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1病例患者女,38岁,因"反复肛周包块疼痛伴流脓水5年"入院。5年前,患者月经期间出现肛周包块肿大,疼痛,月经后包块缩小,但疼痛无明显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期间可伴包块破溃、流脓血水。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均被诊断为"肛瘘",于2年前行肛瘘切除术,术中切除组织未送病检。术后患者仍反复出现经期肛周包块疼痛伴流脓血水。我院专科检查:膀胱截石位,肛门2点位距肛缘2  相似文献   

2.
<正>病例:女,59岁,因"右下肢酸胀18年,加重2个月"入院。18年前因右下肢酸胀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为骶前肿块,遂开腹行骶前囊肿切除术,病理结果为"骶尾部囊肿伴炎症,倾向皮样囊肿伴炎症"。术后随访半年囊肿复发,曾反复行B超引导下经肛周囊肿穿刺抽液等对症治疗。近2个月来病人右下肢酸胀症状加重并出现排便不畅。入院后体检腹部无阳性体征。肛检扪及直肠右侧壁有一直径约9 cm的外压性肿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可,指套无  相似文献   

3.
冯某某,男,26岁,河南人.因"肛旁肿痛反复发作6年"由门诊拟"肛旁脓肿"于2005年3月7日收治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无明显发热,当时予以口服消炎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此后每年发作2~3次,每次病发则予以消炎药物口服后症状缓解.2004年1月肛旁肿痛再次发作,症状较以往明显加重,肛旁压痛明显,伴发热39~40℃,继之出现黄白色脓液白肛内溢出,予以口服、静滴消炎药物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3岁,因“肛旁反复流脓7年余伴疼痛一周”于2008-05-29入院。患者七年前出现肛旁一硬结,数日后自行破溃流脓后症状改善,但肛旁反复流脓,大便时肛旁有肿物脱出,不能自行回纳,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疼痛加重,不发热,拟“肛瘘,混合痔”收入院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14岁。因肛旁流脓水3年就诊,入院诊断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局部检查:距肛门3cm6点位见一破溃口。可触及条索状物通向肛内,肛周及外阴皮肤溃烂严重。入院第2天,在骶管麻醉下行瘘道切除术,术中顺利,无不良反应,术后经抗炎及换药治疗,23d后创口愈合出院。1个月后,原切口处有一破溃口,带有脓性分泌物,用探针检查瘘道通向骶尾部,经X线检查示:骶尾部骨质未见破坏,诊断为骶尾部瘘。在骶管麻醉下行瘘道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骶尾部瘘。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1.1病历资料患者男,51岁,农民,因"肛周肿痛10余天,加重伴会阴、阴囊肿痛2天"于2016年4月8日就诊。患者就诊前10余天出现肛周肿痛,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4℃,无破溃流脓,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无明显缓解。就诊前2日肛周肿痛加重,并蔓延至会阴、阴囊及部分腹壁,伴高热,最高体温39.3℃,呈弛张热,于我科门诊  相似文献   

7.
骶尾部、肛周带状疱疹并发尿潴留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9岁.因反复排尿困难伴骶尾部、肛周疱疹2周,于2007年6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两周前无诱因下出现尿潴留予以导尿、留置尿管,1天后患者骶尾部、肛周相继出现带状疱疹,门诊给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尾骨骨折后骶尾部慢性顽固性疼痛的原因,评估采用改良切口切除尾骨骨折远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2-2020-04诊治的5例尾骨骨折后慢性顽固性骶尾部疼痛、肛周不适且非手术治疗欠佳的患者,采用臀部改良切口行尾骨骨折远端切除术治疗.结果 5例术中未出现直肠及神经血管损伤.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换...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5岁,教师。骶尾部疼痛不适8月,加重3月伴大小便困难2周。患者自1998年11月左右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骶尾部疼痛不适,无大小便功能障碍,双下肢活动正常,口服一般止痛药可好转,未予重视。3个月前自觉疼痛明显加重,大便干结,伴夜间持续疼痛影响睡眠,行走时疼痛加重。随到当地医院就诊,X线片、MRI均提示骶尾椎骨质破坏,较大软组织肿块。当地医院给予中草药和对症治疗。3月来症状逐渐加重,彻底难眠,行走困难。入院前2周出现大小便困难,无便血。再次MRI检查提示肿块较3月前明显增大,达10.5cm×7cm。要求入院手术治疗。查体,…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并发感染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介绍 患者女,23岁,未婚。10个月前在南京某美容门诊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双侧各注射75ml,术后2周左侧乳房出现红肿伴疼痛,在该门诊抗炎治疗后行第1次手术引流冲洗凝胶(具体不详),1周后伤口愈合,症状缓解。3周后症状复发,左乳出现红肿疼痛如前,再次抗炎、手术引流、换药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后因反复发作分别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1岁。因15年前被人踢伤骶尾部,后感排便不畅、疼痛,房事时骶尾部肛管处疼痛加重,多次就医无效入院。入院后查体,骶尾部无明显压痛。肛门指诊:距肛缘5~6cm处可扪及较硬骨性隆起,肛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X线骶尾侧位显示尾骨骨折成角畸形(陈旧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尾骨切除术,术后排便正常,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12.
骶尾部藏毛窦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4岁,因骶尾部肿痛、流脓水5年余,反复发作多次入院.患者6年前出现肛门后方骶尾部肿胀疼痛,挤破后流脓水,以后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7岁。因“痔注射术后肛门肿痛流脓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因“痔疮”于当地医院行消痔灵注射治疗后出现局部胀痛,于该院继续治疗,症状不缓解,疼痛逐渐加重,肛周出现红肿,肛门有脓液流出。于我院门诊检查后收入院。查体: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人内痔注射术,一般视为禁忌,但由于基层医院行内痔注射术前询问病史不仔细,导致术后继发肛周感染,仅采取简单的对症处理,而未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感染进一步扩大,形成肛周、尾骶部、腰骶部、髂腰部巨大脓肿,给进一步的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困难。1999年11月20日我科收治1例糖尿病人内痔注射术后继发肛周巨大脓肿,报告如下。患者女,33岁.因“内痔注射术后肛周、尾骶部、腰骶部肿痛,流脓伴发热半月”于11月20日入院。患者半月前因“痔疮伴出血”在某医院行“内痔注射术”,术后肛门周围、尾骶部肿痛,并逐日加…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5岁,长途客车司机,“反复肛周疼痛6个月,加重1周”入院。专科检查:肛门截石位肛缘6点处可见2.0cm×3.0cm红肿包块,波动(+)。肛门指诊:齿状线截石位6点处可触及内瘘口,骶尾部皮肤未见异常。骶麻下,以美蓝引导,顺利找到齿状线6点处的内瘘口。行脓肿及瘘一期切开。术中见美蓝向6点骶尾方向伸展,用探针引导,发现此窦道长约3.5cm,根部有大小约0.5cm×1.0cm感染性病灶,内有数根卷曲的毛发及坏死物质,并伴发炎性肉芽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4岁。因肛周肿痛、流脓水3个月以“肛瘘”收入我院。3个月前患者肛周出现一包块,肿胀疼痛,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肛周脓肿”予以切开排脓,术后切口缩小,但不愈合,时常流脓性分泌物。入院时见肛旁11点位距肛缘3cm处有一切口,未愈合,触之有硬索条通向肛内11点位肛窦区。行肛瘘瘘管切除术,术中见瘘道内残留有白色浑浊物,故取部分瘘管壁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示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转往外地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肛旁会阴部破溃、缺损、流脓1年余,于2016年2月6日就诊我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肛旁红肿,局部皮肤破溃流脓,初破溃部面积较小,未予重视。后破溃皮肤面积渐增大,破溃深度加深,流脓加重,伴有疼痛。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平素大便日行1次,质稍干,无便血。病程中无发热、畏寒,无腹痛、腹胀、腹泻,无黏液脓血便,无明显消瘦。饮食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性,32岁。因“骶尾部反复脓肿形成、破溃伴发热3年余”于2005年3月9日入院。每次起病初期,臀裂上方皮肤有黄色分泌物,无发热,无疼痛。随后多出现急性感染症状。曾误诊为肛瘘伴感染多次在外院行切开引流术,均于术后复发。本次因急性发作伴发热,骶尾部脓肿形成、破溃,胀痛,影响行走而入院。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0岁.因右上肢麻木半年,加重伴双下肢不完全瘫痪1周入院治疗.患者半年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疼痛,肢体无红肿、畸形,活动尚好.1周前上肢疼痛加重,并出现双下肢痛觉减退,之后逐渐不能行走.无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颈部无疼痛,活动好.16岁时曾行颈部肿瘤手术(具体不详).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33岁,因肛门疼痛3月,流脓半月以肛瘘收入院。无咯血、潮热、盗汗、纳差、乏力等症状,半月前疼痛处溃破流脓,疼痛减轻,溃口一直未愈。查体:肛门截石位11点肛缘外7cm处有一直径约1.0cm大小的溃口,挤压周围有少许清稀脓液溢出,无臭味。溃口与后正中肛缘间有一索状物,略有压痛。右后侧肛缘和后正中肛管略有压痛,未扪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