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少产后出血率。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32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7570%,胎盘因素占12.5%,软产道损伤占9.4%,凝血功能障碍占1.5%,子宫破裂占1.6%。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年来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50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2%,胎盘因素占24%,软产道损伤占12%,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妊娠合并症及分娩中损伤。结论:产后出血是各种原因及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具体原因具体分析,综合用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了解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占产后出血的总数的70%-80%。现将我院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00例,发生率为6.56%。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41.02%,胎盘因素占38.11%,产道损伤占6.80%,凝血功能障碍占1.46%。不同孕周、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孕周、多胎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其中以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出血量最多,占产后24h总出血量的69.27%,产后2小时后占80.46%,产后出血约占因妊娠和分娩引起出血的母体死亡的25%,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45例产后大出血的病例出血原因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发生率和防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江西省德兴市妇幼保健院136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资料。结果:宫缩乏力99例,占72.8%;胎盘因素18例(包括胎盘粘连15例,附胎盘2例,嵌顿1例),占13.2%;软产道损伤9例,占6.6%;前置胎盘6例,占4.4%。阴道分娩123例,占90.4%;剖宫产13例,占9.6%。妊娠合并症26例,占19.1%;其中妊高症17例,占12.5%。产后2小时内出血114例,占83.83%;产后2~6小时出血14例,占10.3%。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娩后2小时内出血发生率高,阴道分娩高于剖宫产发生率,妊高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加强孕产期保健和妊娠合并症和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152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居我国目前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 2 %~ 3% [1 ]。1993- 0 1~ 2 0 0 2 - 12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 6 6 76例 ,发生产后出血 15 2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原因以及各种原因在产后出血中所占比率见表 1。由表 1可见 ,近 5 a较前 5 a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原因最常见的是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占产后出血的 73.7% ,与教科书上所说的 70 %~ 80 %基本一致。在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中 ,多为阴道壁侧切口向上延裂 ,缝合时未发现粘膜下方的深部裂…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发生产后出血的26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12月25日至1997年12月25日为第一阶段;1997年12月25日至2002年8月25日为第二阶段。分析两阶段产妇出血量、出血原因及剖宫产率,结果:第一阶段分娩总数4909例,剖宫产540例.剖宫产率11.00%,发生产后出血147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99%。第二阶段分娩总数3733例,剖宫产522例,剖宫产率为13.98%,发生产后出血121例,占同期分娩总数3.24%。26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168例,占62.7%,胎盘粘连70例,占26.1%,胎盘植入3例,占1.l%,产道损伤17例.占6.3%.凝血功能障碍10例,占3.7%。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剖宫产率增高,可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杨婷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086-1087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产后出血一般医院妇产科都能应对处理,  相似文献   

10.
146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雪霞 《护理与康复》2003,2(4):238-239
目的:分析146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5月本院146例产后出血护理资料,对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引起出血的各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病率7.83%,高于文献报道。146例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90例,占62%;软产道损伤29例,占20%;胎盘粘连19例,占13%;其它8例,占5%。结论:产前护理评估和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出血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产后随访纠正继发性贫血是产后出血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115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11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20%。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71.30%),其次是胎盘因素(16.52%)、凝血功能障碍(7.83%)及软产道撕裂(4.35%)。结论对易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预防在先,加强产前保健及产程观察及产后监护,对已发生产后出血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加强护理,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7年1-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12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75.0%),胎盘因素(15.3%),软产道损伤(8.9%),凝血功能障碍(0.8%)。结论做好产前心理护理、产时和产后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厉勇  肖琨  唐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7):2063-2064,2067
目的 了解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产妇因产后出血的输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因产后出血给予输血治疗的产妇63例.结果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分别占33%和27%.用血情况为出血量小于800 mL的产妇输注悬浮红细胞、全血、血浆和机采血小板量分别为25 U、200 mL、1 000 mL和3个治疗量;出血量800~2 000 mL的产妇输注悬浮红细胞、全血、血浆、冷沉淀和机采血小板量平均为47 U、1 000 mL、2 600 mL、10 U和1个治疗量;出血量大于或等于2 000 mL的产妇输注悬浮红细胞、全血、洗涤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和机采血小板量分别为188 U、8 300 mL、2 U、12 850 mL、24.5 U和1个治疗量.产后24 h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检查结果,出血量小于800 mL的产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分别为2.64×1012/L、78 g/L和0.22;出血量800~2 000 mL的产妇分别为2.45×1012/L、70 g/L和0.19;出血量大于2 000 mL的产妇分别为2.56×1012/L、75 g/L和0.21.结论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产妇产后出血的输血治疗不太规范,应针对产妇出血量及出血情况的不同,分别选择合理、有效的输血方案,重视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2000~2008年在我院分娩,其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28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51%。母乳喂养与否,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娩方式不同,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蜕膜残留和胎盘胎膜残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03例产后出血患者,收集其产后出血相关资料,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总结在产后出血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治愈率为99.1%,经精心治疗护理后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及时实施临床妇幼保健干预,可以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后出血治愈率,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晚期产后出血76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1998~2007年我院收治的76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31%。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宫腔感染及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以清宫为主,加强产褥期护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当这些患者合并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时,往往需要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由此容易导致真菌性肠炎(fungi intestinal catarrh,FIC)的发生,出现顽固性腹泻,而频繁的粪便刺激极易使肛周皮肤出现潮红、变薄、破溃,增加患者痛苦及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科紧急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7例因产后大出血而紧急子宫切除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7例孕产妇均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其中紧急子宫全切除8倒,子宫次全切除19例,1例因术后发生阴道残端渗血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6例治愈,治愈率为96.3%;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因素(59.3%)及软产道损伤(22.2%)。结论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紧急子宫切除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止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六盘水地区2015年至2020年孕产妇死亡评审进行调查,了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六盘水市妇幼监测报告系统收集的2015年至2020年六盘水地区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计算病死率及变化趋势,总结六盘水市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死因构成情况。 结果2015年至2020年六盘水市报告显示孕产妇死亡51例,年平均病死率为20.45/10万;病死率每年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7.01%;死亡原因中前3位分别为产后出血13例(25.49%),羊水栓塞6例(11.7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11.76%),可避免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36例(70.58%)。 结论2015年至2020年六盘水市孕产妇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孕产妇的死亡情况仍然需要重视,医疗机构需要加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及产科合并症的救治能力,同时提高孕产妇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103例产后出血患者,收集其产后出血相关资料,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总结在产后出血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 产后出血的治愈率为99.1%,经精心治疗护理后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及时实施临床妇幼保健干预,可以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后出血治愈率,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