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述红  刘翱  沈瑛 《西南国防医药》2013,(12):1379-138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1].由于COPD是具有肺和多种肺外效应的多系统疾病,故不同患者在临床表现、生理指标、影像学特征、全身炎症反应、频发急性加重、合并症和对治疗的反应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COPD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识别及分组(表型),能反映疾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就COPD高分辨CT(HRCT)表型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东霞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108-21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病症之一,其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近年来,COPD发病率成上升趋势。笔者2006—01—2009—10收治COPD患者24例,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衰病例分为治疗组55例及对照组57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炎,止咳化痰及抗心衰治疗措施。治疗组应用上述治疗方案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血浆脑钠肽(BNP)数值有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二者具有多项共同易患因素。一方面,COPD通过多种病理生理机制促进房颤的发生、发展,是影响房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可导致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合并房颤同样影响COPD患者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因此,房颤合并COPD使患者的治疗面临极大挑战。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房颤合并COPD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学机制、患者管理、转归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房颤合并COPD患者的多学科综合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通过双源CT与肺功能检查(PFT)数据对照分析,探讨CT肺气肿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31例为对照组。进行PFT检查,根据结果将COPD患者严重程度分组,同时进行双源CT肺部扫描,运用肺功能分析软件测定肺气肿指数(LAV%,即肺低衰减区占肺总容积的百分比),分析LAV%与PFT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的LAV%对照组(P0.05),COPD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组别LA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对于评价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重要意义,患者LAV%与COP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老年人群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反复,不仅增加其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及社会增添负担[1]。自护能力是指患者促进及维护身心健康所获得一种能力,是个体形成自我护理行为的基础[2]。COPD作为慢性终生性疾病,患者如拥有良好的自护能力,可促进其康复及提高其生存质量。相关研究指出[3],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不确定感可影响其康复效果,但关于其与COPD患者自护能力的关系目前国内报道较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疾病,临床通常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指导治疗.然而COPD患者在临床表现、疾病进展、治疗反应、肺功能下降程度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单一使用FEV1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将COPD进行分类及作为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手段,不能更好地反映COPD的异质性.近年来有学者试图通过不同的表型对COPD异质性进行描述和研究,认为COPD表型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就目前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临床常规应用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是否有气流受限。CT不作为COPD诊断和治疗的常规推荐方法,但随着发展,其在评估COPD患者肺部异常改变、并发症及肺功能方面具有优势。从4个方面对COPD的CT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而肺癌是影响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COPD重要的合并症。半数以上的肺癌病人合并有COPD,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COPD。多层螺旋CT是COPD和肺癌的重要诊断手段,对于COPD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及肺功能评价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多层螺旋CT在COPD合并肺癌研究中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我国目前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呼吸衰竭尤其肺性脑病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已取得肯定的疗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重度呼吸衰竭,尤其出现神志改变即合并肺性脑病的研究尚不多。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8月收治老年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8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耗费很高的、可预防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早期干预对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渤海湾两家医院COPD患者与非COPD患者1∶1配对研究,探讨该地区COPD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的人群防治COPD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霁峰  黄慧俐  俞洋 《西南军医》2012,14(3):449-450
目的通过对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肾功能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肾功能不全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1)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7例50~6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肾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2)对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依据COPD分期进行比较;(3)对肾功能异常的COPD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1)在观察组67例COPD患者中,肾功能不全总发生率26.87%,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2)出现肾功能不全的COPD患者,随COPD分期不同,肾功能分期存在统计学差异;(3)治疗前后,肾功能异常患者的肾功能随COPD的病情得到控制而有所改善。结论调查病例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情况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肾功能不全发病风险大于正常人群,进一步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存在一些共同的致病因素、相互影响的机体病理变化,同时COPD患者长期接受相关治疗也成为导致该类病患肾功能受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HRCT的表现来揭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进程,为临床及早干预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分析96例临床确诊的COPD病例的HRCT表现与56例无COPD病史的外伤病例作对照,从中央气道病变,外周气道病变,肺实质病变及肺血管病变等四方面来评估COPD的病理学改变。结果:COPD的中央气道T,T/D,Ai,WA%及TI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外周气道的显示率,肺气肿及“马赛克灌注”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RCT可以从影像学角度反映COPD的病理改变,结合肺功能检查,可更准确地揭示COPD的病程发展,从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利用影像学生物标记物来精确测量COPD的表型有助于患者分层,从而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及评估疗效。本文就CT、MRI对COPD定量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COPD表型的深入理解,以及为COPD的治疗决策提供定量影像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是一种以咳嗽咳痰、活动耐力下降、缺氧等症状为主的常见慢性疾病。相关研究表明,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因此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有研究显示,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指标,改善缺氧,提高肺功能。本研究采用HBO综合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48例,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实质和小气道损伤而导致慢性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以及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目前肺功能检查、肺核素灌注显像和MR灌注成像评估COPD均不能高分辨力显示肺解剖影像。而双源CT双能量肺实质灌注成像能够显示肺的解剖及灌注功能信息,可对肺气肿的部位与灌注缺损区精确配准,虚拟平扫影像可辨别COPD的类型及肺气肿的数量和大小,这对于COPD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就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在COPD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这份声明的目的是描述和定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CT影像进行观察与定量评估中确定的表型异常,同时有助于COPD病人治疗的个体化方案的实施。定量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持续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肺动脉高压PH)是COPD的重要并发症。COPD合并PH是指CO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用右心导管测得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25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mmHg,心输出量(CD)正常或减少[1]。2008年在美国Dang Point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肺动脉高压研讨会颁布的PH诊治指南,将COPD合并PH归类与第三组,即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PH[2]。  相似文献   

19.
运动疗法是运动康复的核心技术,通过特定的运动训练来恢复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运动疗法在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基础研究证据。以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及康复医学为基础,运动疗法在增强骨骼肌力量、质量,促进骨生长与骨形成,改善关节软骨、肌腱与关节囊韧带功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疗效。本文综述运动疗法在运动系统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需学监护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采用查阅文献结合病例分析,设药学监护组、对照组进行研究,依据COPD并发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特点,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有针对性提出用药建议。结果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学监护,降低了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同时患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实施的药学监护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到治疗效果,为医院药学的发展和临床药师的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