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亚低温治疗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1 ] 。笔者医院于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7月对 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亚低温治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36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 ;年龄 1 5~ 6 8(平均 4 2 )岁。发生脑挫裂伤 2 2例颅内血肿 1 1例、脑干损伤 3例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评分≤ 5~ 8分 30例 ,≤ 3~ 5分 6例。全部患者在手术或保守治疗基础上进行亚低温疗法治疗。亚低温疗法均在监护病房内进行 ,室温控制在 1 8℃~2 1℃ ,相对温度保…  相似文献   

2.
2004~2007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54例,男40例,女14例;年龄19—76岁,平均58.6岁;入院时GCS3—8分;广泛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24例,颅底骨折并脑挫裂伤12例;其中手术36例,保守治疗18例。对照组54例,男42例,女12例;年龄21~72岁,平均56.4岁;入院时GCS为3~8分;广泛脑挫裂伤16例,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18例,颅底骨折并脑挫伤20例;其中手术39例,保守治疗15例。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我院于1997年6月~1999年6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58例,救治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8例,女20例,年龄6~65岁。重型颅脑损伤按GCS评分法,分两型:GCS3~5分为特重型6例、GCS6~8分为重型52例。1.2 致伤原因和类型 交通事故伤46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4例。闭合伤39例,开放伤19例。脑挫裂伤30例,并发颅内血肿28例(4例为迟发颅内血肿),其中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8例,脑内血肿9例,多发血肿5例。特殊类型损伤7例,其中并发颅底骨折8例,外耳道流血流液2例、鼻孔流血流液2例、肺挫伤3例、并发脾…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由多种因素造成脑缺血、缺氧 ,继发严重的脑水肿 ,这是患者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2 0 0 0年 10月—2 0 0 3年 3月 ,我科采用亚低温疗法对 4 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治疗 ,结果显示亚低温对减轻脑水肿有良好效果 ,可使患者安全度过脑水肿高峰期 ,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 4 2例 ,男 31例 ,女 11例 ,年龄 16~ 76岁。均于伤后 2 4h内入院 ,格拉斯哥昏迷分度 (GCS)评分 3~ 8分 ,保守治疗 2 3例 ,手术 19例。其中脑挫裂伤 19例 ;颅内血肿 16例 ,包括硬膜外血肿 5…  相似文献   

5.
1995年5月至1996年5月,我院急诊ICU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66例,其中重型12例,占18.1%。本文主要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管理的有关问题。 一、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20~24岁。其中颅内血肿4例,严重脑挫裂伤8例(包括原发性脑干损伤1例,所有病例GCS计分≤7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组织氧分压(Braintissue oxygen pressure-PbrO2)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重型脑外伤患者42例,分为亚低温组、对照组.亚低温组于伤后12h内行亚低温治疗(32~34℃),时程3~5天;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均持续监测PbrO2,并对不同时段PbrO2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和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GCS6~8分)患者于降温前、降温4h时段及复温后的PbrO2无显著差异(P>0.05),但亚低温组在降温24、48、72h时段PbrO2均低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患者各时段PbrO2无显著差异(P>0.05).亚低温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GCS6~8分)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降低了PbrO2;对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无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外伤病死率高 ,如并发颅内血肿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颅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目的是降低颅内压。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采用常规的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 ,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收到较原手术方式更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 7例符合入选条件的经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 ,随机分成引流组 (33例 )和非引流组 (34例 )。其中男 5 4例 ,女 13例。年龄 17~ 6 2岁。主要脑损伤类型为外伤性颅内血肿 4 6例 ,局部脑挫伤 2 1例。引流组平…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因死亡率高 ,后遗症重 ,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我们从 1 990年以来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早期应用高压氧 (HBO)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重型颅脑损伤 1 6 2例 ,根据统一标准诊断〔1〕,均经头颅CT确诊 ,用国际GCS评分为 3~ 8分 ,其中男性 1 1 7例 ,女性 4 5例 ;年龄 7~ 6 1岁 ,平均 31 4 8岁 ;车祸 97例 ,坠落 1 9例 ,砸伤 4 6例 ;开放性损伤 91例 ,闭合性损伤 71例 ,有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脑干损伤等 ;急诊手术 6 9例 ,择期手术 9例 ,非手术治疗 84例。1 …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虽然神经外科医生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治疗方法,但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仍然很高,治愈率偏低,预后不佳。现将我科1998年至2003年治疗的138例重型颅脑损伤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颅脑损伤重型患者入院时GCS≤8分者138例。包括特重度颅脑损伤GCS≤5分的47例。男性93例,女性45例。年龄5~77岁,其中20~50岁112例(81·2%)。开放性颅脑损伤3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07例。硬膜外血肿31例,硬膜下血肿23例,混合性血肿19例,多发性血肿24例,迟发性血肿6例。广泛性脑挫裂伤27例,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采用持续静点纳洛酮治疗的 6 0例重型颅脑损伤与 1997年 6月~ 1999年 6月间随机抽取的采用常规治疗的 6 0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纳洛酮治疗组 6 0例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14~ 6 9岁 ,其中脑挫裂伤 2 1例 ,颅内血肿 30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9例 ,对照组 6 0例 ,男 4 0例 ,女 2 0例 ,年龄 13~ 6 7岁。其中脑挫裂伤 2 2例 ,颅内血肿 2 8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10例。两组患者在GCS评分、受伤原因、临床特征方面具有均衡性。两组患者均满足 :入院时GCS…  相似文献   

11.
罗云 《中国厂矿医学》2002,15(2):128-129
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4例(治疗组),将1994年至1997年常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6例作对照组,旨在进一步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50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男39例,女11例。年龄7~62岁。损伤类型:开放伤12例,闭合伤38例。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22例。弥漫性脑……  相似文献   

12.
杨朝华  黄少伟  吴全理 《广西医学》2003,25(12):2557-2558
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占全身的 1 0 %~ 1 5 % ,仅次于四肢骨折。笔者在 1 997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应用额颞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4 9例 ,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1 9例。年龄 1 9~ 6 9岁 ,平均 39.5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32例 ,坠落伤9例 ,打砸伤 8例。 GCS6~ 8分 31例 ,3~ 5分 1 8例。双瞳孔等大 2 4例 ,一侧瞳孔散大 1 7例 ,双瞳孔散大 8例。额颞部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伤 5例 ,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伤1 4例 ,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 2 7例 ,双侧额颞部脑挫裂…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 ,改善脑缺氧 ,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 ,其护理质量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 1 999年— 2 0 0 1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1 78例 (GCS≤ 8分 ) ,其中气管切开 5 6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   5 6例气管切开病人中 :男 3 7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63岁 ;重型脑挫裂伤 1 6例 ,颅内血肿 1 2例 ,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 1 8例 ,脑干损伤 1 0例 ,最长带管时间 2 1 8天 ,最短带管时间 1 9天 ;发生感染 5例 ,占气管切开的 8.9%。护  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肺部感染。及…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本院对重型颅脑损伤住院病人采用亚低温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8年10月~2000年10月经CT确诊的重度颅脑损伤住院病人42例,其中脑挫裂伤15例,脑挫裂并发颅内血肿18例,原发脑干伤9例.年龄18~30岁26例,40~50岁8例,60岁以上8例.体温37~37.9℃ 24例,38℃以上18例. 1.2 分组方法本组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1例,除采用正常药物治疗外,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对照组21例,只采用药物治疗.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病情的程度上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重型颅脑损伤(GCS 3分8分)中治愈及好转29例(60.4%),重残7例(14.6%),植物样生存2例(4.2%),死亡10例(20.8%),其中GCS 3分5分的18例患者中死亡9例(50.0%)。结论:加强救治的各个环节,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营养,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 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临床研究证明,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残率[1]。我院于2004年9月~2005年12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74例,男51例,女23例,年龄17~68岁,平均47岁;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43例,颅底骨折并脑挫伤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行气管切开9例,GCS评分3~8分,平均5.6分,排除心衰、严重休克未纠正者。2.方法给予冬眠合剂微泵持续静脉滴注,待患者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后,采用HGT-200型亚低温治疗仪控温毯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温度设定为33~35℃,4~12 h患者肛温逐…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周元明 《广西医学》2000,22(4):790-791
重型颅脑损伤(GCS3—8分)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近年来,我院采用巴比妥疗法配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取48例入院GCS评分为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29~67岁,平均41.3岁。48例中行开颅血肿及脑挫裂伤灶清除者43例,非手术治疗5例。另以同时期收入院年龄、性别、伤情、GCS分值相当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对照组,对照组除未行巴比妥及机械通气治疗外其余处理与治疗组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报道亚低温脑保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GCS≤ 7分 )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与结果  5 8例为经亚低温治疗组 :病死率为 2 7 6% ;5 2例未经亚低温治疗 ,而采用常规治疗病死率为 5 3 8% (P <0 0 0 5 )。结论 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颅内压及脑缺血后的脑损害 ,减轻伤后神经功能障碍 ,减轻脑水肿和脑耗氧量 ,无任何副作用。作者认为 ,亚低温脑保护是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5岁;诊断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均≤8分。其中颅内血肿13例,脑干损伤1例,脑疝形成2例,脑挫裂伤10例。本组患者  相似文献   

20.
孙玲 《黑龙江医学》2003,27(12):924-924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此病发病率高 ,伤情复杂 ,病情多变。及时、有效、正确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 ,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将我院 1 995 - 1 0~ 2 0 0 3- 0 4收治 4 0 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情况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 32 1例 ,女 87例。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4 2个月。交通肇事致伤 2 0 1例 ,坠落伤1 34例 ,打击伤 4 6例 ,其它原因致伤 2 8例。按GCS评分 :1 5~ 1 3分 96例 ;1 2~ 9分 1 5 4例 ;8~ 6分 1 31例 ;5~ 3分 2 7例。颅内血肿 2 39例 ,脑挫裂伤 1 1 4例 ,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 1 1例 ,蛛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