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嗜血杆菌的耐药情况,以便及时、准确地指导临床感染用药。方法:用API系统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结果:嗜血杆菌检出率14.9%,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10.4%,流感嗜血杆菌为4.5%。20株菌对氨苄西林(AM)、头孢克洛(CT)、头孢呋辛(XM)、头孢噻肟(CT)、亚胺培南(IP)和氯霉素(CL)的耐药率分别为15%、5%、0%、35%和5%。有1株嗜血杆菌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氨苄西林产生耐药,另有2株为非β-内酰胺酶介导的机制导致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结论: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克洛、头孢呋辛),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及氯霉素对嗜血杆菌有极好的活性。头孢噻肟、氯霉素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100%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厦门地区流感嗜血菌和卡他布兰汉菌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分离580株流感嗜血菌和185株卡他布兰汉菌进行分析,细菌鉴定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分析系统,药敏检测采用ATBTM HAEMO药敏条,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Cefinase纸片,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流感嗜血菌与卡他布兰汉菌主要来自儿科住院患儿,以≤4岁儿童为主,流感嗜血菌和卡他布兰汉菌的高发季节分别为春季和冬季;流感嗜血菌产β-内酰胺酶率为47.1%、流感嗜血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52.1%,对头孢克洛、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四环素耐药率≥15.0%;流感嗜血菌的产β-内酰胺酶菌株和非产β-内酰胺酶菌株均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80.0%;卡他布兰汉菌产β-内酰胺酶率为52.9%,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8%,其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利福平、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5.0%。结论流感嗜血菌和卡他布兰汉菌主要来自儿科患儿,检出率受季节变化影响;其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流感嗜血菌有较高的β-内酰胺酶检出率,但对临床常用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头孢妥仑及其对照药物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菌和黏膜炎莫拉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09-2010年来自全国6个城市10所医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266株流感嗜血菌及76株黏膜炎莫拉菌;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妥仑和对照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使用WHONET5.6软件分析各药物的敏感率、MIC50、MIC90等信息.结果 流感嗜血菌除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的敏感率为81.2%、88.7%、88.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体现出高的敏感性,敏感率>97.0%;266株流感嗜血菌中,216株为氨苄西林敏感且非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81.2%,26株为氨苄西林耐药且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9.8%,24株为氨苄西林耐药但非产β-内酰胺酶菌株(BLNAR),占9.0%;无论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或氨苄西林耐药,头孢妥仑在测试药物中显示出极佳的抗菌活性,MIC50、MIC90分别为0.016、0.064 μg/ml;在0.5 μg/ml浓度时头孢妥仑抑制了所有BLNAR菌株;76株黏膜炎莫拉菌中有70株产β-内酰胺酶,非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对所有抗菌药物敏感,对头孢妥仑MIC90为0.064 μg/ml;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头孢呋辛、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的敏感率稍有降低,为98.6%、98.6%、94.3%,头孢妥仑MIC90为0.5μg/ml.结论 头孢妥仑对社区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菌及黏膜炎莫拉菌体现出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作为社区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选择,其抗菌活性需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ATB嗜血菌属药敏试验条用于流感嗜血菌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所医院分离的流感嗜血菌共96株,用ATB嗜血菌药敏试验条测定6种抗菌药物对96株流感嗜血菌的药敏情况,并用K-B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对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氨苄西林96.9%、头孢噻肟100.0%、氨苄西林/克拉维酸91.7%、复方新诺明92.7%、氯霉素94.8%和头孢呋辛97.9%。结论ATB嗜血菌药敏试验条可用于临床分离的嗜血菌属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5.
人群呼吸道中嗜血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嗜血杆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手工法和VITEK仪对分离培养的271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用Nitrocefin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用KB法测定嗜血杆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流感嗜血杆菌(HIN)57株(21.0%),β-内酰胺酶阳性率15.8%,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BLNAR)10.5%;副流感嗜血杆菌(HPI)214株(79.0%),β-内酰胺酶阳性率18.2%,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副流感嗜血杆菌14.5%。HPI的感染率明显高于HIN,与年龄、性别无关。儿童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31.3%)明显高于成人(8.2%)(P<0.05)。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3.3%,对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74.2%。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全部耐氨苄西林。β-内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的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以及氯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β-内酰胺酶阳性嗜血杆菌。结论儿童嗜血杆菌产酶率上升,β-内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嗜血杆菌耐药问题不容忽视。阿奇霉素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襄樊市中医院2008-2009年临床微生物室分离出的流感嗜血菌耐药性及耐药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优化检测方法,提高检出率。方法对128株流感嗜血菌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128例流感嗜血菌中,产β-内酰胺酶率为28.69%,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呋辛、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7.66%、15.63%、28.91%、56.25%、27.34%、19.53%、19.53%、29.69%、46.09%、0。结论流感嗜血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的敏感性较高,临床医师可选择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漳州市流感嗜血杆菌(Hi)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漳州市中医院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分离的64株Hi,采用ATB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条检测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Nit rocefin试剂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64株Hi对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达46.8%,其次是氨苄西林37.5%、氯霉素25%、四环素17.2%、利福平15.6%、头孢克洛12.6%、氧氟沙星6.3%、阿莫西林+棒酸1.6%,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均未发现耐药株;产β-内酰胺酶占39.5%。[结论]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不适合Hi的经验治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氧氟沙星可作为首选药物;提示产β内酰胺酶是耐氨苄西林的主要机制,应关注多重耐药现象,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菌(HIN)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菌2212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敏试验,对其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按CLSI 2008年版判断结果,使用χ2检验分析耐药性的变化。结果 2212株流感嗜血菌对阿奇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美罗培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1.45%、3.89%、35.71%、75.50%、0.36%、0.59%、2.53%、2.26%。结论武汉地区儿童分离流感嗜血菌对氨苄西林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高,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加强对其的药敏监测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基层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嗜血杆菌的分离率、产酶率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5年8月-2007年9月收集的712份痰及咽拭子标本进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并以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伊内酰胺酶测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嗜血杆菌151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43株(28.48%),副流感嗜血杆菌108株(71.52%);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19株(12.58%),其中流感嗜血杆菌中检出6株(13.95%),副流感嗜血杆菌中检出13株(12.04%)。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嚼唑、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0.46%、77.48%、63.58%,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率仅为9.27%、5.96%。19株产酶菌对氨苄西林均耐药。结论该院呼吸道嗜血杆菌感染患者以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临床治疗宜首选第二代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及亚胺培南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淋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纸片扩散法检测86株淋菌对6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菌阳性菌株30株,占34.88%;淋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8.14%、75.58%、90.70%、93.02%、86.05%、94.19%;青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显著低于头孢呋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6,P<0.01);头孢呋辛的药物敏感性比头孢曲松的药物敏感性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头孢呋辛有5株耐药菌株;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淋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