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焦虑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焦虑的产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手术后进行化疗的306例乳腺癌患者,发放根据焦虑自评表(SAS)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总结归纳。结果 本组患者焦虑抑郁者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病情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和家庭支持因素、婚姻状况、对化疗方式不了解、医院环境及医护态度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咨询、治疗、护理是其主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每一疗程焦虑、抑郁的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94名采用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在其手术后化疗前和每次化疗结束后5~7 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水平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在手术后化疗前最为严重,至第1次化疗结束后呈下降趋势,但是第3次化疗后再次加重,此后逐渐下降。在化疗期间焦虑和抑郁总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625~0.908(P值均<0.05),并且每一疗程均有不同的因素影响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其中在第3次化疗后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最多,分别是悲伤、疼痛、疲乏、苦恼、健忘和悲伤、疼痛、麻木感、昏昏欲睡。结论:应加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做好每一疗程相关症状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和针对性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3.
吴敏  屈桂超 《吉林医学》2011,(29):6243-624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将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实施患者和家属的个性化健康教育。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院时和术后1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健康教育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焦虑、抑郁各方面的指标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方面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王建英 《当代医学》2009,15(31):125-12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的发生率。方法应用医院焦虑及抑郁测定表(HAD),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本院乳腺癌术后患者56例为调查对象。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症状。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引起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燕 《黑龙江医学》2023,47(6):724-726
目的:探讨住院骨折患者并发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5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住院骨折患者和3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受试的研究对象,住院骨折患者归为观察组(n=126),健康体检人员归为对照组(n=32)。调查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的焦虑、抑郁平均分,发生程度以及发生率,对可能影响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平均分、抑郁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6、2.371,P<0.05)。观察组轻度抑郁发生率、中度抑郁发生率、重度抑郁发生率、抑郁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4,P<0.05);观察组轻度焦虑发生率、中度焦虑发生率、重度焦虑发生率、焦虑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6,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大龄、女性、已婚、住院时间长、健康状况差是影响住院骨折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骨折患者合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中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艾司氯胺酮L组(0.15mg/kg)、M组(0.30mg/kg)、H组(0.50mg/kg)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各24例,在麻醉诱导时给予。记录术前1天(D1)、术后1天(D2)、术后3天 (D3)、术后5天(D4)、术后7天(D5)的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scale,SAI)评分、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ontgomery depression scale,MADRS)评分;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手术时长等数据。记录从麻醉结束至拔管时间,记录术后PACU停留时间、术后24h内谵妄、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头晕、嗜睡、镇痛补救率。结果 D3时,H组较其他3组有更低的SAI评分(P<0.05);与D1时比较,C组、L组、M组的D4、D5时SAI评分明显下降(P<0.05);H组D3、D4、D5时SAI评分下降(P<0.05);D3、D4时H组MADRS评分较另外3组降低(P<0.05);与D1时比较各组的MADR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P<0.05);H组瑞芬太尼消耗量较其他3组降低(P<0.05);4组患者术后谵妄、PONA、补救镇痛、头晕嗜睡、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中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3天的SAI及MADRS评分,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 胸痛患者是焦虑、抑郁的高发人群,但胸痛患者中焦虑、抑郁与冠状动脉病变、胸痛病因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明确。目的 探讨胸痛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性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以胸痛为主诉且收入心内科诊治的310例患者作为胸痛组,胸痛组患者又分为冠心病亚组和非冠心病亚组,无焦虑和抑郁亚组和有焦虑和/或抑郁亚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无胸闷、胸痛等不适主诉的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详细询问胸痛组患者的病史,记录胸痛特征,采用广泛性焦虑症状量表-7(GAD-7)评估焦虑状况,采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患者抑郁状况,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胸痛组和对照组、非冠心病亚组和冠心病亚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无焦虑和抑郁亚组与有焦虑和/或抑郁亚组患者胸痛特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胸痛病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胸痛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胸痛组焦虑、抑郁、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非冠心病亚组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冠心病亚组(P<0.05)。无焦虑和抑郁亚组与有焦虑和/或抑郁亚组患者胸痛病程、发作时间、活动相关气促、合并多种症状、服扩血管药物0.5 h内好转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胸痛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焦虑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生活压力大、社会支持少,有吸烟史有利于减少焦虑(P<0.05);与抑郁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胸痛病程长、合并多种症状、失眠(P<0.05)。结论 胸痛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生活压力大、社会支持少、胸痛病程长、合并多种症状、失眠的患者需警惕合并焦虑、抑郁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焦虑及抑郁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焦虑及抑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11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分析其焦虑及抑郁影响因素。结果:11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存在焦虑27例(24.32%);抑郁患者48例(43.24%);同时存在焦虑及抑郁患者18例(占16.22%)。患者家庭年收入<5万元87例中焦虑及抑郁患者分别为25、42例,≥5万元24例中焦虑及抑郁患者分别为2、6例,2组恶性肿瘤患者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差异明显。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Karnofsky(KPS)评分<90分3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焦虑及抑郁患者分别为15、21例,KPS 评分≥90分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患者分别为12、27例,KPS 评分不同的2组患者中焦虑及抑郁发生率亦明显不同。27例血液肿瘤患者中抑郁患者9例,比84例实体瘤患者中抑郁患者18例抑郁发生率亦明显增高。结论:焦虑及抑郁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均较高,家庭年收入越低,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越差,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越高;血液肿瘤则较实体瘤患者更易合并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评价.方法 选取5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等指标结果 .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2.01±1.11)分和(31.14±1.07)分,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48.77±1.70)分和(48.23±1.25)分;两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提升护理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9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对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9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有21.70%存在焦虑,23.26%存在抑郁。文化程度、家人支持与患者焦虑相关(P0.01);性别、文化程度、家人支持、医疗负担、纽约心功能分级与患者抑郁相关(P0.05);性别、文化程度与患者焦虑合并抑郁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与多种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加强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综合性心理干预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方法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编问卷、Herth希望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81名已婚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评估,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化疗期乳腺癌抑郁焦虑共病患者(HAMD评分≥8且HAMA评分≥7)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和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患者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以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Herth希望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免疫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干预组Herth希望评分(33.94±8.26)较对照组(24.74±6.96)显著增加,HAMD评分(15.78±5.24)较对照组(24.66±5.23)显著减少;化疗前后2组CD3+、CD4+、CD4+/CD8+、NK细胞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可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提高希望水平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及心理伦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正常人群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别,为心理伦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和正常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心理问卷和心理量表测试,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一次性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2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试及评定,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并提出伦理对策。结果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的高于正常人群(P〈0.05),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分别为89%和18%(P〈0.05),心理伦理治疗势在必行。结论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心理伦理方面的干预,以减轻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人抑郁焦虑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及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焦虑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和神经心理学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对病人心理护理。方法:要求病人在清醒、服药后采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由医生、病人、家属、护士共同完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回归分析发现PD患者伴发的抑郁和焦虑与病程运动障碍程度(UPDRS)、认知障碍呈正相关:PD人UPDRS、年龄对发生焦虑、抑郁危险因素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D人、认知损伤程度、UPDRS、病程对发生焦虑危险因素大于1。结论:重视P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变化,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深圳宝安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深圳宝安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以便确定高危人群,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3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同非乳腺癌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其妇科史、肿瘤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史、服用避孕药物史、吸烟史及饮酒史等。结果 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流产次数多,服避孕药及被动吸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哺乳是保护因素。月经初潮年龄、第一胎生育年龄及饮酒嗜好与乳腺癌发生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结论 深圳宝安地区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及流产次数多。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评价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作用。为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eta-analysis分析方法对我国1990年-2000年间公开发表的十篇有关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危险因素为乳腺炎史,乳癌家族史,初产年龄晚,初潮年龄早及服胳臂 孕药史,它们与乳腺癌OR分别为4.31(3.21-5.76),4.36(2.46-7.75),1.50(1.24-1.81),1.50(1.05-2.16),1.51(1.07-2.13)。哺乳为保护因子OR为0.64(0.50-0.83)。结论:乳腺癌与乳腺炎,乳癌家族史,初产年龄初潮年龄有密切联系,哺乳对乳腺癌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对患者疾病的了解程度、焦虑、抑郁状况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97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胸外科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他们的一般资料、疾病及心理治疗的了解程度、焦虑状况、抑郁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 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焦虑标准分为35~61(47.50±6.59)分,抑郁标准分为38~59(51.33±5.27)分,焦虑标准分与对患者疾病了解程度、是否希望共同参与患者的心理治疗均呈正相关;抑郁标准分与觉得患者是否有必要接受相关心理治疗、觉得自己是否有必要接受心理治疗均呈负相关.结论 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水平与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对心理治疗的认识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心理障碍状况以及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男性50例,女性30例)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SDS、SAS总平均分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女性较男性更明显(P<0.05)。慢性肺心病患者PaO2高于60 mm Hg,与PaO2小于60 mm Hg比较,两组间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CO2高于50 mm Hg组与PaCO2小于50 mm H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心理辅导治疗应作为慢性肺心病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衰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共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焦虑、抑郁评估。并对焦虑抑郁共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301例心衰患者中,存在焦虑者124例(41.2%),抑郁者177例(58.8%),焦虑抑郁共病者98例(32.6%)。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居住农村、家庭支持差、纽约心功能(NYHA)Ⅳ级、近一年心衰住院次数≥3次的心衰住院患者伴发焦虑可能性更大;家庭支持差、初等及以下学历、NYHA心功能Ⅳ级、偏瘦/正常的心衰住院患者伴发抑郁可能性更大;焦虑和抑制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Y=0.61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中,女性患焦虑抑郁共病的风险是男性的2.045倍,NYHA心功能Ⅳ级患者是Ⅱ/Ⅲ级患者的1.955倍,过去一年心衰住院次数≥3次患者是1~2次患者的2.288倍。结论焦虑抑郁共病在心衰住院患者中患病率高,需要重视心衰患者尤其是高危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胃癌患者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本文探讨心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92例伴发焦虑抑郁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8例),心理干预组接受心理干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作为治疗效果的测查指标。结果:心理干预组抑郁指数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39.8±4.5&56.8±4.8,P<0.01);焦虑指数也显著下降(36.7±5.1&59.8±4.9,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抑郁指数下降不明显(53.4±5.3&57.1±5.6,P>0.05),焦虑指数下降较明显(47.7±5.3&60.2±6.8,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两项指数,对照组均明显高于心理干预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整体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