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临床上对失治、病程长者疗效较差,5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加灸的方法治疗本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均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男90例,女110例;年龄在4岁~66岁之间;病程最短者1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36~52岁,均排除颅内及其它部位病变,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采用中药祛风活络,活血化瘀、扶正止痉、养血安神、平肝息风,结合针灸及面部肌双重调理手法治疗。结果本组52例中痊愈:完全恢复正常,48例(92.3%);显效:口眼歪斜明显减轻,眼闭合稍差,进食时面颊少量存食物3例(5.7%);有效:口眼歪斜减轻,眼闭合露睛,进食面颊存较多食物1例(2%);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2.3%的患者达到痊愈。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1993年以来,应用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中,男12例,女3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5岁,以中青年居多,均为门诊病人。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临床主要症状:患侧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健侧,吹哨能力减弱或不能。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系风寒引起的局部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所致的一种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97例。全部病例均排除由其他原因所致的面瘫(手术损伤,脑部病变等),其中男41例占42%,女56例占58%;年龄最大73岁,最小4岁;病程1~7天63例,8~40天23例,40天以上者11例。 采用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WG-1五官科超短波治疗机,最大输出功率≥30W。两个直径约4cm的圆电拯置患侧的乳突区与耳前区,间隙1cm,  相似文献   

5.
面瘫又称周围性而神经麻痹或贝耳麻痹,它是一种非化脓性的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临床特点是 一侧面部表情肌发生急性麻痹。祖国医学称本病为“口眼喎斜”,病因是由于风中经络,筋脉失调所致。1 临床资料 近几年用透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最小16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1个月。全部病例均以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3例临床观察福州市公费医疗第二门诊部傅志辉,林晖福州市台江区牙病防治院陈远我们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3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9例,女性24例;年龄13~68岁,平均35岁。病程2天~3个月。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12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患者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期组(病程≤7 d)与恢复期组(病程>7 d),每组60例。均实施针灸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次数。结果急性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恢复期组80.0%,治愈患者治疗次数明显少于恢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经针灸治疗后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治疗时间,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近十年来应用氢溴酸山莨菪碱作穴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53例,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3例中,男61例,女92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64岁,其中20~40岁者134例,占87.58%;病程在半年以内者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穴位割治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16~72岁;病程1.5d~3个月.临床表现及体征:病初可有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闭目不全、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口角漏气,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减退.  相似文献   

10.
翟英  王燕 《河北医药》2000,22(6):461-461
我们自1985~1998年对周围性面瘫采用针刺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81例系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149例占53%,女132例占47%,年龄16~70岁,以20~55岁的青壮年为多,共194例占69%。1.2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为面神经炎所属的周围性面瘫(不包括外伤性面神经损伤)。多为发病1d~1周的急性病例,也有发病后做过其他治疗(中药、西药、割治、外贴药物等),2~12周而无明显改善的病例。1.3 诊断标准 本组面神经炎按其症状表现可分为三类情况。(1)轻度面神经麻痹:可见患侧额纹变浅,抬眉困难,眼睑闭合无力,鼻…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面神经麻痹多因面神经轴突变性所致,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笔者在门诊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采取高压氧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一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门诊患者,为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差者,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21—62岁,病程3—24个月。1.2诊断标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规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无明显好转,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睑裂变大,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患者不能蹙额、皱眉,眼睑闭合无力,闭合时露白,不能鼓腮、吹口哨,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饮水时口角漏水,食物停留于齿颊之间,瞬目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将其随机观察组(病程≤7 d)与对照组(病程>7 d),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2.2%,对照组痊愈率为57.8%,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给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宿丽心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57+174-157,174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1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8例,根据患病时间长短分为对照组(病程〉7d)和观察组(病程≤7d)各44例。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63.64%,观察组痊愈率为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针灸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恢复率和缩短病程,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麻痹有中枢型和周围型之分,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祖国医学称为“口服 斜”或“口僻”,属“中风范畴”。近年来,笔者用针刺加重庆特定电磁波辐射仪(TDP)照射对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均系门诊治疗,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0岁~65岁。病程3天~3个月。病位左侧者36例,右侧者14例,初起受风、受凉有外感症状者42例,发病原因不明6例,有外伤史者2例(1例为头皮裂伤愈后,1例为拨牙术后)。临床症状为1侧面肌肉麻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贝尔面瘫)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针灸及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面神经麻痹的积分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3个月综合治疗组的积分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经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100.0%(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1990-03-2004—10我们应用马钱子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3-56岁;3棚岁者24例,≥50岁2例。病程最长者3个月,最短者6d。本病的特点是起病急,多是风吹或受凉后起病,以后逐渐出现患侧面颊动作不灵,面部麻木、发胀。部分患者有患侧耳内、耳后、耳下疼痛感。查体可见病侧额纹、眉纹消失,眼裂增宽,鼻唇沟变浅,呲牙时口角歪向健侧,不能做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本病治疗应排除中枢性面瘫。  相似文献   

17.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9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陈舒,林忠豪我科应用电针及超短波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9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患者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29.5岁。病程1天~8个月,<2周1...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穴位割治配合中药外敷及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3例,男48例,女45例;年龄19~68岁;病程10h~4个月.所有患者均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TDP与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行TDP与推拿治疗。结果治愈51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神经、周围神经损伤后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感觉麻木或消失,汗腺停止分泌,神经营养障碍。肌电图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损伤的程度、预后评估临床治疗上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于病程第5—7d行神经、肌电图检查,记录患侧面神经各支诱发电位的传导速度、波幅以及所支配肌肉的肌电图情况,并与自身健侧作对照。结果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健、惠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损伤程度、预后评估、临床治疗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