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对一体化正压连接式留置针与其他普通留置针在滴速、留置时间、使用中的护理问题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军区大学消化病医院2010年9-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一体化正压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留置过程中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回血、堵管、外渗、静脉炎、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在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一体化正压连接式留置针,可有效地提高输液速度,能够保证抢救条件下快速补液的需求,延长留置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且操作简单,符合安全输液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淑芬  李柳英 《护理学报》2010,17(14):43-45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儿科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8月行静脉输液治疗1岁以上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密闭式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堵管、静脉炎、留置天数、护理人员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第1、第2天留置针留置完好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留置针能较好完成2 d的输液治疗;第3、第4天留置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完成第3、第4天输液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回血、针刺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患者治疗中,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有保证操作者安全,降低回血、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针刺伤风险,安全输液等优点,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0例)和观察组(500例),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直式留置针.结果:观察组血液污染、针刺伤、微粒污染、操作污染、堵塞导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有正压、单手操作等优点,可有效避免污染、针刺伤、堵塞导管等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7月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比较两组留置针回血、堵管、输液器与留置针连接部位脱落、输液外渗、护理人员针刺伤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指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留置针回血、堵管、输液器与留置针连接部位脱落、输液外渗、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2.547,19.417,5.217,5.926,8.571;P〈0.05),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32±0.28)d,观察组为(4.75±0.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1,P〈0.01)。结论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较少发生回血、堵管、外渗及针头脱落等情况,同时可以减少护士针刺伤的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压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ICU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正压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回血、堵管、静脉炎、护理人员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期间回血、堵管、针刺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压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通过正压保证和无针连接,不仅有效减少回血、堵管等护理问题,避免针刺伤、保护操作者安全,而且减轻了ICU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0年6~12月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均为外周静脉输液.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堵管、静脉炎发生率及输液速度.结果 观察组延长管内有血液、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护士针刺伤及静脉炎发生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速度明显快速流畅.结论 正压型无针连接留置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预防血源性传染病等优点,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防止感染,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压接头或肝素帽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可来福正压接头,对照组使用肝素帽。观察、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时,使用可来福正压接头可延长留置时间,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压静脉留置针在艾滋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艾滋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进行输液,观察组采用正压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留置针的滴速,留置时间,导管堵塞、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滴速、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艾滋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输液治疗,更能满足患者的输液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改进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 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用健侧前臂头静脉按照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对照组按照常规将3M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护腕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输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 收集本院2009年9月~2010年5月住院期间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00例.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选用健侧前臂浅静脉按照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对照组按照常规将3M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护腕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2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输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改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用健侧前臂头静脉按照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对照组按照常规将3M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护腕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输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4G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儿科神经内科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科住院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静脉滴注过程中的滴注速度,留置时间,留置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头皮针更换率及针刺伤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24G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留置效果与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相比,血管损伤少,红、肿、堵管等并发症发生率低,针刺伤发生率低,更换头皮针的次数少,工作效率高,以上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G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导管采用新型防堵管材质,减少了血液有形成分,保证了液体的输注速度,减少了堵管的发生,延长了留置时间,还能避免针刺伤,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降低职业风险,减少了护士更换头皮针的次数,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4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肝硬化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比较两组病人留置针留置情况、留置时间、留置针留置期间护理问题发生情况(包括回血、堵管、静脉炎、针刺伤及输液过程中输液器与留置针脱落)。[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针留置情况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期间护理问题发生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肝硬化病人的治疗中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能保证留置时间,减少回血、堵管、输液器脱出、静脉炎以及针刺伤的发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病人痛苦,效果优于普通留置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可来福无针接头防止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效果。方法以方便抽样法抽取静脉留置针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对照组使用静脉留置针保留原有肝素帽连接头皮针输液。比较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发生肉眼可见回血的情况以及留置针拔除的原因。结果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对照组(74±8.13)h,观察组(97±4.05)h,发生肉眼可见回血的例数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6例,留置针拔除原因,堵管对照组43例、观察组12例,时间达到120h对照组36例、观察组68例。结论静脉留置针配同可来福无针接头,可降低留置针的堵塞率,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留置针的留置效果及患者对使用满意度的情况.方法 将100例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静脉留置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静脉的选择,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封管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静脉留置针满意度评分、静脉留置时间和患者单静脉的再用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0%,较对照组的48.0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浅静脉留置针提供了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留置效果,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采用分隔膜无针连接与使用肝素帽有针连接留置针两种不同输液方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堵管发生率的对比,了解不同输液连接的差异,以探索最安全有效的输液连接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1年11月在我科住院时使用留置针的病人1000例,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静脉留置针,消毒肝素帽后,将连接输液器的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按最新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行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分隔膜无针连接留置针。将分隔膜与留置针螺口接口相连,每次输液时再次将分隔膜消毒后直接与输液器相连进行输液。分别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针堵管发生的例数,比较两组输液接头后堵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为7.9%,低于对照组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分隔膜无针连接留置针法可以降低堵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急诊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采血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400例急诊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观察组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通过采血针头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8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标本溶血、凝血现象及采血量不准确等低于对照组。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留置针延长管“N”形固定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留置针延长管"N"形固定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使用安全型留置针的老年患者按来院顺序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留置针延长管采用"U"形固定法,观察组留置针延长管采用"N"形固定法。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及置管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形法固定延长管可保证留置针安全、有效的使用,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压接头和肝素帽接头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10月应用留置针行静脉化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正压接头,对照组使用肝素帽接头,对两组静脉留置针的回血、堵塞、留置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使用效果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使用的正压接头效果优于对照组使用的肝素帽接头。正压接头可减少回血、堵塞等情况,并且留置时间大于肝素帽接头。结论留置针连接正压接头使用后延长了留置时间的同时也有计划地保护了静脉,特别适合肿瘤化疗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特诊小儿静脉输液室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对职业防护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2012年3、4月份在我院特诊门诊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按照家长自行选择的输液方式,各抽取100名0-3岁的婴幼儿,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为观察组,使用一次性钢针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输液,一次穿刺的成功率,血管使用等情况及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使用的数目,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导管重置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特诊输液室患儿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对于保护血管,减轻患儿痛苦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