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膜结合型补体调节蛋白表达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 ~ 250 g.取48只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米诺环素组(M组).NP组、NS组和M组采用坐骨神经环形结扎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只分离坐骨神经后逐层缝合.M组于结扎坐骨神经前ld开始鞘内注射米诺环素50 μg,NS组鞘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7d.于结扎坐骨神经前1 d(T0)、结扎后1 d(T1)、3 d(T2)和7 d(T3)时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于T3痛阈测定结束后断头处死大鼠,取L4.5脊髓背角组织,分别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CD46、CD55、CD59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NS组和M组T1-3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T3时脊髓背角CD46、CD55、CD59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与NS组和NP组比较,M组T2.3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T3时脊髓背角CD46、CD55、CD59蛋白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 脊髓背角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表达下调,补体异常活化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NF-κB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NF-κB活性的变化,以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神经病理性痛时胞内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16只,月龄2~3 71,体重220~280 g,随机分为2组(n=8):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CCI组).CCI组采用慢性压迫性损伤法制备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坐骨神经.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7 d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第7天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取脊髓,记录腰段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核内NF-κBp65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术前1 d比较,CCI组大鼠术后7 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0.05).与S组比较,CCI组大鼠术后7 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术侧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NF-κBp65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结论 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调控,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蛋白质组图谱.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6只,体重260~320 g,随机分为2组(n=8):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慢性缩窄性坐骨神经损伤法(CCI)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分别于CCI前1d(基础状态)及CCI后5、7 d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于CCI后7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腰段脊髓组织,每组大鼠的脊髓组织混合后提取总蛋白质,测定脊髓组织蛋白质含量.以固相pH值梯度等电聚焦(IEF)为第一向,SDS-PAGE垂直电泳为第二向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制备脊髓蛋白质2-DE图谱,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2-DE图谱,并观察其差异表达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CCI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0.05);两组大鼠脊髓组织总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显色后得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2-DE图谱,蛋白质点主要分布在pH 3~10,相对分子质量为8~120的区域;NP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23个,其中16个蛋白质表达上调,7个蛋白质表达下调(P<0.05);表达上调幅度最大的为SSP2203蛋白,表达下调幅度最大的为SSP1807蛋白(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蛋白质组的图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变化,并探索脊髓补体异常活化在NPP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①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后1、3、7 d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1、3、7 d组,每组12只.分别在建模后1、3、7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并按照分组在规定时间处死大鼠,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等测定脊髓中补体C3的表达情况.②48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生理盐水组、CCI+生理盐水组、CCI+CVF组(持续尾静脉注射CVF组)和CCI+生理盐水+CVF组(单次尾静脉注射CVF组),每组12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7、14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两周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技术测定大鼠L4~L6脊髓中补体C,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L4~L6脊髓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同时透射电镜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内部结构变化.结果 CCI大鼠坐骨神经结扎侧后1、3、7 d脊髓L4~L6背角补体C,蛋白及mRNA都显著表达,并呈进行性升高趋势.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I大鼠脊髓背角补体异常活化状况与大鼠痛觉过敏程度相关.单次尾静脉注射CVF可一过性提高模型大鼠痛觉阈值,并随着药物的代谢作用逐渐减弱;持续给予CVF可抑制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给予CVF可逆转模型大鼠脊髓中SOD活力并降低MDA产物含量.给予CVF可减轻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及核膜损伤程度(P<0.05).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诱发的NPP大鼠脊髓背角发生了补体异常活化现象,并且该处的补体活化参与NPP的痛觉过敏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变化,并探索脊髓补体异常活化在NPP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①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后1、3、7 d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1、3、7 d组,每组12只.分别在建模后1、3、7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并按照分组在规定时间处死大鼠,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等测定脊髓中补体C3的表达情况.②48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生理盐水组、CCI+生理盐水组、CCI+CVF组(持续尾静脉注射CVF组)和CCI+生理盐水+CVF组(单次尾静脉注射CVF组),每组12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7、14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两周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技术测定大鼠L4~L6脊髓中补体C,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L4~L6脊髓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同时透射电镜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内部结构变化.结果 CCI大鼠坐骨神经结扎侧后1、3、7 d脊髓L4~L6背角补体C,蛋白及mRNA都显著表达,并呈进行性升高趋势.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I大鼠脊髓背角补体异常活化状况与大鼠痛觉过敏程度相关.单次尾静脉注射CVF可一过性提高模型大鼠痛觉阈值,并随着药物的代谢作用逐渐减弱;持续给予CVF可抑制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给予CVF可逆转模型大鼠脊髓中SOD活力并降低MDA产物含量.给予CVF可减轻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及核膜损伤程度(P<0.05).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诱发的NPP大鼠脊髓背角发生了补体异常活化现象,并且该处的补体活化参与NPP的痛觉过敏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乐定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生长相关蛋白(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36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和可乐定组(CL组),每组12只.采用结扎坐骨神经法制备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S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CL组于坐骨神经结扎术后3~14 d每天腹腔注射可乐定1 mg/kg.S组和CCI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于术前、术后3、7、14 d时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3、7、14 d测定痛阈后随机取4只大鼠断头处死,取腰段脊髓(L_(4~6))及背根神经节,采用RT-PCR法检测GAP-4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CCI组和CL组术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背根神经节GAP-43 mRNA表达上调(P<0.05);与CCI组比较,CL组术后7、14 d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背根神经节GAP-43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坐骨神经结扎术后3~14 d每天腹腔注射可乐定1 mg/kg可有效减轻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背根神经节GAP-43 mRNA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变化,并探索脊髓补体异常活化在NPP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①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后1、3、7 d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1、3、7 d组,每组12只.分别在建模后1、3、7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并按照分组在规定时间处死大鼠,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等测定脊髓中补体C3的表达情况.②48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生理盐水组、CCI+生理盐水组、CCI+CVF组(持续尾静脉注射CVF组)和CCI+生理盐水+CVF组(单次尾静脉注射CVF组),每组12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7、14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两周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技术测定大鼠L4~L6脊髓中补体C,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L4~L6脊髓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同时透射电镜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内部结构变化.结果 CCI大鼠坐骨神经结扎侧后1、3、7 d脊髓L4~L6背角补体C,蛋白及mRNA都显著表达,并呈进行性升高趋势.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I大鼠脊髓背角补体异常活化状况与大鼠痛觉过敏程度相关.单次尾静脉注射CVF可一过性提高模型大鼠痛觉阈值,并随着药物的代谢作用逐渐减弱;持续给予CVF可抑制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给予CVF可逆转模型大鼠脊髓中SOD活力并降低MDA产物含量.给予CVF可减轻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及核膜损伤程度(P<0.05).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诱发的NPP大鼠脊髓背角发生了补体异常活化现象,并且该处的补体活化参与NPP的痛觉过敏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变化,并探索脊髓补体异常活化在NPP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①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后1、3、7 d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1、3、7 d组,每组12只.分别在建模后1、3、7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并按照分组在规定时间处死大鼠,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等测定脊髓中补体C3的表达情况.②48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生理盐水组、CCI+生理盐水组、CCI+CVF组(持续尾静脉注射CVF组)和CCI+生理盐水+CVF组(单次尾静脉注射CVF组),每组12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7、14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两周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技术测定大鼠L4~L6脊髓中补体C,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L4~L6脊髓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同时透射电镜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内部结构变化.结果 CCI大鼠坐骨神经结扎侧后1、3、7 d脊髓L4~L6背角补体C,蛋白及mRNA都显著表达,并呈进行性升高趋势.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I大鼠脊髓背角补体异常活化状况与大鼠痛觉过敏程度相关.单次尾静脉注射CVF可一过性提高模型大鼠痛觉阈值,并随着药物的代谢作用逐渐减弱;持续给予CVF可抑制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给予CVF可逆转模型大鼠脊髓中SOD活力并降低MDA产物含量.给予CVF可减轻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及核膜损伤程度(P<0.05).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诱发的NPP大鼠脊髓背角发生了补体异常活化现象,并且该处的补体活化参与NPP的痛觉过敏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变化,并探索脊髓补体异常活化在NPP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①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后1、3、7 d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1、3、7 d组,每组12只.分别在建模后1、3、7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并按照分组在规定时间处死大鼠,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等测定脊髓中补体C3的表达情况.②48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生理盐水组、CCI+生理盐水组、CCI+CVF组(持续尾静脉注射CVF组)和CCI+生理盐水+CVF组(单次尾静脉注射CVF组),每组12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7、14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两周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技术测定大鼠L4~L6脊髓中补体C,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L4~L6脊髓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同时透射电镜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内部结构变化.结果 CCI大鼠坐骨神经结扎侧后1、3、7 d脊髓L4~L6背角补体C,蛋白及mRNA都显著表达,并呈进行性升高趋势.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I大鼠脊髓背角补体异常活化状况与大鼠痛觉过敏程度相关.单次尾静脉注射CVF可一过性提高模型大鼠痛觉阈值,并随着药物的代谢作用逐渐减弱;持续给予CVF可抑制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给予CVF可逆转模型大鼠脊髓中SOD活力并降低MDA产物含量.给予CVF可减轻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及核膜损伤程度(P<0.05).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诱发的NPP大鼠脊髓背角发生了补体异常活化现象,并且该处的补体活化参与NPP的痛觉过敏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变化,并探索脊髓补体异常活化在NPP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①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后1、3、7 d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1、3、7 d组,每组12只.分别在建模后1、3、7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并按照分组在规定时间处死大鼠,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等测定脊髓中补体C3的表达情况.②48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生理盐水组、CCI+生理盐水组、CCI+CVF组(持续尾静脉注射CVF组)和CCI+生理盐水+CVF组(单次尾静脉注射CVF组),每组12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7、14 d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两周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和免疫比浊技术测定大鼠L4~L6脊髓中补体C,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L4~L6脊髓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同时透射电镜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内部结构变化.结果 CCI大鼠坐骨神经结扎侧后1、3、7 d脊髓L4~L6背角补体C,蛋白及mRNA都显著表达,并呈进行性升高趋势.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I大鼠脊髓背角补体异常活化状况与大鼠痛觉过敏程度相关.单次尾静脉注射CVF可一过性提高模型大鼠痛觉阈值,并随着药物的代谢作用逐渐减弱;持续给予CVF可抑制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给予CVF可逆转模型大鼠脊髓中SOD活力并降低MDA产物含量.给予CVF可减轻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及核膜损伤程度(P<0.05).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诱发的NPP大鼠脊髓背角发生了补体异常活化现象,并且该处的补体活化参与NPP的痛觉过敏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摘要】〓乳腺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近年来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突飞猛进,但临床中仍有不少问题未能明确,如辅助化疗的合适人群、化疗的开始时间、蒽环及紫杉类的地位和用法、强化维持治疗的作用、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结合乳腺癌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和2015年各大乳腺癌会议阐述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普通外科临床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一样,普通外科的临床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一些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普通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我国普通外科领域的科研论文数量增长较快,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普通外科研究领域仍存在  相似文献   

14.
15.
Managing a complex fistula in ano can be a daunting task for most surgeons; largely due to the two major dreaded complications—recurrence & fecal incontinenc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anatomy of the anal sphincters & the aetiopathological process of the disease to provide better patient care. There are quite a few controversies associated with fistula in ano & its management, which compound the difficulty in treating fistula in ano.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lear some of those major controversies.  相似文献   

16.
Ergün H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2005,101(2):606; author reply 606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As a result of the impact of health disparities on the healthcare system such as their influence on arenas significant to healthcare distribution, including cost, quality, and access, 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of health disparities is a primary national agenda item. Resolution of disparities in amputation is an area of opportunity that warrants further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