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足月妊娠产妇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促使硬膜外静脉丛血流增加,血管扩张,穿刺针和导管可直接损伤硬膜外血管[1]。剖宫产产妇硬膜外置管损伤血管或误入静脉的发生率为1.3%~15.7%,置管损伤血管后可直接导致局麻药毒性反应,麻醉效果欠佳[2],甚至发生硬膜外血肿和严重的神经并发症。本研究观察硬膜外预充生理盐水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硬膜外置管时对血管损伤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硬膜外预充生理盐水对置管诱发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单胎足月妊娠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患者1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7~33岁,体重66~75 kg.随机分为3组(n=50),Ⅰ组直接置入硬膜外导管,Ⅱ组和Ⅲ组在硬膜外置管前通过硬膜外针注射0.9%生理盐水或含肾上腺素(1:200 000)的生理盐水5 ml,注射完后保持注射器压缩针栓20 s,使液体充分扩散.记录置入硬膜外导管时硬膜外穿刺针针尾见淡红色血水、硬膜外导管回抽见淡红色血水、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从导管回抽出新鲜血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尾见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硬膜外导管回抽见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1);Ⅱ组和Ⅲ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预充生理盐水5 ml可有效预防置管诱发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血管的损伤.1∶200 000肾上腺素并不能进一步预防置管诱发的硬膜外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30例剖宫产患者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局麻药采用0.75%布比卡因1ml,观察其麻醉效果,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30例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肌松好、起效快、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结论:采用CSEA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作为剖宫产麻醉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孕妇在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0%~45%,血容量平均增加约1500 ml.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下肢静脉血通过椎管内静脉、椎管旁静脉和奇静脉回流,引起椎管内静脉丛充血扩张,硬膜外间隙变窄,硬膜外置管时误入血管的发生概率达:10%~20%[1-2].剖宫产术中椎管内麻醉时需调节麻醉平面,且术后常常需要硬膜外镇痛,而置管误入血管是麻醉与镇痛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准确的硬膜外置管至关重要.本研究拟探讨硬膜外预先注射生理盐水对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置管误入血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孕妇在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0%~45%,血容量平均增加约1500 ml.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下肢静脉血通过椎管内静脉、椎管旁静脉和奇静脉回流,引起椎管内静脉丛充血扩张,硬膜外间隙变窄,硬膜外置管时误入血管的发生概率达:10%~20%[1-2].剖宫产术中椎管内麻醉时需调节麻醉平面,且术后常常需要硬膜外镇痛,而置管误入血管是麻醉与镇痛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准确的硬膜外置管至关重要.本研究拟探讨硬膜外预先注射生理盐水对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置管误入血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孕妇在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0%~45%,血容量平均增加约1500 ml.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下肢静脉血通过椎管内静脉、椎管旁静脉和奇静脉回流,引起椎管内静脉丛充血扩张,硬膜外间隙变窄,硬膜外置管时误入血管的发生概率达:10%~20%[1-2].剖宫产术中椎管内麻醉时需调节麻醉平面,且术后常常需要硬膜外镇痛,而置管误入血管是麻醉与镇痛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准确的硬膜外置管至关重要.本研究拟探讨硬膜外预先注射生理盐水对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置管误入血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报道,快速输注胶体液共同负荷和预负荷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相似[1,2].本研究探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晶体液预负荷联合快速输注6% HES 130/0.4共同负荷复合小剂量麻黄碱对预防硬膜外麻醉后产妇低血压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60例剖宫产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临床观察,旨在观察腰麻麻醉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做一初步评价。1 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拟行腰横切口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术前肌注鲁米那0.1,阿托品0.5mg。麻醉前静脉置穿刺针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均采取左侧卧位,选择L2~3穿刺内针25号腰穿针,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射0.75%布比卡因7.5mg后硬膜外置管4cm。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剖宫产手术。方法经第2~3腰椎行CSEA,0.5%布比卡因2~3 ml,或0.75%布比卡因1.8 ml+50%葡萄糖0.2 ml行腰麻,1.5%利多卡因,3~13 ml行硬膜外麻醉。结果CSEA效果较单纯硬膜外麻醉为好。结论CSEA较单纯硬膜外麻醉降低了麻醉的失败率,并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局麻药用量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妊高征(PIH)是妊娠中晚期发生的严重威胁母胎安全的疾病.研究表明,PIH是一种自由基代谢失调、氧化,抗氧化失衡及其所致的血管内皮系统损伤引起的复杂病理状态[1,2].研究表明,腰段连续硬膜外阻滞对PIH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腰段硬膜外阻滞可减轻患者围术期过度应激反应[4].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腰段连续硬膜外阻滞对PIH大鼠子宫和胎盘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PIH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了硬膜外麻醉(EA)和CSEA剖宫产手术各60例,ASAⅠ-Ⅱ级,EA(A组)使用2%利多卡因,CSEA(B组)使用0.75布比卡因1ml+25%葡萄糖0.2ml混合液,两组均观察麻醉平面达到T8时间、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胎儿娩出时麻醉平面、术中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SEA组麻醉平面达T8时间较EA组明显缩短(P<0.05),导致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明显差异;CSEA组麻醉效果不完善例数,术中牵拉反应例数明显低于EA组(P<0.05);EA组低血压例数明显低于CSEA组(P<0.05);术后随访CSEA组无头痛等并发症。结论:CSEA起效迅速,用药最少,阻滞效果完善,特别适用于急诊和肥胖产妇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2.
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效果完善和术后可行硬膜外镇痛等优点,广泛用于剖宫产术麻醉,但由于交感神经阻滞和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可导致母体低血压,使胎盘血液灌注减少,有导致胎儿缺血缺氧的风险.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患者低血压的常用药物[1-5].有研究表明,与去氧肾上腺素比较,麻黄碱更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通过刺激胎儿体内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而促进葡萄糖无氧酵解,可导致胎儿酸中毒[6-7];但是有研究持相反观点[8].本研究拟比较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用于防治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患者低血压时对脐动脉血流和胎儿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兼有腰麻(SA)和硬膜外阻滞(EA)的双重优点,其操作方法大致有三类,即一点联合穿刺法、两点穿刺法和“针内针”法,本文作者采用普通硬膜外针穿刺置管和5G腰穿针腰麻相结合的一点穿刺改良方法(见附图),经临床使用于58例下腹部手术,取得较好效果,并显着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4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既发挥了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硬膜外给药延长麻醉时间,还可施行术后镇痛。我们将CSEA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时的效果。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TAP阻滞麻醉,B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超声引导TAP阻滞麻醉,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记录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疼痛评分以及术中牵拉反射发生率,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结束后2小时、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疼痛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结果 B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MAP、HR的变化以及疼痛评分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小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患者术后4—36小时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镇痛泵按压次数也少于A组(P0.05);B组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明显提前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时成功率高,麻醉效果更加确切,不良反应少且术后持续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硬膜外血液补丁( EBP)预防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CSEA)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E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产妇采用25G/18G腰-硬联合穿刺针行CSEA.手术结束后E组自硬膜外导管注入自体静脉血7.5 ml后拔出,C组患者直接拔除硬膜外导管.记录术后1~5 d硬脊膜穿刺后头痛( PDPH)的发生率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果 E组PDPH的发生为4例(2.7%),略低于C组的11例(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均未发生硬膜外脓肿、蛛网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EBP不能有效预防剖宫产CSEA后头痛,无预防性应用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对剖宫产术患者腰麻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60例,年龄24~30岁,体重59~73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射规定剂量的0.75%布比卡因后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75%布比卡因。按序贯法进行试验,设定布比卡因的起始剂量为9 mg,剂量梯度为1.5 mg,若上一例有效,则下一例递减一个剂量梯度,若无效则下一例递增一个剂量梯度,蛛网膜下腔阻滞有效的标准为注射布比卡因后20 min内阻滞上平面达T5。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ED50。结果A组布比卡因的ED50(5.8 mg)低于B组(8.1 mg),两组比值为0.72,95%置信区间为0.27~0.98,区间范围不包括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可增强剖宫产术患者腰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是80年代新发展的一种麻醉方法。它兼有腰麻(SA)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作用时间长且能术后持续镇痛等优点。本文旨在比较评价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毒副作用。 1 资料方法 1.1 选ASA(Ⅰ~Ⅱ)剖腹产60例。年龄21~33岁,随机分为2组:A组:(CSEA)30例,B组:(CEA)30例。两组均手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3mg。A组先行T_(12)~L_1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3cm后,于L_2~L_3实施腰麻,注入重比重布比  相似文献   

19.
<正>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以起效迅速、镇痛、肌松效果确切,便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而逐渐被广泛用于下腹部及盆腔手术,可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我院2006-06~2010-01对50例联合应用布比卡因腰麻与硬膜外麻醉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比较,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术中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把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5月所行400例剖宫产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CSEA,B组用EA。观察新生儿出生时1、5、10minApgar评分。结果A组与B组在新生儿出生时1min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可快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减轻对新生儿的影响,可视为急诊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