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的毒性问题,系统了解中药毒性,消除对中药毒性误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介绍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以及中医药毒性理论,剖析当前中药中毒的根源,寻求解决方案。结果中医药有系统的毒性理论,明确的毒性分级和多样化的增效减毒方法,中药中毒问题的产生除了中药自身毒性,更多和用药不当相关。结论 "是药三分毒",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用药是问题关键,加强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学习,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中药中毒病例攀升”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原思通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579-582
目的 :论述中药毒性及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分析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及当前中药中毒病例攀升的原因。结果与讨论 :凡药皆有毒。用之合理 ,毒药可以医病。用之不合理 ,良药亦毒人。认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 ,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论述中药毒性及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分析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及当前中药中毒病例攀升的原因。结果与讨论 :凡药皆有毒。用之合理 ,毒药可以医病。用之不合理 ,良药亦毒人。认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 ,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药有没有毒和应当如何认识其毒性的问题一直是医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对中药毒性概念的认识、毒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降低中药毒性达到临床合理用药的目三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应重视中医药对中药毒性认识,充分合理地利用中药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对中药毒性反应及安全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及当前中毒反应病例增多的原因。指出凡药皆有毒。药效与毒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用之合理,可以治病;用之不合理,即会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主要中药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毒理作用进行了回顾探讨,认为要预防中药中毒事件的发生,需正确认识和合理控制中药的毒性物质基础;加强药政管理,规范中药材品名,强化质量控制;加强毒性中药的物质基础和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逐步明确各种毒性药物的安全剂量、中毒剂量、毒性反应及解救措施,使有毒中药的使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中药中毒事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认为使用中药安全无毒,特别对毒性中药的认识不足,是造成中药中毒事件的根源。虽然发生中药中毒的原因很多,但是,预防中药中毒的关键在于杜绝中药中毒的原因。综合各地区报道,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毒性与合理用药的临床概况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采用中药治疗后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中药毒性的主要因素及临床合理用药的方法。结果:120例中药中毒患者中,原因为未辨证施治70例(58.3%),炮制方法和用量错误造成中毒30例(25.0%),联合用药不当造成中毒15例(12.5%),其他5例(4.2%);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主要以炮制方法、用药方法及用药剂量有关。结论:造成中药使用发生毒性的因素较多,合理用药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萍  刘春卿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3058-3059
关于毒性中药的概念,《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定义为: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药物毒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指标.药物毒性对人体具有伤害性,一旦发生中毒,会使人体器官、组织发生严重病理变化,引起人体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对于西药不良反应带给机体的不良后果,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认为西药起效快,不良后果严重.在使用中药时,则多强调药食同源,尤其在使用毒性中药时对其毒性带给机体的不良后果认知不足.在实际应用中,加强对毒性中药的认知度,合理使用,分级并规范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剧毒中药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耿新生 《陕西中医》1994,15(5):232-232
<正> 毒性中药中毒事故常有报道,笔者认为对毒性中药中毒机理的认识至关重要,根据有关资料从成分、毒理作用方面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毒性中药而引起的中毒和死亡事故时有发生,而其中大多数是与毒性中药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有关。因此,加强对毒性中  相似文献   

12.
19种毒性中药的中毒症状及解毒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清  戴卫波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3055-3058
通过对19种常见毒性中药的中毒症状和解救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高对毒性中药的认识,保证临床使用毒性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有毒中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其救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中药是指具有一定毒性,超量或应用不当则易引起中毒,甚则危及生命的一类药物。应加强有毒中药的毒理及防治研究。现就常见有毒中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其救治措施作一阐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不良反应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又是很复杂的。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出现的频率日渐增高,人们对中药的毒性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加强中药的实验研究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高其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是医药工作者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药的毒性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克让 《中药材》1989,12(5):38-43
通常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毒性低,其实有毒中药的毒性并不低。由于有毒中药原植物不易鉴别,容易混淆,且品种繁多,加之剂量混乱,不易管理等因素,误服或超量服用有毒中药中毒或死亡事故,发生率远高于西药类似事故。仅乌头类中毒一项,已累计达700余人次,死亡近20人.湖南省1982年不完全统计中药中毒死亡12人。各地中药中毒事例屡有发生。因此应加强有毒中药的管理和研究。其中毒性分级的研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药中毒报道的思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中药中毒报道的思考岳凤先汪芳(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中药,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所使用药物的简称,应当按质量合格、用量合适、用法合理的原则使用,才会在临床上呈现安全有效的功效,正是基于此,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认识是毒性小。然而近些年来,关于中药中毒的报道却有增加趋势。此类报道,若仅起到提醒人们应重视中药中毒问题,显然是有益的;若招致人们对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乃至科学性的怀疑,甚至以致有的国家提出  相似文献   

17.
中药毒性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毒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论述“有毒中药”的三个不同概念,以明确对中药毒性的理解的根源。归纳毒性中药的分类,指出了中药的毒性有别于西药的化学纯品毒毒性中药的认识误区,临床中毒的发生亦有不同的原因,通过归纳总结初步提出了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种类有过敏反应、毒性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血液系统损害等,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有中药成分复杂、炮制不当或煎煮不到位、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不当、品种混乱或以假乱真、药物的固有毒性及用量不当、辨证不准,药不对证,广告虚假宣传误导、疗程过长,蓄积中毒等。人们应改变中药无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临床要合理正确使用中药治疗疾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毒性中药炮制法浅析湖南省汩罗市中医院(414000)周栋粱主题词中毒/毒性,中药炮制学毒性中药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服后易引起中毒或不良反应。中医用'毒药,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提出"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对毒性中药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毒性历史溯源与现代认识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东胜 《中草药》2011,42(2):209-213
中药毒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之一。从历史角度,对中药毒性认识进行文献溯源,对中药毒性涵义与分级的传统与现代认识进行比较与分析,提出中药毒性的传统性与经验性、客观性、概念的整体性及一定的可控性观点,建议应结合中医药理论与实际,整合与运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开创中药毒性研究的新思路,对全面认识中药毒性、加强中药毒性研究、促进临床毒性中药的安全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