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慧  张晶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14-115
目的:探讨玻璃酸酶局部封闭治疗儿科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透明质酸酶局部封闭患处,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于患处.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7%,对照组为5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后及时用玻璃酸酶局部封闭治疗患处,可促使皮下输液、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吸收,故治疗输液外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与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外渗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地塞米松5 mg加利多卡因40 mg局部封闭;对照组30例,给予25%硫酸镁湿敷。分别于给药后1 h、4 h进行疼痛评估,12 h、24 h进行水肿消退评价。[结果]实验组止痛效果与消肿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在疼痛缓解及水肿消退上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和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859-4860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预防、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结果:针对引起输液外渗的机体、药物等因素,给予相对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结论:对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见效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但由于各种原因的药液外渗,引起病人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局部皮肤苍白或暗红、组织坏死及关节活动受限等。为研究2%酚妥拉明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对60例静脉输液外渗分组观察对比,分析2%酚妥拉明湿敷与常规热敷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输液外渗百宝箱在儿科病房发生输液外渗时的应用效果。方法超市内购一白色透明可提式封闭塑料箱,箱内放置处理输液外渗常用的各种药物及用物并在箱外粘贴输液外渗处理流程图。2016年1月起将输液百宝箱放置于各个儿科病房,将2016年1~12月期间应用自制输液外渗百宝箱处理输液外渗的住院患儿作为试验组,2015年1~12月期间未应用自制输液外渗百宝箱进行输液外渗处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平均处理时间、输液外渗并发症和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使用自制输液外渗百宝箱处理患儿输液外渗液在处理时间、家长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输液外渗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输液输液外渗百宝箱物品齐全,应用成本较低,能够在最快时间内处理输液外渗事件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值得在儿科病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局部组织肿胀或坏死等后果。深入探讨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对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可通过提高穿刺技术、合理使用药物、细心观察、加强沟通等措施进行预防。并针对小范围外渗、大范围外渗、局部水疱等症状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预防、治疗静脉外渗的方法.结果 针对引起输液外渗的机体、药物等因素,给予相对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结论 对静脉输液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小儿血管较细,通透性较高,加上小儿不予配合,在输液过程中易发生液体外渗现象。当遇特殊药物:如甘露醇、钙剂等外渗,容易发生皮肤坏死,产生不良后果。我科在2004年共发生此类药液外渗18例,均发生在婴幼儿输液过程中,对外渗局部我们采用了氧疗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时富枝  唐蕾  赵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357-4357
在儿科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较多,用药复杂,特别是高静脉营养液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普遍,易引起静脉外渗,严重时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增加患儿的痛苦,甚至引发护患纠纷。我科2009—10—2011-10发生静脉输液外渗120例,使用透明质酸酶封闭局部,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的干预策略。方法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原因、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小儿自身因素、药物因素、血管的解剖位置等,此外护理人员的技能、穿刺技术、血管的选择等也非常重要。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与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周静脉输液给药是住院患儿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住院患儿,这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输液外渗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儿的抢救、治疗及康复提供保障。但使用留置针输液仍存在输液外渗现象的发生。现就住院患儿留置针应用过程中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的治疗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的给药途径。然而,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发生输液部位液体外渗,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防患外渗发生,结合我所多年的基础护理操作经验,现将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酚妥拉明局部应用,防止多巴胺静脉输液外渗所致的皮肤损害.方法采用酚妥拉明皮下注射封闭整个外渗受损皮肤.结果外渗时间少于24h者14例均恢复正常,1例外渗时间大于24h封闭后局部皮肤颜色变化不明显.结论酚妥拉明是短效的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局部应用可直接对抗应用多巴胺时局部外渗所致的缺氧缺血性改变,促使病变皮肤尽快恢复供血供氧,减少局部皮肤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间歇性气压结合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在用50%硫酸镁湿敷的同时加用间隙性气压治疗,比较两组输液外渗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输液外渗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17,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间歇性气压结合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可显著提高静脉输液外渗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患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门诊患儿输液外渗为活动主题,对门诊输液患儿输液外渗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分析原因,并由此制定相应应对措施。结果门诊输液外渗原因主要分为护士、家属、患儿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中护士是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68.6%)。通过品管圈活动,门诊输液患儿输液外渗由17.5%下降到10.0%,根据公式计算目标达成率为89.3%,进步率为42.9%。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改善门诊患儿输液外渗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操作.但由于患者的自身因素以及护理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不等等一些因素,常常会出现输液外渗的现象,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会发生组织坏死,笔者结合多年的的临床工作经验.对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防治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药物从静脉注入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思想上、技术上的种种原因常会造成静脉输液外渗甚至影响给药,本文就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预防及治疗予以讨论,并对历年来国内外输液外渗的进展予以列出、以求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医嘱用药要求,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作为护理工作者,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在治疗抢救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如何让小儿静脉输液一针见血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而静脉输液外渗更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静脉给药是防病、治病、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经常引起静脉药液外渗,使患者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局部皮肤苍白或暗红,组织坏死及关节活动受限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损害了患者健康并给输液工作带来困扰。为了减轻药液静脉外渗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及痛苦,本文着重研究酚妥拉明湿敷治疗药液外渗的疗效(除化疗药液外渗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百素凝胶治疗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局部涂擦利百素凝胶,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镬湿敷,观察比较2组患者24h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Χ^2=8.80,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白素凝胶涂擦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确切,且患者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