昏、胸闷、气急,继之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当即注射肾上腺素后送来我院。体检:神志不清,全身紫绀,口溢粉红色泡沫,脉搏血压测不到,两肺广泛性水泡音,心音听不清。诊断:维生素B_(12)引起过敏性休克并发急  相似文献   

4.
目前常用维生素 B_(12)来治疗贫血及肝炎病例,但引起过敏反应者,国內外报告较少,笔者曾遇见1例,特报告如下:患者郝××,女性,36岁,已婚,职业干部。因患胃溃疡及慢性肝炎已数年,近10天来,因旧病复发,不能坚持工作,于1964年1月2日来院求医。给于维生素 B_(12)0.1毫克肌肉注射(本品为国营上海第一制药厂出品,批号63—11—12—15—13)。注射后5分钟左右,患者即头昏,眼花,心慌气急,继之冷汗淋漓,神智模糊不清,四肢厥冷,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4岁。因近日头晕、疲倦就诊。经检查无特殊发现。遂给维生素C200mg、维生素B_(?)20mg、谷维素20mg,每日3次;辅酶A50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于肌注辅酶A后5分钟,患者突然自觉头晕、恶心、喉部有窒息感,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皮肤鲜红并呈现广泛大片状风疹块,剧痒难忍,伴持  相似文献   

6.
链霉素所致过敏反应,国内外屡有报告,现将我院(站),所遇由于注射链霉素引超过敏反应及处理二例报告,资同道警惕。患者肖××,女性,13岁,学生,门诊号18779,住院号0136,因“急性扁桃体炎”就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此次选用链霉素0.33肌肉注射(未作皮试),注射后立刻自觉全身不适、头痛、呕心、归途中(约5—6分钟)上述症状加重,口周及全身发麻,头  相似文献   

7.
患者朱××,女性,37岁。因慢性脓血便,下腹疼痛二年,大便镜检查见阿米巴滋养体,诊断为阿米巴痢疾(慢性型),于65年4月7日住院治疗。入院后口服卡巴砷0.1克,土霉素0.25克,阿的平0.1克每天各三次,及维生素 B_1、C 等治疗。患者于第二天晚7时,突然烦燥不安、乱说乱动,并出现幻觉及幻听。患者  相似文献   

8.
大黄藤注射液为一安全、有效的中草药针剂,但笔者近遇一例门诊病人,因肌肉注射大黄藤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余××,女,29岁,已婚,农民,因下腹隐痛数月,疑诊为附件炎。在门诊注射室肌注大黄藤注射液1支(2ml)<云南省屏边县制药厂出品>,注射器为一人一药一具。注射后5分钟,患者觉不适,胸闷、气促、喘咳、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6个月,全身红斑,瘙痒3d于2001年7月10日入院。患者于20d前在外院检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亢,给予甲巯咪唑(他巴唑)20mg bid、维生素B_4 20mg tid po治疗。3d前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红斑,瘙痒,胸闷,气促。入院时查体:T 38.5℃,P 120次·min~(-1),BP 120/80 mmHg,全身皮肤湿润、多汗、可见大小不一的红斑、风团疹,均高出皮肤,划痕试验(+)。急查血象:WBC 1.6×10~9·L~(-1),N0.49,肝、肾功能检测无异常,血K~+ 2.06mmol·L~(-1)。入院诊断:甲亢(Graver病)、急性荨麻疹、低钾性麻痹。入院后,立即进行骨髓检查未见异常。停用甲巯咪唑,改用丙硫氧嘧啶150mg tid,普萘洛尔10mg tid 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特尔立)75μg皮下注射qd×2天,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600mg+10%葡萄糖酸钙约20ml静滴,qd,同时补钾。2d后查血象:WBC 7.6×10~9·L~(-1),N 0.76,L 0.24,血K~+4.5×10~9mmol·L~(-1),  相似文献   

10.
患者梁××,男,42岁干部。既往健康,因患中心性视网膜炎.口服VitC,B_1和滴注维脑路通400mg+5%GS500ml(40~50gtt/min)每日1次。第6次用药,当滴入400ml 左右时,患者出现头痛、胸闷、面色苍白、立即停药.体查未见异常。30分钟后自觉头部胀痛伴恶心、呕吐、面色发绀、高度烦躁.BP80/50mmHg,12小时后巩膜黄染,全身肌肉疲  相似文献   

11.
<正> 患者,女,47岁,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入院。1988年4月29日肌肉注射维生素B_1注射液,(蚌(?)生化制药厂生产批号:870303)约7分钟,全身寒战、恶心、呕吐、心悸、口唇轻度紫绀。15分钟后,全身大片荨麻疹出现,手足水肿。查体:体温37.2℃,脉搏100,呼吸24,血压110/70mmHg。治疗及护理:立即肌注盐酸肾上腺素1mg。19分钟后,症状未见好转,又肌注盐酸苯海拉明20mg及安痛定注射液2ml,5分钟后,寒战停  相似文献   

12.
患者李××,教师,患贲门痉挛已四年余,症状逐渐加重发展为持续性不缓解,食物反流严重,很少进入胃中,身体日益消瘦,精神疲乏,一年多未能工作,而于1980年8月试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以维生素B_1100毫克、B_(12)100微克交替使用,在内关、足三里穴隔天注射治疗,共15次,2.肌注黄芪每天1支共30天,同时服用参杞冲剂以补气运脾;3.口服安定  相似文献   

13.
患者黄××,女,63岁,因感冒,数天不思饮食,来到本县某村卫生室请求治疗。经检查:心率78次/分,体温38℃,血压110/70mmHg,稍有咳嗽,其余正常。患者要求给予“输液”,就诊医生随即给予50%的葡萄糖60毫升与维生素B_150毫克(2毫升),混合后静脉注射,给药毕约十分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在我部肌肉注射小诺霉素60u,注射10分钟后,患者自觉腹部烧灼感,全身瘫软,意志朦胧,面色苍白,出冷汗,轻度抽搐,继而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猩红样改变,伴搔痒、呕吐、腹泻。体检:血压14/9kPa。心率78次/分,呼吸32次/分。立即让患者平卧、给氧、保暖,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50mg,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ml加氢化考的松50mg,并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ml,加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_(?) 100mg。10分钟后患者精神好转,皮疹略退。20分钟后全身皮疹消失,抽搐停止,3小时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患者郭××,男性,18岁,本院战士。因发烧、头痛、咳嗽于1978年7月24日就诊。体检:体温38.5℃,咽部充血明显,心肺未见异常,全身无皮疹,血白分正常范围。当时正值本地区感冒流行,拟诊为“流感”。给予肌肉注射201—2注射液(即板兰根注射液)4毫升(每毫升含生药1克,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八○一○部队中药加工厂生产,批号19759)。患者离开门诊室约10分钟后感全身不适、瘙痒,呼吸困难而再诊。体检:患者烦躁,面部青紫,呼吸急促,面部及躯干散在性风疹块,心脏听诊正常,两肺布满哮鸣  相似文献   

16.
硫普罗宁口服致严重过敏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65岁。因右腰部、臀部疼痛1年,再发加重1d,于2002年7月1日入院。2年前体检时发现有高血压。但一直未作系统治疗,时有头痛、头昏、无心悸、胸闷。2002年6月17日因右上腹疼痛来院就诊,诊为肝吸虫病,肝功能示轻度受损,门诊予以硫普罗宁0.2g,bidpo治疗。自述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6.5℃,P82次·min-1,R20次·min-1,BP145/95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未触及肿大,神清,急性病容。血常规RBC4.59×1012·L-1,WBC6.7×109·L-1,L0.44,N0.56。入院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给予20%甘露醇、地寒米松、维脑…  相似文献   

17.
<正>一例16岁的男性患者,因全身乏力伴尿色深3年,近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精神不能集中,偶有反酸,呃气,无呕吐,胃脘部稍有不适,为求诊治来到我院。既往脾大及胆结石。门诊查血常规示:WBC 6.0×10~9/L,RBC 2.74×10~(12)/L,HB 90g/L, PLT 204×10~9/L,总胆红素126.7μmol/L,直接胆红素11.8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院应用维生素B_1B_(12)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对3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的选择:所有病人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急性期面神经炎,都具有口角歪斜,面肌麻痹。 应用方法及分组: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59岁,平均36.2岁;对照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20~54岁,平均35.6岁。两组应用强的松、地巴唑、加兰他敏,中药,维生素B_1、B_(12)肌注,治疗组如用维生素B_150mg、维生素B_(12)250mg医风穴位注射每2日1次。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4岁。因反复头昏、全身乏力20天,以贫血原因待查,于1999年4月23日入院。1年前,不明诱因四肢皮肤出现散在瘀斑,未引起患者重视。近半月,全身乏力,在外服中药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瘀斑消退,但全身乏力,纳差,厌食明显,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查血红蛋白61g/L,红细胞2.90×10~(12)g/L,血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4岁。因头晕、恶心、视物模糊、步态不稳、出汗、全身乏力、腹部不适两天,腰背臀部皮肤红肿1天,门诊以脑动脉硬化症收住内科治疗。查体:T36.8℃,P88次/分,BP 124/72mmHg。皮肤湿润,腰背臀皮肤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分布不均的红斑。红斑有轻触痛,大者5×6cm,小者0.5×0.4cm。心肺(-),肝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