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母、脐血中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含量与病情程度的关系以及母、脐血间有无差异。方法用日立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罗氏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28例、新生儿脐血清31例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脐血清各62例的钙、镁、锌、铁、铜血清含量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锌、钙、镁含量显著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铁、铜含量显著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重度患者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锌、钙、镁含量显著均低于轻度(P<0.01)、血清铁、铜含量显著均高于轻度(P<0.01)。②从正常孕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与脐血血清锌、铜、铁、钙、镁含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孕妇血清锌、铁、钙、镁含量均显著低于脐血清锌、铁、钙、镁含量(P<0.05),孕妇血清铜含量显著高于脐血清铜含量(P<0.01)。结论①血清微量元素锌、钙、镁的减少,铁、铜的升高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②无论孕妇机体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在病理状态下,都首先保证胎儿对锌、铜、铁、钙、镁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定地区学龄前儿童全血中锌、铁、钙、镁、铜、镉6种微量元素水平及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北京博辉创新光电技术股份公司生产的BH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和BH2100型金属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保定地区8 000例0.5~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末梢全血锌、铁、钙、镁、铜、镉含量的测定及6种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保定市区及农村0.5~3岁年龄组血锌含量平均值低于正常,血铁含量平均值各年龄组均低于正常,血钙、铜、镁含量平均值各年龄组均在正常范围,血镉含量平均值各年龄段均低于5.0 μg/L.(2)线性回归分析血锌与血铁回归系数为12.214,r=0.5278,P<0.001,说明锌与铁含量呈正相关.钙与锌、钙与铁、铁与铜之间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定地区0.5~6岁学龄前儿童全血中锌、铁含量偏低现象较为普遍,而钙含量则在正常浓度,血锌与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目前湖北宜都地区孕产期妇女微量元素缺乏情况,为孕产妇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及优生优育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孕产妇全血进行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期妇女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1.3%、21.1%、32.4%、0.3%、22.6%。结论湖北宜都地区孕产期妇女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以钙缺乏最为普遍,铁、锌次之,因此应加强孕产期妇女钙、铁、锌的合理补充.以保证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4.
宋俐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2):78-79
目的探讨儿童斑秃与血中7种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对118例斑秃患儿及100例正常体检儿童进行血钙、锌、铁、铜、镁、铅、镉测定比较。结果118例斑秃患儿血中钙、锌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0.05),血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铜、镁、铁、镉水平与正常儿童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儿童斑秃发病可能与血中锌、钙水平降低,血铅水平增高有关,排铅及补充锌、钙对治疗儿童斑秃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妊娠时母体血液生化发生各种适应性改变,除血容量,内分泌物质与激素等变化外,同时伴有铁、锌、钙、镁、铜等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1]。而微量元素与血铅的改变对母体新陈代谢调节更为重要。孕妇微量元素缺乏与血铅升高可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我们随机选择578例正常孕妇为检测对象,采用溶出分析法测定其孕妇全血中锌、铁、钙、镁、铜5种微量元素与血铅的浓度。探讨其缺乏与升高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该地区孕妇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掌握该地区微量元素的缺乏,制定干预措施,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184例妊娠妇女进行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金属元素检测.结果 184例妊娠妇女中127 例铜、锌、钙、镁、铁、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铜、镁缺乏比较少,铁缺乏较高,占48.4%,其次为钙缺乏占34.2%,锌缺乏占24.5%.结论 孕妇是微量元素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指导其合理饮食.根据全血测定结果,必要时孕中额外补充一定量的铁剂和钙剂,注意含锌食品的摄入,以保证各种微量元素的均衡摄入.  相似文献   

7.
儿童末梢血7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微量元素含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体弱儿童和多动症儿童锌、铜、铁、钙、镁、铅、镉7种微量元素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弱组儿童锌、铁、钙及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多动症组患儿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体弱患儿与锌、铁、钙、镁4种元素降低有关;患儿多动、易冲动、注意力下降、不合群等心理行为改变可能与铅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大连地区0~14岁儿童静脉全血中微量元素钙、铁、锌、镁、铜的含量。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289名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钙、铁、锌、镁、铜的含量。结果 1289名被测儿童中,锌缺乏444例,缺乏率为34.45%;铁缺乏299例,缺乏率33.98%;铜缺乏294例,缺乏率为22.81%;钙缺乏257例,缺乏率为19.94%;镁缺乏14例,缺乏率为1.09%。1岁以内儿童血铁缺乏率最高,为55.56%,其次是锌缺乏,为50.61%。结论 0~14儿童微量元素钙、铁、锌、镁、铜缺乏情况不同程度存在,提示应注重儿童营养,合理膳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使体内微量元素达到平衡状态,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血锌钙铁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末梢全血微量元素中的血锌、钙、铁均值及新生儿微量元素需要量的关系。方法 利用原子吸收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儿末梢全血的微量元素。结果 新生儿末梢全血微量元素锌、钙均值较低,血铁均值较高。结论 母乳中锌、钙的含量不能满足新生儿的需要,母体中得到铁的含量能满足6个月的需要。因此,锌、钙应在新生儿期补充,铁应在新生儿3~6个月时补充,同时还要做好孕期的营养指导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佝偻病与微量元素一附35例患儿6种微量元素分析李霞,汪珩,张德妹,彭彬为了探讨先天性佝偻病(下称先佝)与某些微量元素的关系,我们测定了出生7天内新生儿头发钙、磷、锌、铜、铁、镁6种元素的含量,以了解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对象选取我院产科分娩...  相似文献   

11.
粤西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或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原因,从而有效地避免其发生,并提倡科学育儿.方法 采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儿童手指血微量元素钙、锌、铁、铜、镁的值;采用BH2100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儿童血铅的值.结果 732例中查出缺钙164例,占22.40%,缺锌158例,占21.59%,缺铁136例,占18.58%,轻度铅中毒272例,占37.16%.缺钙、缺锌、缺铁及铅中毒的发生与年龄及饮食结构有关.缺锌可引起纳差、挑食、异嗜癖,经常上感、腹泻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结论 微量元素缺乏或中毒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手指血微量元素的检测简单易行,有助于儿童饮食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多动倾向儿童全血中六种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有多动倾向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探讨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水平与多动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有多动倾向的478名2~13岁儿童,按年龄段分为4组G1组,幼儿期(1~3岁)35例,G2组,学龄前期(4~6岁)180例,学龄期分为两组,G3组,为7~10岁228例,G4组,为≥10岁35例。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Cu、Zn、Ca、Mg、Fe、Pb等6种微量元素含量,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全血微量元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Zn元素和Ca元素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元素Cu、Mg、Fe、Pb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不显著。有多动倾向儿童的锌缺乏率很高,具体缺乏率G1组为40.0%,G2组为59.4%,G3组65.4%,G4组54.3%。钙缺乏率占第二位,具体钙缺乏率G1组为20.0%,G2组38.3%,G3组41.7%,G4组71.4%。各年龄组铅超标达22%以上,Ⅰ级铅过量占到绝大部分。结论锌元素的缺乏很可能是有多动倾向或多动症的一个重要因素,缺钙和低水平铅暴露也可能是促进有多动倾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近视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 2 0 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血清中锌 (Zn2 )、铁 (Fe2 )、铜 (Cu2 ) ,生化法测钙 (Ca2 )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血清中锌 (Zn2 )、铁 (Fe2 )、钙 (Ca2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 (P<0 .0 5 ) ,而铜 (Cu2 )的水平则高于正常人水平 (P<0 .0 1) ,且与近视的度数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的高低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肝硬变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02例肝硬变患血清中硒(Se^2 ),锌(Zn^2 ),铁(Fe^2 ),镁(Mg^2 )含量,并与62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肝硬变患血清中Se^2 ,Zn^2 ,Fe^2 ,Mg^2 含量减少(P<0.01),而铜的水平则显升高(P<0.01),Cu^2 /Zn^2 比值也显升高(P<0.01),结论:检测肝硬变患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遂宁市0~12岁儿童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其分析。方法采用天津兰标型微量元素分析仪(溶出伏安法)测定手指全血中微量元素钙、铁、铜、锌、镁、铅含量。结果926例儿童中,缺锌(24.1%)和缺钙(20.6%)分别占第1位和第2位,男、女儿童间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锌、钙含量差异显著(P<0.01);锌含量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钙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不同年龄组铁、铜、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应根据其不同性别、年龄有所侧重,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治疗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16.
吕高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05-3706
目的:探讨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测定2 200例达州地区0~7岁儿童末梢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的含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被检测儿童中缺铁居第一位(41.82%),缺锌居第二位(39.36%),微量元素钙、铜、镁无明显失衡。不同年龄组儿童锌、铁和钙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锌和铁的含量低年龄组低于高年龄组,钙的含量高年龄组低于低年龄组,不同性别组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迅速,易缺乏锌和铁元素,且年龄越小,越易缺乏。提示在达州地区的儿童保健中,应加强锌与铁的合理补充,提倡从婴幼儿开始补锌、补铁,对大龄儿童合理补钙。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儿保门诊营养喂养知识的宣教,在婴幼儿食谱中适量添加动物性食物,纠正小儿不良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7.
男性不育症患者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头发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方法用极谱分析法的模拟单扫描方式对发样进行Zn、Fe、Cu、Ca、Mg含量测定,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育症患者头发中Zn含量均低于生育组(P<0.01),而Cu则相反,Zn与精子密度、活动度呈正相关,而Cu则呈负相关;无、少精子组患者头发Fe和Ca含量与精子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育症患者Mg含量不论无、少精子组还是活动力异常组与生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发中微量元素Zn、Fe、Cu、Ca、Mg的含量对男性不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资木瓜的微量元素含量,为资木瓜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HNO3+HClO4对资木瓜进行湿法消解,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资木瓜中Fe,Ca,Cu,Zn,Mg等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资木瓜的Fe,Ca,Cu,Zn,Mg含量分别为48.55~89.52μg/g,3070.13~4020.02μg/g,1.64~6.56μg/g,12.83~16.03μg/g,3876.65~4967.94μg/g,回收率为91.14%~101.26%。结论资木瓜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Fe,Ca,Cu,Zn,Mg等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厚朴中Fe、Cu、Zn、Mn、Ca、Mg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6种微量元素的回收率在99.40%~108.00%之间,RSD≤1.86%。结论:厚朴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本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